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

唐熠达[1]2003年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 背景:阿司匹林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已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且这种效应通常归因于抗血小板作用,其能否也能通过抑制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下简称斑块)的进展来使患者获益,尚无定论,临床最佳剂量也未达到共识。 目的:利用高胆固醇饮食并免疫损伤法建立兔主动脉的斑块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100、300和500 mg/d)对斑块进展的影响,为临床选用合适剂量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40只以高脂饮食并免疫损伤法建立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小剂量(4mg/kg·d~(-1))、中剂量(12mg/kg·d~(-1))、大剂量(20mg/kg·d~(-1))和高胆固醇四组,每组各10只,另设正常对照兔子10只。于高胆固醇饮食喂养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直接灌胃治疗共12周。分别于0、2、12周时测定血脂,并12周时处死动物取其主动脉全长,10%福尔马林固定,行苏丹Ⅲ、弹力纤维及苏木素-伊红染色,测其主动脉大体标本下斑块/内膜面积比,然后将主动脉全长五等分,每等分取横截面制成病理切片,测量截面标本下斑块面积、内/中膜厚度比和斑块脂质含量。 结果:正常对照组兔主动脉均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高胆固醇组兔主动

任宏生[2]2006年在《新型抗血小板剂氯吡格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虽然AS被认为是血脂沉积动脉壁造成的疾病,大量的基础和临床试验阐明炎症因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角度有助于清楚解释,特别是AS的早期含有重要的炎症成分。动脉粥样硬化是炎性细胞的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IL-C)成为泡沫细胞(foal cell)、细胞外基质的增加和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慢性和急性炎症等一种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AS早期的主要特征是白细胞、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等在损伤部位的粘附,早期AS病灶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通过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化学因子促进AS的形成和发展。在许多炎性因子中,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是非常重要的调节血小板、白细胞、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和聚集,穿越血管内膜进入中层,导致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无限制的吞噬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idized LDL-C,ox-LDL-C)转变成为泡沫细胞,促使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AS早期病变和炎症反应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叁个阶段进行描述。 第一阶段: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粘附于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部位,主要和选择素的参与有关,如选择素-P、L、E等。血清中来源于血小板的可溶性选择

顾晴[3]2004年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合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对MMP-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抗血小板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中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传统观念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还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发展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且以中剂量阿司匹林(相当于300mg/d临床剂量)的性价比最佳,但其作用究竟是通过环氧化酶-1(COX-1)途径亦或环氧化酶-2(COX-2)途径,即是通过抗血小板途径还是通过抗炎症途径,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 选用对环氧化酶无影响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对比观察中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及两药联合应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稳定斑块的效果,进一步探讨抗血小板途径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方法] 49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根据体重和血脂水平分为5组:①正常组(n=9);②模型组(n=10);③阿司匹林组(12mg·kg~(-1)·d~(-1),n=10):④氯吡格雷组(4mg·kg~(-1)·d~(-1),n=10);⑤阿司匹林(12mg·kg~(-1)·d~(-1))和氯吡格雷(4mg·kg~(-1)·d~(-1))合用组(n=10)。后四组建立高胆固醇饲料并免疫损伤诱发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以直

