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论文

五、六年级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

王代乐言,游镜莹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摘 要: 为探讨儿童谦虚品质、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450名小学生采用儿童谦虚品质问卷、同伴关系问卷与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通过PROCESS宏分析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儿童谦虚品质、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同伴关系在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同伴关系是谦虚品质提升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在因素.

关键词: 谦虚品质;儿童;同伴关系;主观幸福感

0 引言

纵观古今中外,“满招损,谦受益”的教训不仅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亦为如今逐渐兴起的西方积极心理学所探讨[1].那么,谦虚如何使人受益呢?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相对于感恩等其它品质,国内有关谦虚的研究仍不是很多[2-3].这些研究通常运用本土心理学思辨的方法进行探讨,较少将谦虚置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之下追寻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与国际前沿研究有所脱离[4].更重要的是,国内研究多集中于成人群体,有忽视谦虚品质对儿童幸福成长的必须性之嫌[5-7]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反应指标[8].一些研究表明谦虚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9-11],另一些研究表明谦虚与主观幸福感呈较弱相关或不存在显著相关[1, 12].尚未有学者对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直接研究[13].运用积极心理品质综合量表间接测查发现,儿童的谦虚品质与焦虑强度、抑郁呈显著负相关[14-15].笔者认为,从总体趋势上看,谦虚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部分研究之所以没有发现这种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对谦虚的结构界定不够恰当,或是没有考虑到其它影响因素的存在.

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是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平行、平等的人际关系[16],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17-18].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引发心理疾病[20].虽然,尚未有学者对儿童谦虚品质与同伴关系的关系进行探索[21],但已有研究在成人群体中发现,谦虚的人往往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22-23].关系发展系统理论(relational developmental systems,RDS)是积极青少年发展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该理论认为,亲少年自身的品格优势能对亲子、同伴或邻里关系产生积极影响,而这种影响又能反过来促进亲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4-25].据此,笔者推测,儿童谦虚品质、同伴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模式可能符合间接效应模型,即同伴关系在谦虚品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IL-6是由各种细胞分泌,具有广泛多样生物效能的细胞因子。IL-6参与COPD的炎症发病机制,加重炎症反应,引起肺功能下降,加速疾病进程,同时可参与COPD继发PAH的形成。IL-6可与其他炎性物质共同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但是目前关于IL-6与COPD的关系仍不完全清楚,故需进一步研究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综上,本研究基于关系发展系统理论,选用儿童谦虚品质问卷、同伴关系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50名儿童进行调查,以期为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提供参考建议,帮助儿童幸福成长.笔者根据研究假设,提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1.2.3 主观幸福感问卷

1.2 工具

采用SPSS 25.0软件及Hayes[31]编写的SPSS PROCESS宏程序(http://www.afhayes.com/下载)处理数据.经分析比较,方杰等[32]建议使用基于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中介模型检验,用PROCESS的模型4可以便捷地实现这一检验过程[33-34].其中,通过重复抽样5000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若获得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表示中介效应显著[35]

采用邹泓[16]修订的同伴关系问卷,测量儿童知觉到的同伴关系状况.问卷共14个项目,分为受欢迎、被拒绝、被忽略三个维度.5点计分,从“1= 完全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将被拒绝与被忽略维度反向计分后与受欢迎维度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表明个体感知到的同伴关系越积极.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7.

工程造价最终结论的得出是一个关于金钱的数字,在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经济利益对人们的影响虽然不是完全但也是巨大的。因此,工程造价的计算、估计所依据的信息数据的范围一定要是最为广泛和全面的,要确保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都考虑到位。在大数据之下的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对于数据信息的所有可能性的计算已经达到目前最高水准。因此,对于工程造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福音。计算的越多,工程造价的层次和完整性就越发突出。

采用自编的儿童谦虚品质问卷,分为真诚性与平和性两个维度,共16个项目,5点计分,从“1=一点也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谦虚的程度越高.真诚性维度指个体准确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尊重他人观点并乐于采纳建议的行为倾向,共9个项目,如“当我与其他人的想法不一致时,会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平和性维度指个体不张扬与不炫耀的处事态度,共7个项目,如“即使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会向他人宣扬”.整体Cronbach’sα 系数为0.900,高于0.800,说明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验证性因素分析的主要拟合指数:χ 2/df =2.370,介于1~3之间,表示模型适配良好;NFI=0.902,CFI=0.940,GFI=0.928,均在0.85以上,说明模型和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RMSEA=0.059,小于0.08,可以接受.由此可见,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以班级为单位对小学生进行团体施测,每班由一名心理学在读研究生担任主试,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

②排水系统建筑物配套齐全、实用、安全。斗农级固定排水沟配套建筑物建设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应达到90%以上。

农村商业银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解决农商行发展中出现的股权结构单一、股权高度分散、激励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唯有对股权机制进行创新,提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引入全周期监管来预防系统性操作风险,充分维护中小股东的自身权益等,才可以保障农商行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中稳步前行。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和南平市三所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共450名,剔除规律及不完全作答的样本后,得到有效问卷418份,有效率为92.89%.其中,男生200名,女生218名;五年级217名,六年级201名;被试年龄在10~13岁之间(11.27±0.93).

