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企业预算机制的几点思考_预算执行论文

关于建立企业预算机制的几点思考_预算执行论文

关于建立企业预算机制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预算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机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企业预算机制是指通过采用必要的组织形式将企业一定时期按照规范的预测和决策程序所选定的经营目标,以量化的形式分解为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和人员的具体行动目标,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一种管理工作体系。

推行企业内部的预算工作,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但是,将企业预算问题作为一个运行机制来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并付诸实施,赋予这种管理手段在我国现行经济环境下的特殊使命与新的内涵又是一个新的探索。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谈几点初步想法。

一、建立企业预算机制的必要与可能

1.建立企业预算机制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专业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运行情况不是很好,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企业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现呈亏损状态的企业中,有60%是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同时,有45%的企业基础管理、37%的企业专业管理和53%的企业现场管理工作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比以前有所下降。这一抽样调查的结果,充分说明了在“管理科学”的大目标下,加强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起导向作用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有必要充分发挥自身信息集中的优势,不断做好创新工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立属于专业管理范围的企业预算机制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建立企业预算机制具有一定的运行基础。 由于建立企业预算机制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因而不仅其工作量大,而且对企业内部管理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若将我国已有的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它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良好的计划工作基础。 计划与预算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工作目标与侧重点,但其相互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在编制程序上,更有其相近之处,因此,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计划工作基础,可以为建立企业预算机制提供一定的条件。(2 )有一定的企业内部经营指标分解与考核经验。我国早在50年代就开始实行的定额管理,60年代所推行的班组核算,80年代所推广的内部银行和责任会计等内部管理方式,也可以在企业预算机制运行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3 )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在动力。在我国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下,企业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凡是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都是靠不断地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管理模式并付诸实施的结果。这种内在动因,也为企业预算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二、企业预算机制的基本结构

1.企业预算编制的组织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解决如何使企业预算机制得以运行的问题。它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 )谁组织企业预算的编制工作。由于整个预算的编制过程涉及到许多横向与纵向关系的协调,有许多日常事务性工作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因此,设立一个专门的职能机构是必要的。国外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都要设立一个常设的预算委员会来专门推动这一工作。这一作法,我们不妨借鉴。 (2)谁实施预算的编制工作。是仅由专职人员编制,还是全体员工都参与编制过程。比较有效的方法应当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2.企业预算编制的内容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解决需要编制哪些预算的问题。根据西方有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一般认为,企业的预算应当由四大部分所构成:(1)业务预算。它大致包括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供应预算、直接材料消耗预算、直接人工费用预算、间接费用预算、制造成本预算和期间费用预算等。(2)专门决策预算。 它主要是对一些非经常性事项的决策所进行的预算。(3)财务预算。 它大致包括现金流动预算、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预算财务状况表或现金流量表等。(4)其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经营性活动预算。

3.企业预算数据的生成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解决预算编制的技术路线问题。它应涉及以下四个内容:(1)数据生成的逻辑路线。 即指是按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来形成预算数据指标,抑或是在此基础上的双向平衡。若仅仅只是从上到下下达和分解指标,往往会出现一种人为提高指标和“压”指标的弊端;若仅仅只是从下到上申报指标的话,各部门往往又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人为下压基数,从而使总体预算指标难以完成。因此,有效的逻辑路线就应当是双向式平衡;(2 )各类预算体系内的数据生成顺序。即指在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内编制各种具体预算时的先后顺序。譬如,在编制业务预算时,就面临着是以销售预算为起点,还是以成本费用预算为中心的问题。(3 )各类预算内有关分预算指标的相互勾稽关系。(4 )三大类预算的编制顺序以及各类预算有关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譬如,业务预算中的销售预算数与财务预算中的预算损益表之间有关数据勾稽关系等。就三大类预算来说,一般情况下是应先编制业务预算和专门预算,然后再编财务预算。