鲁喦[4]2012年在《药物干预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脑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这两大脑动脉供血系统中不同部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将会导致相应的神经缺失症状及体征。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是指自主动脉弓以上的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其分出的多条颅内动脉血管。其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干预方法与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在评价手段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现代医学对于该病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抗氧化剂、抗炎剂等药物。当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多集中在冠状动脉方面,对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颅内动脉硬化斑块的研究仍比较少。因此,研究融合不同干预手段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中医并没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应的病名描述,但以颅内外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引起的大脑缺血性改变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归属于中医“中风”、“眩晕”、“痴呆”、“头痛”等范畴。古代中医对该病的病机概括为正虚血瘀痰阻,痰瘀互阻是其病理的关键。现代中医文献研究显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瘀、痰浊、邪毒造成的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主要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化痰通络、清热解毒为主。虽然活血化瘀治疗中医药治疗颅内外动脉硬化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临床上起到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目前的研究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造成临床可信度不高。目前尚无动脉硬化斑块变化与脑血管终点事件关系的报道,具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本课题旨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脑血管CTA对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将不同位置的动脉狭窄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药物(特别是活血化瘀中药)进行分析,探讨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药物进行分析,摸索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防治方法。2文献研究2.1古代中医对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因病机的论述,《内经》以前多以“虚”立论,至仲景则发“痰饮”为病,其后,河间主“风”,丹溪立“痰”,东垣言“气虚邪陷”,王清任示“气虚血瘀”。可见,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症之发病可概括为肾精亏虚,阴血耗伤,痰瘀阻滞,即正虚血瘀痰阻是脑动脉硬化症发病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是其病理的关键。2.2现代中医对颅内外动脉硬化的病因病机、辩证及治疗研究:颅内外动脉硬化的病因较为复杂,多与七情、年龄、劳倦、饮食等密切相关;其病机为气、血、津液逆乱,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的瘀、毒和痰证等,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现代医家对于该病的辩证以瘀血阻滞、痰湿阻滞、气虚血瘀及痰瘀互阻为主。治疗上主要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化痰通络、清热解毒为主。通过基础实验证明,活血化瘀中药是通过多靶点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2.3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西医治疗与评价进展研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在主动脉弓上的局部表现。其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干预方法与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在评价手段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当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多集中在冠状动脉方面,对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颅内动脉硬化斑块的研究仍比较少。3临床研究3.1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共90例,纳入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指南的诊断要点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要点、199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疾病诊断标准。根据治疗药物中是否有活血化瘀中药将其分为中药参与组和无中药参与组,其中药参与组共53例;无中药参与组共37例。3.2观察内容记录治疗过程中治疗前后动脉狭窄率、狭窄率变化值、颅内动脉硬化血管数量、终点事件的观察、血液危险因素、安全性指标。3.3试验方法3.3.1干预药物的界定标准至少连续服用同一种药物半年以上。上述90例患者服用药物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0.1qd;阿托伐他汀10-20mg qn;氯吡格雷75mg qd:活血化瘀中药。3.3.2合并用药两组患者可合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药物。如患者合并出现高颅压、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给予相应对症治疗。3.3.3检查方法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均采用使用GE Lightspeed16层CT,先常规平扫,CTA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至颅顶。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颅内、外段腔内斑块的部位、大小以及腔内血流信号充盈情况,并计算血管狭窄率。观察颅内大脑前、中、后动脉狭窄分布情况。3.3.4狭窄测量方法采用photoshop CS5.0图像处理软件对颈内动脉血管狭窄进行测量,使用内径减少百分比对颈内动脉、椎动脉狭窄程度进行量化,狭窄率=(狭窄近端正常动脉的管腔内径-狭窄处残留管腔内径)/狭窄近端正常动脉的管腔内径×100%;狭窄率变化值(%)=治疗后狭窄率(%)-治疗前狭窄率(%)。3.4疗效评价指标3.4.1动脉狭窄程度评价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法确定血管狭窄程度。对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程度评价分为:①最重狭窄程率:双侧中最严重的狭窄率。②平均狭窄率:平均狭窄率=双侧狭窄程度之和/2。3.4.2颅内动脉硬化血管数量按照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分布情况分别进行统计。3.4.3终点事件对每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脑血管意外事件进行记录。3.5疗效判定标准3.5.1主要疗效指标3.5.1.1动脉狭窄率变化值狭窄率变化值(%)=治疗后狭窄率(%)-治疗前狭窄率(%)。恶化:治疗后狭窄率>治疗前狭窄率好转:治疗后狭窄率≤治疗前狭窄率3.5.1.2颅内动脉硬化血管数量颅内动脉硬化数量变化值=治疗后颅内动脉狭窄支数-治疗前颅内动脉狭窄支数。恶化:治疗后颅内动脉狭窄支数>治疗前颅内动脉狭窄支数好转:治疗后颅内动脉狭窄支数≤治疗前颅内动脉狭窄支数3.5.1.3终点事件根据终点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对不同干预方式进行评价。