采用Campbell[8]编制,汪向东等[26]翻译的幸福感指数量表,测量个体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27-30].问卷共9个项目,其中总体情感指数分量表包含8个项目,生活满意度分量表包含1个项目.7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计分方式为: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分+生活满意度×1.1,分值在2.1~14.7之间,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α 系数为0.912.

1.3 施测程序

1.2.2 同伴关系问卷

1.4 数据分析

1.2.1 儿童谦虚品质问卷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由于本研究均采用儿童自我报告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根据前人研究建议[36-37],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所有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共有39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4.03%,小于临界标准40%,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1列出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儿童谦虚品质、同伴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较高,且两两变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由此看出,有良好谦虚品质的儿童,同伴关系会更加融洽,其体验到的幸福感也更强.

表1 谦虚品质、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n =418)

注:**p < 0.01

2.3 儿童谦虚品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

采用Hayes开发的PROCESS程序中的模型4对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谦虚品质显著正向预测同伴关系(b =0.18,95%CI=0.110~0.255);同伴关系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b =0.16,95%CI=0.130~0.194);谦虚品质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b =0.02,95%CI=-0.002~0.046),表明同伴关系在儿童谦虚品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人工线下单据传递模式是指合同支付结算单据通过人工传递。业务流程为:需求单位组织内部部门及供应商办理到货验收、投运、质保等相关结算单据,人工定期递交至物资结算管理单位;物资结算单位对纸质单据进行人工验审并通过后进行支付。

表2 同伴关系中介效应分析

注:***p < 0.001

3 讨论

3.1 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首先,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大部分对成人群体的研究结果一致[9-10].其次,儿童谦虚品质与同伴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吸引中的特质论认为,积极特质能提升人际吸引力[38].谦虚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39].拥有谦虚品质的个体表面平静低调,内里却严于律己.他们不自负也不自卑,待人温文和雅,因而能收获和谐的同伴关系.此外,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据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同伴这一微系统对个体的适应和发展起重要作用[40].在喜悦之时与友共享,可使喜悦倍增;在悲伤之时有伴倾诉,可使悲伤减轻.通过人际层面的良性互动,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3.2 同伴关系在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笔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谦虚品质不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而是通过同伴关系这一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即同伴关系在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验证了我国学者胡金生[41]的猜想,他认为,谦虚是中庸思想的具体实践,体现的是自信与豁达.这种中庸思维会经由社会自信的提升,间接地增进个人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因此,若儿童在校内外学习与生活中,懂得在取得好成绩或表扬时不骄傲自满,不炫耀自己的所有物,不将自己的长处凌驾于他人的短处之上,不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自然会有许多人愿意与之交往,从而体验到相对强的幸福感.反之,若儿童在平日喜欢攀比,一得到称赞就沾沾自喜、四处宣扬,将难以获得其他儿童的好感.一旦被孤立,体验到的幸福感也相对较低.因此,教师及家长应在平时就开始重视对儿童谦虚品质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借助讲故事或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予以有意识的引导[42],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研究表明,儿童能从谦虚的老师身上学习到更多[39].如此行之,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对他人的谦逊有礼,从而为其健康快乐的成长保驾护航.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谦虚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有些研究者对其自评的可靠性进行质疑,因谦虚的个体可能在填写问卷时反而不愿意将自己评价地那么谦虚.故此,未来可以运用他评或内隐测量的方式对谦虚进行研究[43].然而,没有一种工具可以保证心理特质测量的准确性,应互相补充说明.其次,本研究采用自评模式测量儿童知觉到的同伴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运用同伴提名法等其它社会技能测评工具对结果进行验证,提升可信度[44].最后,研究表明,谦虚与其它亲社会品质存在某种联系[23],例如感恩[45]、宽恕[46]等,它们都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未来研究者可以将其它变量纳入模型,进一步探讨谦虚品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部机制.

4 结论

儿童谦虚品质、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1) 持续时间≥30 min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频率<35次/min;24 h平均窦性心率<45次/min或总心搏<7万次/24 h。

参考文献:

[1] CSIKSZENTMIHALYI M, LARSON R.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M]. Dordrecht: Springer, 2014:279-298.

[2] 国内关于谦虚的研究现状[EB/OL].[2018-11-28]. https://dwz. cn/NmigGD09.

[3] 国内关于感恩的研究现状[EB/OL].[2018-11-28]. https://dwz. cn/Qfv1S67e.

[4] 施媛媛, 刘云芝, 罗宇,等. 心理学视野中的谦虚及其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5): 287-298.

[5] 杨帆, 夏之晨, 陈贝贝,等. 中国人诚实-谦虚人格的特点及其内隐外显关系[J]. 心理科学, 2015,38(5): 1162-1169.