4.企业预算编制的方法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解决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来形成预算数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有五种方法:(1)固定预算法。 它是指只按照预算期内的一种活动水平来确定相应的预算指标体系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2)弹性预算法。 它是指按照预算期可以预见的多种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性来分别确定相应的预算指标体系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3)滚动预算法。 它是指在每次制定和修订预算时都将其时间向前延伸一定时期以后再确定预算数额的一种方法。(4)零基预算法。它是指每次预算不以现有预算为基础, 而是以“零”为起点,然后在认真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各项开支项目数及其顺序的一种方法。(5)概率分析法。 它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对有关变量难以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估计其变动范围及可能出现的概率来确定相应预算指标体系的一种方法。此外,在日本丰田和大发汽车公司最近实行的改善成本制(又称改善成本制)以及美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近年所推崇的标杆制度,我们也可考虑适当借鉴。在选用预算方法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在已基本定论的五种方法以外,是否还存在其它的预算方法。(2)在编制不同内容的预算时, 不一定要强调预算方法运用上的一致性。对于不同的预算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预算方法。(3)预算的编制过程, 应当怎样做到把标准成本、目标利润测算、定额成本以及本—量—利分析等技术结合起来。

5.企业预算执行过程的保障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解决怎样落实与执行所编制预算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在平时的经营活动中如何控制与保证完成预算指标的问题。这一体系主要应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对执行预算所规定的专门条款。(2)预算的执行方式。(3)督导和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的机构和人员。(4)预算执行过程的信息反馈方式及适时调整和修订预算的基本程序。

6.企业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解决对所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如何进行考核评价与奖惩兑现的问题。它一般应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考评的指标体系。(2)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考评的组织方式。(3)对预算执行结果出现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4 )对预算执行过程所出现的差异如何进行奖惩的方法。

三、企业预算机制运作的必要条件

1.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涉及面很广,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2)企业内部职能机制设置合理。(3)各机构之间的交叉职能分工明确。(4)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生产能力配套。(5 )企业的核心领导层有较强的凝聚力。(6)绝大多数员工的思想情绪稳定且相互关系和谐等。 如果不协调好上述工作,企业预算机制的全面推行就会失去其运行基础。

2.规范化的预测、决策及编制预算的工作程序。 由于正确的预算是建立在有根据的预测和正确决策的基础之上,因此,形成一个规范化的预测、决策及编制预算的操作规程即显得相当重要。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企业内部的法定规程,才会使这一机制的正常运转不会因某些非规范化因素的干扰而受到破坏。

3.高素质的各层次管理人员队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不仅不会使所设计的管理方式在执行中走样,而且还能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该方式的弊端,并主动地进行弥补、改进、充实与完善。尽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但其真正地执行与顺序运行则需要一支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的不懈努力。

4.扎实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程度, 必然会对企业预算机制的运行情况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应当认真扎实地做好下列四个方面的会计基础工作:(1 )配套的企业内部原始凭证编制与流转程序。(2)严格的计量验收与收、发、领、退制度。 (3 )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生产消耗定额和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与修订制度。(4)定期的财产物资盘存制度等。

5.预算执行过程和内部银行、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有机结合。 80年代,我国曾在较大范围内推行了内部银行和责任会计核算两大管理方式,不仅对其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在部分大中型企业也收到了一定的运用实效。这两种内部管理方式的推行,为企业强化资金调度,盘活用活有限资金,贯彻执行内部经济责任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研究推行企业预算机制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如何把它们与企业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考评方法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6.严格的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办法。可以肯定, 预算的执行结果与其预定指标会存在差异。为了保证预算指标的严肃性,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办法,并把其执行结果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经济收益挂钩,落实奖惩兑现的措施。考核程序应尽量简化,考核指标尽量量化,考核方式要便于操作。对于所出现的差异,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若属于客观原因所导致的差异,要认真地研究在下一轮预算中应采取的对策和补救措施;若属于主观原因所造成的差异,则应严格地按照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7.企业财会部门作为企业信息中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企业预算机制,只是作为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使其向“管理科学”的目标迈进的一种措施。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在地位上,虽然财会部门只能作为这一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却具有信息集中的优势。在推行企业预算机制的情况下,就应当充分发其作为信息中心的功能,加强预算信息与会计信息的通用性,以减少不必要的企业内部信息处理重复劳动。

8.先进的预算信息处理技术。近年来, 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处理手段方面,电算化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大、中型企业的硬件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只要能够开发出一批与所设计的企业预算运行机制要求相配套的功能性软件,问题即可得到较好地解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预算信息处理技术手段再先进,其原始信息的生成与采集工作,仍然需要人工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操作与真诚地配合。不然,不仅会使预算信息的真实性打上折扣,而且会使通过电算技术处理出来的预算信息失去其应有价值,更会使我们所设计的企业预算机制的运转变得毫无意义。

标签:;  ;  ;  ;  ;  ;  ;  ;  ;  

关于建立企业预算机制的几点思考_预算执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