3.5.2次要疗效指标血液危险因素(LDL、HCY、ACE1、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3.6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对于计量资料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比较的t检验;对于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于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于终点事件的组间比较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因变量为等级资料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对于回归分析,列出因变量与多项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4研究结果4.1一般资料干预药物组合方式主要为4种:血小板拮抗剂、血小板拮抗剂+活血化瘀中药、血小板拮抗剂+阿托伐他汀、血小板拮抗剂+阿托伐他汀+活血化瘀,4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前狭窄情况及治疗前血液危险因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中药参与组与无中药参与组在治疗前性别、年龄、合并症、动脉硬化情况、血液危险因素水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全部患者合并糖尿病31例,占全部患者34.4%;合并高血压75例,占全部患者83.3%;合并冠心病者25例,占全部27.8%。4.2不同药物组合方式对颅内外动脉硬化的影响4组对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作用无明显差异;血小板拮抗剂+活血化瘀对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优于血小板拮抗剂+阿托伐他汀;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及活血化瘀中药对于颅内动脉硬化的疗效优于单纯血小板拮抗剂。4.3活血化瘀中药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中药参与组与无中药参与组对颅外段动脉硬化斑块影响无明显差异;中药参与组对于颅内动脉硬化的影响作用优于无中药参与组。4.4不同西药对颅内外动脉狭窄变化的影响服用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颈动脉硬化加重的进程;服用氯吡格雷可以延缓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加重的进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均可以延缓颅内动脉硬化加重的进程。4.5合并症对颅内外动脉狭窄变化的影响高血压会加快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冠心病会加快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高血压会加快颅内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4.6药物治疗对血液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中药参与组对于血清血管紧张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作用优于无中药参与组。4.7颅内外动脉狭窄变化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的回归方程:Y=-4.74+0.72X1+1.063X2-2.195X3(注:Y: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Xl:年龄;X2:是否合高血压;X3:是否使用氯吡格雷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0=好转,1=恶化);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的回归方程:Y=-2.529+0.68X1+1.156X2-1.226X3-1.05X4(注:Y: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X1:时间;X2:是否合高血压;X3:是否使用阿托伐他汀;X4:是否服用氯吡格雷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0=好转,1=恶化);颅内动脉硬化血管数量变化的回归方程:Y=-0.163-1.112X1-1.095X2(注:Y:颅内动脉狭窄变化情况;Xl:阿托伐他汀;X2:氯吡格雷颅内动脉硬化血管变化情况:0=好转,1=恶化)。4.8药物治疗对终点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影响中药参与组与无中药参与组在终点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中药参与组延缓了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4.9终点脑血管意外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与相关因素的回归方程:Y=-2.933+0.059X1+0.916X2-0.984X3-1.187X4-0.724X5(注:Y: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X1:年龄;X2:是否合并糖尿病;X3:是否使用阿司匹林;X4:是否使用氯吡格雷;X5:是否使用活血化瘀中药)。5讨论5.1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螺旋CT脑血管造影为评价手段,将颅内外动脉分为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以及颅内动脉叁个部分分别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和疗效评价研究,以体现不同干预因素对弓上大动脉及颅内小动脉的影响作用。5.2活血化瘀中药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本次研究显示,活血化瘀中药对不同位置的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影响作用不同。其中对颅外段(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作用较小,较对照组未显示出差异;而对颅内段动脉硬化的作用较对照组显示出差异,优于无活血化瘀中药组。不同的药物组合方式也体现出活血化瘀中药参与的组合方式对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动脉硬化斑块的发展具有减缓作用。其原因可能为:(1)样本量不足(2)观察时间短(3)研究药物种类较多(4)颅内外不同位置动脉的差异。5.3其他因素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氯吡格雷在本次试验中体现出对颅内外各条动脉硬化斑块均具有稳定及缩小作用,虽然其与阿司匹林同为血小板拮抗剂,但氯吡格雷独特的血管内膜保护作用可能是造成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影响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颈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冠心病是椎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未发现糖尿病与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发展有关;由于样本量的限制,时间与不同位置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同样的相关因素,在不同位置动脉硬化的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参与度,其原因可能为:(1)颅内外动脉硬化对对相同危险因素及干预因素的反应上具有差异。(2)由于所使用统计方法的限制。5.4终点脑血管事件的分析一些在对颅内外动脉狭窄变化率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未在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面起到影响作用;反而,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活血化瘀中药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应考虑不同类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原因不同所致。5.5活血化瘀中药在脑梗死Ⅱ级预防中的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不一致,其中对颅外动脉硬化斑块未显示出明显的稳定及缩小作用,但对颅内动脉硬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可以延缓颅内动脉硬化的速度。中药参与组降低了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将其与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西药合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此结论对于活血化瘀中药在脑梗死的Ⅱ级预防中的位置具有重要作用。6结论6.1中药参与组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作用优于无中药参与组。6.2服用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颈动脉硬化加重的进程;服用氯吡格雷可以延缓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硬化加重的进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均可以延缓颅内动脉硬化加重的进程。6.3中药参与组较无中药参与组延缓了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6.4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与相关因素的回归方程:Y=-2.933+0.059X1+0.916X2-0.984X3-1.187X4-0.724X5(注:Y: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X1:年龄;X2:是否合并糖尿病;X3:是否使用阿司匹林;X4:是否使用氯吡格雷;X5:是否使用活血化瘀中药)。