[6] 毛江华, 廖建桥, 韩翼, 等. 谦逊领导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一个人际关系视角[J]. 心理学报, 2017, 49(9): 1219-1233.

[7] 倪锐俊, 谢威士. 大学生谦虚心的结构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 3(1): 24-28.

[8] CAMPBELL A.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6, 31(2): 117.

[9] KRAUSE N, PARGAMENT K I, HILL P C, et al. Humility,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indings from the landmark spirituality and health survey[J]. 2016, 11(5): 499-510.

[10] DIENER E, HEINTZELMAN S J, KUSHLEV K, et al. Findings all psychologists should know from the new scien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2017, 58(2): 87.

[11] 梁小玲, 苗元江, 顾宇娇, 等. 大学生谦虚心理结构探索及问卷编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2(11): 23-27.

[12] 胡金生, 黄希庭. 自谦:中国人一种重要的行事风格初探[J]. 心理学报, 2009, 41(9): 842-852.

[13] 国内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研究进展.[EB/OL].[2018-11-28]. https://dwz. cn/raWr8UQo.

[14] 卫萍.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9): 60-66.

[15] 蔡伟林.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 教育探索, 2014(3): 142-143.

[16] 邹泓.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14(2): 39-44.

[17] 高旭, 王元. 同伴关系:通向学校适应的关键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161-165.

[18] 刘广增, 张大均, 潘彦谷, 等.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 2016, 39(6): 1290-1295.

[19] 柴唤友, 孙晓军, 牛更枫,等. 亲子关系、友谊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间接效应模型及性别差异[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3): 531-534.

[20] 陈少华, 周宗奎.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6(4): 76-79.

[21] 国内谦虚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EB/OL].[2018-11-28]. https://dwz. cn/LTl0Rf57.

[22] 刘肖岑, 桑标, 张文新. 自利和自谦归因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07,30(5): 1068-1072.

[23] PETERS A S, ROWATT W C, JOHNSON M K. Associations between dispositional humility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quality[J]. Psychology, 2011, 2(3): 155-161.

[24] 郭海英, 刘方, 刘文, 等.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应用与未来展望[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6): 5-13.

[25] LERNER R M, CASTELLINO D R.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systems and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2, 31(6): 122-135.

[2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69-86.

[27] 汪岑. 积极/消极情境下高低幸福感中学生的情绪体验差异[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30): 9-12,18.

[28] 李兆良, 周芳蕊. 大学生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26(4): 811-813,820.

[29] 朱晓伟, 范翠英, 刘庆奇, 等. 校园受欺负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26(2): 396-400.

[30] 孟庆飞, 钟云辉, 田艳辉.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希望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 29(1): 28-33.

[31] HAYES A F. PROCESS: A versatile computational tool for observed variable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modeling[M]. kansas:University of Kansas, KS. 2012.

[32]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28(1): 105-111.

[33] HAYES A F. An index and test of linear moderated mediation[J].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2015, 50(1): 1-22.

[34] 丁凤琴, 宋有明. 感恩与大学生助人行为: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3): 289-296.

[35] ERCEG-HURN D M, MIROSEVICH V M. Modern robust statistical methods: an easy way to maximize the accuracy and power of your research[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8, 63(7): 591.

[36]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PODSAKOFF P. Sources of method bia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control i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2, 63(1): 539-569.

[37] 周浩, 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6): 942-950.

[38] 佐斌,高倩. 人际吸引研究的特质论与情境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6(3):121-125.

[39] WRIGHT J C, NADELHOFFER T, PERINI T,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umility[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17, 12(1): 3-12.

[40] 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41] 胡金生. 中国人自谦的动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2(5): 48-51.

[42] 马艳云. 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11): 26-30.

[43] ROWATT W C, POWERS C, TARGHETTA V, et al.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n implicit measure of humility relative to arrogance[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6, 1(4): 198-211.

[44] 周宗奎. 儿童社会技能的测评方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12(3): 26-31.

[45] EID M.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M]. Guilford:Guilford press, 2008:469-489.

[46] MCCULLOUGH M E, RACHAL K C, SANDAGE S J, et al.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I.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measurement[J]. 1998, 75(6): 158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ility Character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Fifth &Sixth Grad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er Relationship

WANG Daileyan ,YOU Jingying

(School of Psycholog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7,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s humility character, 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450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using children’s humility character questionnaire, peer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then the mediating effect was analyzed by PROCESS macro as well.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s: (1)children’s humility character,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2)Peer relationship plays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between humility characte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eer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internal factor for the humility character to enha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hildren.

Keywords :humility character; children; peer relationship; subjective well-being

DOI :10.13603/j.cnki.51-1621/z.2019.04.004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1785(2019)04-0016-05

收稿日期: 2018- 11- 21

作者简介: 王代乐言(1993—),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责任编辑: 王 佩)

标签:;  ;  ;  ;  ;  

五、六年级儿童谦虚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