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阶段过程中安全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正是基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阶段的安全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因素;建筑结构工程;耐久性;建筑构件
引言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涉及设计准备阶段的安全性管理、设计实施阶段的安全性管理以及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的安全性管理。一是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工申报和对前阶段工程项目设计履约情况进行评价;二是有利于工程项目设计过程质量检验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三是有利于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对经设计质量检验合格的已完工程项目进行计量支付;四是有利于工程项目合同支付、设计展、设计质量、设计安全信息的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工程项目划分的原则:依据建筑工程基本建设工程验收和有关设计技术规程规范规定,结合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特点、设计过程和合同控制要求进行。
1.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
1.1结构安全性
结构的安全性,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提出的。换句话说,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必须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保证建筑工程可以从容应对加载在其上的压力和拉应力。
1.2结构适用性
对于材料而言,要切实保证材料符合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否则,即使材料自身具有极强的耐久性,也不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以免影响建筑自身功能的发挥。例如,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说是耐久性和安全性兼顾的优秀的建筑材料,适用范围极广,几乎无所不能。但是,根据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冬季严寒的环境中,混凝土结构非常容易遭到破坏,而且抵抗性能非常弱。在这样的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就会受到影响,造成建筑整体的耐久性下降,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护。
2.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安全性
2.1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耐久安全性,是指建筑结构抵御自然因素引发的安全隐患的能力。随着建筑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结构的耐久安全性。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对于结构耐久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足,建筑的结构质量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如降雨、严寒等的影响,进而影响建筑整体的安全。
2.2结构整体的稳固性
从建筑结构的角度来说,结构强度能够体现出其中构件搭配能否适应户外部恶劣条件,持续维持建筑结构的安全。建筑结构稳固性在现实作用方面,重点是指向天灾的出现,如震灾和强风等,尽管不能切实保证建筑安全可靠性,但倘若建筑结构体现出较高的强度,也能够将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小化。建筑结构的韧性能够使建筑在不良环境中,借助结构的改变,对作用于建筑表面的压力进行转移,以此维持建筑主体构架的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因素
3.1材料质量
在现代经济中,建筑业对工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城市建设过程离不开建筑业的支持,建筑业创造出的经济价值也是十分巨大的,成功的结构设计可以成为城市中非常亮丽的风景,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材料作为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因素,须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重点关注。在结构设计中也需要注重材料上的问题,作为高成本的建筑行业,材料成本的比例最大,在结构设计中既要注重成本的控制,也要保证建筑质量,若是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建设需求,就会导致安全上出现隐患。
3.2设计合理性
建筑结构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结构设计本身的难度以及复杂性都比较强,在设计中往往设计人员要运用大量的计算,考虑多方面的设计标准。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在一些设计环节上进行简化,此处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就是设计过程的严谨性以及对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优秀的设计是同时注重安全性、美观性及功能性的,若是企业在设计中做出不合理的限制,或在设计上忽略安全上的考虑,就会造成一些漏洞,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3抗震性能设计
由于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很重视,地震导致的建筑坍塌并不少见,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对建筑企业的形象以及声誉也会造成影响。抗震能力通常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在设计与施工中则是与资金合理配置及材料质量有关,因此也可以说影响抗震性能的是资金安排上是否合理。
3.4安全意识
在结构设计中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企业和设计人员双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企业若是安全意识不到位,在设计中也容易做出一些不利于保证安全性的决策;而设计人员若是不具备充足的安全意识,也会导致建筑结构方面出现安全隐患,毕竟设计人员才是结构设计的直接参与者,只有设计人员具备足够安全意识,在设计的过程中才考虑到各方面威胁安全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提升建筑安全、耐久性的措施
4.1严控材料选择
对于工程材料,要选择具有较高强度、质量以及实用性的材料,以此对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结构强度进行提升。而在施工设计阶段,则需要做好材料的识别工作,对于骨料以及水泥等材料,需要选择能够对结构稳固性进行加强的材料,并通过适当引气剂以及减水剂的添加对钢筋混凝土的防锈蚀以及抗冻性进行提升。
4.2结构承载力的测试
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中,要对建筑物安全承载能力进行系统的检测、分析,进行必要的墙体承重荷载测试。此外,还要利用现代化检测方式,对工程结构强度、质量进行系统检测,如:射线法、回弹法、滤波检测法等,以免建筑物架构不稳固,出现渗漏、剥蚀、裂缝、倒塌的情况。
4.3合理设置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
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建议进一步收集不同意见,包括商品房消费者的意向。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在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上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也值得探讨。
4.4加强施工中的监督管理,做好设计的人才管理与培养
设计人员作为结构设计的最直接参与者,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对结构设计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应该做好设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对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认知,从思想上规范其设计过程。从政府到国家监督部门应该出台统一的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参数,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监督以及后期的检查工作,确保该工程建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另一方面,做好设计的人才管理与培养。对工作人员设计能力的培训,单位内部可以通过有组织的学习等方式,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胜任结构设计这项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对于建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要本着对工程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考量,时刻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将有助于促进提高建筑安全性、耐久性的措施和技术运用到工程上,提高建筑的安全度。
参考文献
[1]陈肇元.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规范的可靠度实际方法 [J].建筑技术,2017,第 32 卷第 10 期:682-687.
[2]何树平.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的分析与探究 [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3):31-33.
[3]何杰勇.分析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5(52):81-82.
[4]方光银. 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要点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 v.45;No.391(13):31-32.
论文作者:王凯锋,李超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安全性论文; 建筑论文; 耐久性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