张峻[5]2005年在《抗血小板药物及CD40-CD40L信号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阻断CD40信号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血管的一种慢性炎症,CD40-CD40配体(CD40L)系统作为重要的炎症信号通路,可能是AS发病的关键环节,与斑块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抑制CD40-CD40L信号通路在AS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但能否通过阻断CD40信号这一途径延缓AS病变的进展、改变AS斑块的结构尚有争议。目的:选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并予以高脂饮食建立AS动物模型,以抗小鼠CD40L抗体阻断CD40-CD40L系统,观察其对AS病变的影响,为防治AS提供可能的新的思路。方法: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和抗CD40L抗体组(n=8,250ug/0.5mL腹腔注射,2次/周),予以西方饮食喂养,高脂饮食及治疗持续16周。取近交系C57BL/6小鼠(n=6)作为正常对照。测血脂、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百分率;Western杂交分析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CD40L抗体治疗可明显降低血sVCAM-1和sICAM-1的浓度(P<0.01),对血脂无影响(P>0.05);减轻主动脉AS病变,斑块大体面积、斑块/内膜面积比、斑块截面积与主动脉管壁厚度均显着减小(P<0.05);并可减少斑块部位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平滑肌细胞数量(P<0.05),降低MMP-9的表达(P<0.01),斑块趋于稳定。结论:阻断CD40-CD40配体系统可使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浓度下降,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稳定斑块,对血脂无影响。第二部分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其机制研究背景:血小板作为一种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近的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斑块进展,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本研究第一部分结果表明,CD40-CD40配体(CD40L)系统作为重要的炎症信号通路,阻断其作用可减轻AS病变,并稳定斑块。抗血小板治疗能否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阻断CD40-CD40L系统,进而延缓斑块进展,稳定斑块,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选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并予以高脂饮食建立AS动物模型,观察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及其合用对AS病变的作用,并探讨抗血小板治疗对CD40-CD40L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阿司匹林组(n=10,58mg/kg·d~(-1)灌胃)、氯吡格雷组(n=10,14mg/kg·d~(-1)灌胃)、抗血小板药物合用组(n=10,阿司匹林58mg/kg·d~(-1)和氯吡格雷14mg/kg·d~(-1)灌胃)。予以西方饮食喂养,高脂饮食及治疗持续16周。取近交系C57BL/6小鼠(n=6)作为正常对照。检测血脂、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和可溶性CD40L(sCD40L);测定血小板表达CD40L的水平;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及CD40L表达的阳性百分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显着降低血sVCAM-1、sICAM-1的浓度,对血脂无影响(P>0.05);减轻主动脉AS病变,斑块大体面积、斑块/内膜面积比、斑块截面积与主动脉管壁厚度均显着减小(P<0.05);并可明显减少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平滑肌细胞的数量(P<0.05)。对血sCD40L、血小板和斑块部位CD40L表达的抑制作用,氯吡格雷强于阿司匹林(P<0.05),其他方面两药无显着性差异(P>0.05)。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则无论是对炎性指标、AS病变程度、斑块稳定性,还是对CD40信号系统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通过抑制CD40-CD40L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AS病变,稳定斑块,两药联用,则作用更强。第叁部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抗CD40L抗体联合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背景:研究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及应用抗CD40配体(CD40L)抗体阻断CD40-CD40L系统均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进展,稳定AS斑块的结构。然而,AS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单一治疗决不是最佳方案,联合治疗则可从不同途径更为有效全面的干预AS。目的:选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并予以高脂饮食建立AS动物模型,观察抗血小板治疗、抗CD40L抗体治疗及其合用对AS病变的作用,为临床防治AS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方法: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抗血小板药物组(n=10,阿司匹林58mg/kg·d~(-1)和氯吡格雷14mg/kg·d~(-1)灌胃)、抗CD40L抗体组(n=8,250ug/0.5mL腹腔注射,2次/周)、合用组(n=9,阿司匹林58mg/kg·d~(-1)和氯吡格雷14mg/kg·d~(-1)灌胃+抗CD40L抗体250ug/0.5mL腹腔注射,2次/周)。予以西方饮食喂养,高脂饮食及治疗持续16周。取近交系C57BL/6小鼠(n=6)作为正常对照。检测血脂、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斑块部位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Western杂交分析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抗CD40L抗体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sVCAM-1和sICAM-1的浓度(P<0.01)对血脂无影响(P>0.05);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大体面积、斑块/内膜面积比、斑块截面积与主动脉管壁厚度均显着减小(P<0.05);并可减少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平滑肌细胞德数量(P<0.05)。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抗CD40L抗体治疗的疗效相似(P>0.0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抗CD40L抗体合用则作用增强(P<0.05)。抗CD40L抗体可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P<0.01),抗血小板治疗无此作用(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与采用抗CD40L抗体阻断CD40信号均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AS病变,稳定斑块,疗效相似,联合治疗则有协同作用。

