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论文_ 李君慧

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论文_ 李君慧

摘要: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中,混凝土养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序。混凝土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混凝土材料微观特性,早期养护得当,后期混凝土密实度高,总空隙率低,毛细孔含量减少,所以合理养护会明显提高混凝土性能,如强度、抗渗透性能等。本文通过对 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混凝土结构养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希望对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和养护效率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养护系统;研究;分析

一、前言

混凝土凭借原材料容易获得、力学性能可调、耐久性优良以及价格优廉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是房屋建筑、桥梁、水利和公路等现代工程结构的首选材料。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混凝土的用量将呈现持续性的增长。混凝土强度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复杂。其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结构养护不合理,就会出现混凝土构件收缩而导致开裂的现象,这将使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抗渗和耐久性能都会降低。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量施工人员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使用了商品混凝土那么所有与商品混凝土有关的质量问题都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来负责,与施工单位自身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很少有施工人员能按照规范要求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养护,存在普遍的“有交底无落实、催一催浇一浇、你不说我不做”的情况,即使有人负责养护也很难做到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满足要求,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混凝土养护这道本该得到重视的工序变的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及项目形象。当前针对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方法普遍是人工浇水,该方法存在耗费大量人工却难以做到混凝土表面保湿保潮,对混凝土早起强度增长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碳化深度太大、混凝土强度偏低,这种问题在墙柱等竖向构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缺点的分析

现代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多为自然养护,即在平均气温高于五度的条件下使混凝土处于一段时间的湿润状态。传统的养护技术多采用洒水养护或者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技术,其中洒水养护,常采用的是通过间歇洒水以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而塑料薄膜覆盖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裸露表面完全覆盖起来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养护。传统混凝土养护方法虽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但也存在诸多缺点。传统混凝土洒水养护方法对工人要求较高,需要工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对混凝土进行间歇性洒水,这对于夏季高温环境下的夜间时间难以严格按要求执行,并且这种方法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尤其是对墙柱等竖向构件进行洒水养护时水的利用率极低。另外,工人在高空作业洒水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传统混凝土养护覆膜养护方法效果不稳定并且如果薄膜出现小孔会严重影响养护效果。

四、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

1、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工作原理及构成机制研究分析

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的需要,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证,形成在养护区域进行细化分区,协调互补的养护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设计了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设计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养护作业中,需要在混凝土养护期内不间断的进行洒水养护,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鉴于这种情况,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设计中,研究工程降水系统和室内混凝土结构养护系统结合的方法,设计降水系统的蓄水设备,具体的设置位置,将降水系统的水引入到智能养护系统中,并将养护用水进行收集二次利用,提高资源再利用效率,节约养护成本。

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兼做临时用水供给源的设计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临时用水的相关要求,以及设计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的具体要求,建设临时用水储水设备,将混凝土养护用水以及现场其他临时用水进行二次收集净化,并进行充分的二次利用,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水资源的合理应用,降低用水量,有效节约水资源。

4、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试用并优化改进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制作完成后第一时间选取在建项目的合适楼层进行安装试用,并通过试用反馈的问题及时优化调整装置,以最终满足其预定功能要求,从而可以在其他工程部位推广应用。

五、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应用效益对比分析

由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构件自动养护系统能够做到同时对楼面、墙柱、梁板进行养护,且具备定时定量、自动开关的特点,解放劳动力的同时可以节约水源。所有智能自动养护装置系统可以促进人工费和水费成本的降低,预计节约混凝土施工人工费5%左右。而如果该系统和工程降水系统共同组成水循环利用系统的话,预计可以节约养护用水量60%以上。此外,由于养护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避免后期因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裂缝等问题而进行的结构检测或加固费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构件智能养护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因养护不到位而出现的混凝土强度不足、裂缝甚至渗水等问题,保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同时减少后期业主投诉,且推广此类装置可以节约大量地下水资源,符合国家“绿色施工”的发展要求。该科研项目预期会得到业主、社会的一致认可,其相应成果的推广必将对企业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总结

通过对智能混凝土喷雾养护系统的研究,比较得出新型装置的诸多优点,这种新型混凝土养护系统的推广使用,对于我国这种混凝土大量使用国家,无论从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水资源的大量节约还是处于对施工人员的人文关怀的角度,都将对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凤瑞,王平,混凝土常见的养护方法论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技术;

[2] 王贤全,赵晓魏,王波,刘志宏,浅谈混凝土薄膜养护工艺,工程建筑与管理,2011(04);

[3] 魏志刚,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技术研究[D],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7;

[4] 乔吉,李科锋,彭鑫等,冬期混凝土智能喷淋养护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5(24);

[5] 凌建明,官盛飞,张昌尧,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08(02)。

论文作者: 李君慧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智能养护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论文_ 李君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