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政策的背景研究范畴和建设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背景论文,策略论文,政策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从国家信息政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家信息政策陆续颁布的原因及其现状。目前,国家信息政策的研究范畴极为广泛,笔者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指出了我国信息政策应研究的重点,进而提出了我国信息政策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信息政策 背景 研究范畴 建设策略
一 国家信息政策的背景
1 国家信息政策的定义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信息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这就是国家信息政策(NIP)的陆续颁布。现在我们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国家信息政策试做如下定义:信息政策是一个国家或组织在某段时间内为处理信息和信息产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而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规定的总和,其目的是通过保证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的广泛扩散来增进总体效益。
2 国家信息政策陆续颁布的原因
国家信息政策是信息革命的产物,是伴随信息社会而来的。
现代信息技术在推进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如: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库引起的国家主权问题、计算机病毒问题、电子犯罪问题、信息侵略和信息殖民地问题等。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或经济手段等微观调整的方法是不可能很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干预和宠观控制。正如卢太宏教授指出的:“信息政策的正确制订有助于防范和克服信息技术的种种弊端,充分发挥其造福人类的伟大作用”。[1]
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出发,完善国家的信息政策和落实有关贯彻执行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保证国家信息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确保信息活动领域正常工作秩序的建立,有利于调整信息管理中的经济关系,有利于维护信息管理部门和信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信息事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顺应国际信息交流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需要。
3 国家信息政策的现状
美国是国家信息政策建设的代表,其著名的信息政策报告有“贝克报告”、“温伯格报告”、“洛克菲勒报告”等。据统计仅在1987年至1988年的一年中,美国就制定了不下86种有关信息管理的政策或法规。80年代以来美国信息政策的特点是:拓宽了信息政策的范围;强化自由市场,鼓励竞争并对国内的有偿服务进行调节;保护自由信息流与个人和公众在独占、安全及道德上权利的平衡;政府在信息介入上的水平不断提高。日本、法国、英国等都制定有比较完备的信息政策。马来西亚、泰国、埃及、巴西、孟加拉、菲律宾、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在PGI的帮助下也制定了信息政策。
我国的国家信息政策起源于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85年,国家科委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家科技信息指南》,制定出《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并于1992年2月以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6号)的形式颁布。这是我国几十年信息事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发展我国信息事业的根本指导方针。我国的信息事业正逐步纳入政策和法制管理的轨道。
二 国家信息政策的研究范畴
信息政策的研究范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信息生产和信息应用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信息资源价值认识的加深,国家信息政策的研究范围正逐步扩大,并与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相连,已从对有关信息的生产、处理、存贮与传递等问题的单纯研究,扩大到有关主权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和信息经济学等方面,而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我国正处在必须加快发展信息事业的关键阶段,既有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又有难得的发展机遇。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国家信息政策研究的重点,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则成为当务之急。
1 科技信息政策
我国科技信息政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科技信息政策的范畴和内容达成了共识,即包括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二是对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管理等影响信息政策的环境进行了研究,认识到“信息人”在信息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信息政策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科技信息政策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信息政策不健全,缺乏系统性。二是信息体制与行政同构,布局分散,条块分割。三是在科技信息政策建设之初没有形成独立的发展体系,没有走上依法管理的道路。四是忽视科技信息的利用。五是信息政策不连续。
2 社科信息政策
我国的社科信息政策建设远远落后于科技信息政策,社科信息政策研究应主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以政策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提高社科信息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从社会科学信息事业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出发,探讨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社科信息政策。三是研究如何解决社科信息政策权威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社科信息政策权威性的问题。四是研究如何打破社科院、高校、党校、军事院校及党政机关等五大社科信息系统的封闭性,转入从功能上考虑统一的国家社会科学信息政策。
3 信息产业政策
信息产业政策是信息政策的核心,主要包括信息市场政策、信息服务政策、信息技术政策。除此之外,信息产业政策还要研究产业发展方向、信息人才培养,以及如何通过技术信息交换、技术转让、信息与技术的销售与证券交易等方式搞好市场等问题。
4 经济信息政策
经济信息政策系统的分支包括:经济信息人力政策、经济信息研究政策、经济信息事业投资政策、经济信息技术政策、经济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政策、经济信息生产政策、经济信息交换政策、经济信息分配政策、经济信息消费与积累政策、经济信息系统功能政策等等。我国经济信息政策研究应突出以下三个重点。一是经济信息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问题。二是逆境中的经济信息政策制定问题。三是经济信息系统的整体效应问题。
5 国际信息政策
国际信息政策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大众传媒和通讯问题,如:国际通信标准、无线电频率分配等。二是隐私权或数据保密问题。三是跨国数据流(TDF)问题。在研究国内信息政策同国际信息政策接轨时,要从我国的基础结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信息流向等多方面出发去考虑问题,要注意保护本国战略性的信息资源,防止信息交流中的经济侵略与技术控制,防止信息传播中的文化侵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 国家信息政策建设的策略
1 完善国家信息政策管理机构
我国的科技信息政策已经有了明确的管理机构,即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但是,社科信息政策和其它类型信息政策尚无具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鉴于此,要加强信息机构建设,包括信息管理机构的设置、地位、职能、组织原则、方针、任务等。从信息事业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可以设置一个直属国务院的信息管理机构,其行政级别高于各部委,其名称可以为国家信息管理委员会或国家信息指导委员会,在这个机构中设立专门管理信息政策的组织。
2 强化信息政策的贯彻执行措施
政策的贯彻实施是一个重要环节,政策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在政策执行中,不仅要注重政策贯彻支持网络的作用,还要注重研究政策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与保障手段,注重政策贯彻中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及社会心理支持,注重政策工具和政策贯彻监督系统建设。
3 注重对信息政策的预测和评价
信息政策研究不只是要对信息事业的发展状况开展分析和预测,信息政策本身也存在着分析和预测问题,即信息政策评价问题。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政策过程的终结,在其基础上进行政策评价,才算完成一项具体的政策过程。在实施贯彻过程中,政策的不完备性、不周密性会暴露出来,这种既定目标与实施效果之间的偏差信息只有通过政策评价才能得到。通过政策评价来衡量具体政策的优劣,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为信息政策的修订和制定新的信息政策提供依据。
4 完善信息政策研究体系
信息政策研究要有针对性,要紧密地联系实际,指导实践,要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一是信息政策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为指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政策建设道路。二是要尊重信息事业自己的发展规律。三是要使信息政策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四是信息政策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五是信息政策研究要借鉴其它行业政策建设和政策科学研究的成果。
信息政策作为指导国家信息事业建设的文件,只是信息管理的初级形式,信息管理的高级形式是信息法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有着本质上的共同性,信息法律以信息政策为内容,是信息政策的具体化、规范化和定型化,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信息政策。信息政策不等于信息法规,要使信息事业得以稳定的、健康的发展,必须使政策法律化。
收稿日期:199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