宋敏[6]2012年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干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患有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高血压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hs-CRp、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EDD、EID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动脉粥样板块的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郭远林[7]2005年在《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塞来昔布对培养的人脐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已得到学者们公认,但尚未找到针对炎症机制的理想干预策略。环氧化酶(COX)-2与炎症及AS密切相关,其抑制剂有可能抑制AS进展。单核/巨噬细胞是代表AS炎症过程最重要的细胞成分,COX-2抑制剂对该类细胞的影响如何是进一步探讨其能否通过抗炎而抑制AS的研究基础和重要依据。 目的:研究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人脐血单核细胞(HUBMC)的COX-1、COX-2及核因子-kappa B(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粘附分离法体外分离、培养HUBMC,以人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为刺激因子,分为空白组,溶剂对照(IL-1β+DMSO)组,IL-1β+塞来昔布组和IL-1β+阿司匹林组,分别予以溶剂(0.1%DMSO,1%DMSO)、DMSO溶解的阿司匹林(0.05mM,0.1mM,0.5mM,1.0mM)或DMSO溶解的塞来昔布(1.0μM,2.5μlM,5μM,10μM)进行预孵育,1小时后加IL-1β(10ng/ml),16小时后收集细胞,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法进行cDNA合成,PCR法扩增COX-1、COX-2及NF-κB p65,半定量分析各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各组HUBMC均表达COX-1 mRNA,空白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较之于溶剂对照组,各浓度塞来昔布、各浓度阿司匹林组的COX-1 mRNA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未予IL-1β刺激的空白组无COX-2 mRNA表达;较之于溶剂对照组,5μM、10μM塞来昔布组COX-2 mRNA表达均减少(P<0.05、0.01);而各浓度阿司匹林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较之于溶剂对照组,空白组NF-κB p65呈低表达(P<0.01);各浓度塞来昔布组NF-κB p65表达均减

郑翠娥[8]2007年在《芪蛭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芪蛭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研究芪蛭合剂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70例气虚痰瘀阻络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芪蛭合剂组(试验组)36例,通心络胶囊组(对照组)34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同时试验组予芪蛭合剂,对照组予通心络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实验研究:依据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建立了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芪蛭合剂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理。运用生化、放免、免疫组化、光镜等现代检测技术,从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反应、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等入手,并从血液、组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多层次、多角度揭示芪蛭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综合调节作用。结果:临床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4.44%,显效率69.44%;心电图总有效率94.44%,显效率52.78%。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7.22%,显效率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V、CI、PFVE、E/A提高,PFVA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显着降低TG、TC、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栓素B2 (TXB2)、内皮素-1(ET-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显着升高凝血酶时间(TT)、一氧化氮(NO),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结果:芪蛭合剂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G、TC、LDL-C,升高HDL-C,显着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可降低TXB2、ET-1和升高NO、6-keto-PGF1α,降低血清中TNF-a、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组织vWF、ICAM-1、VCAM-1、MMP-9高表达。结论:气虚痰瘀阻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之一,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治法的芪蛭合剂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作用。实验研究通过纠正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质紊乱、保护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抑制炎性分子的释放及抑制主动脉vWF、ICAM-1、VCAM-1、MMP-9高表达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王林[9]2006年在《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途径抑制人脐动脉平滑肌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贯穿于粥样硬化病变的各个阶段,众多因素,包括细胞因子等参与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其信号途径是由众多信号途径所编织的网络中的重要结点之一,在炎症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与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但机制较复杂,有研究表明TGF-β对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结果有预示作用,且可能与某些药物的保护性作用可能有关。目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治疗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的常规药物,近来的研究认为二者在调节炎症免疫反应方面可能具有更多新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且可能通过某些相同或相似途径发挥协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氟伐他汀对VSMCs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TGF-β1信号途径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观察阿司匹林与氟伐他汀对HUASMCs表达TGF-β1 mRNA的水平的影响;探讨TGF-β1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实验利用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进行体外培养,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与氟伐他汀以及加入TGF-β1中和抗体后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RT-PCR方法观察阿司匹林与氟伐他汀对HUASMCs表达TGF-β1 mRNA的水平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人各期动脉粥样硬化标本中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以探讨TGF-β1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郝清波[10]2015年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缺血性卒中第一年内复发率为10%,以后每年为5%。在如此高复发率的情况下,预防二次卒中更为重要。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及预防脑梗死过程中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卒中复发率等变化,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及预防脑梗死过程中上述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肌氨肽苷注射液,以及支持治疗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100mg组给予氯吡格雷100mg,氯吡格雷50mg组给予氯吡格雷50mg,拜阿司匹灵100mg组给予拜阿司匹灵100mg。分别评测入院时、用药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观察其在随访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卒中复发等的情况,并对其NIHS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卒中复发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其特点及意义。结果:1、3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和1个月时间点NIHSS评分分别比较,3组患者较入院时均降低,但氯吡格雷100mg组较氯吡格雷50mg组和拜阿司匹灵100mg组下降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50mg组较拜阿司匹灵100mg组下降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和6个月时间点NIHSS评分分别比较,氯吡格雷100mg组、氯吡格雷50mg组和拜阿司匹灵100mg组较前均下降,氯吡格雷100mg组较氯吡格雷50mg组和拜阿司匹灵100mg组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50mg组和拜阿司匹灵100mg组相比NIHSS评分下降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观察期间,3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氯吡格雷100mg组:19.2%,氯吡格雷50mg组:5.3%,拜阿司匹灵100mg组:26.7%。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两两比较,氯吡格雷100mg组与氯吡格雷50mg组相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9.2%,后者是5.3%,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拜阿司匹灵100mg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6.7%,比氯吡格雷100mg组高,但与氯吡格雷100m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氯吡格雷50mg组高,与氯吡格雷50mg组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观察期间,3组患者卒中复发率分别为:氯吡格雷100mg组:5.8%,氯吡格雷50mg组:7.9%,拜阿司匹灵100mg组:24.4%。3组患者卒中复发率两两比较,氯吡格雷100mg组与氯吡格雷50mg组相比,前者卒中复发率为5.8%,后者是7.9%,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拜阿司匹灵100mg组卒中复发率是24.4%,比氯吡格雷100mg组高,与氯吡格雷100mg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氯吡格雷50mg组高,与氯吡格雷50mg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氯吡格雷在脑梗死治疗和预防中疗效优于拜阿司匹灵,更能显着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急性脑梗死治疗期选择氯吡格雷100mg比50mg和拜阿司匹灵100mg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明显;3、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选择氯吡格雷50mg能显着降低卒中复发率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1].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D]. 唐熠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3

[2]. 新型抗血小板剂氯吡格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的研究[D]. 任宏生. 山东大学. 2006

[3].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合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对MMP-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顾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4]. 药物干预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初步研究[D]. 鲁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5]. 抗血小板药物及CD40-CD40L信号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5

[6].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干预的研究[J]. 宋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7].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郭远林.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5

[8]. 芪蛭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实验研究[D]. 郑翠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9]. 阿司匹林和氟伐他汀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途径抑制人脐动脉平滑肌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林. 天津医科大学. 2006

[10].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 郝清波. 吉林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