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罗向东1,顾培军2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罗向东1,顾培军2

1身份证号:33062219711107xxxx;2身份证号:33068219840326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建设也不断加快。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很重要地作用,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的重点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所以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很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优点及缺点加于分析,并作出相关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划的道路建设的压力就越大。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科学的道路规划,也是道路质量确定的影响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市政建设中应用用的主要技术。那么,市政建设单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强化。才能使市政路面的质量得到保障。

一、市政道路施工前期工作

1、施工材料的选择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水泥的选择很重要,应选用强度较高、收缩性能较少、抗磨性较强、具有抗冻能力的水泥材料,且选用的水泥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标准应该符合市政道路施工设计的要求。通常在水泥混凝土施工是会选择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完成施工,这是因为这两项水泥的质量、契合度以及性价比较高。

道路施工中混凝土的配置主要为:碎石、砂子、外加剂和水。在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选用的砂子原材料是中粗砂,同时要求粗砂中的有害杂质含量偏低,砂子的级配以及吸毒模数等指标符合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在道路工程施工时,水泥混凝土路面中能够存在的最大的碎石直径不能超过 40 毫米,同时还要保证碎石要有坚硬的质地、整体干净、耐久性较强;外加剂能够有效的提升新搅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选用减水剂等外加剂添加在混凝土中;搅拌混凝土所需的水一般使用饮用水。

2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摊铺方式、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拿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试验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根据设计文件、测量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复测和恢复路面中心、边缘全部基本标桩,测量精确度要满足相应规范规定。建立具备相应资质的现场试验室,能对原材料、配合比和路面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提供符合交工检验、竣工验收计量支付要求的自检结果。

二、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摊铺施工 

在水泥混凝土摊铺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工作,确保路面基层施工模板的间隔以及支撑稳定性的合理性,其中就有建筑钢筋的植入位置的确定、传力杆装置的运行等检查工作。混凝土的配置工作完成后,需使用自动机械运输差将其运输到摊铺位置,倒入施工基层内,路面摊铺出现问题时,可通过人工技术进行修补,当混凝土中出现了离析现象就需要使用铁锹等物品搅拌混凝土,但是,在铁锹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严禁出现抛掷等方式,避免因离析现象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市政路面工作水泥混凝土的施工采取一次摊铺施工即可,还要保留出相应的松料厚度,保证下一环节的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泥混凝土振捣密实施工

在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摊铺完成后,要进行振捣作业,作业主要采用平板振捣器以及插入式振捣器等设备,平板振捣器经常用在路面平坦的位置,作用深度大概在 22 厘米至 24 厘米之间,插入式振捣器应用在植入钢筋的位置和振捣面板井周边较多,所以在振捣作业进行时,应该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一次施工作业,在避免出现漏振情况的目的下,各个振捣器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平均的,同时有规律的移动振捣器的位置,在移动时需使用交错的方式完成设备移动,在相同的位置进行振捣施工时,一般持续时间为 20 秒。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与作用半径相比应较小一些,振捣器和路层模板之间的距离同样需要合理规划,一般不超过作用半径的 12 倍,这是为了防止钢筋与路层模板之间产生摩擦和碰撞。平板振捣器在相同的位置施工时,振捣时间时间应该大于 30 秒,直至混凝土中不会有气泡冒出;当出现水泥浆时,使用振动梁振实混凝土,需 3 遍左右,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保证路面平整并密实。

3、水泥混凝土接缝施工

在市政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环节,对于路面接缝施工技术,存在脆弱性,接缝技术的质量还影响整个道路的工程质量。通常情况,接缝施工均是采用纵向施工缝技术,在浇筑混凝土前立模成型后设置拉杆,纵向施工缝的处理应该保证拉杆从模板拉杆孔口中穿过,纵缝槽的开设应该在混凝土已经硬化之后打凿;此外,还可以浇筑混凝土时埋入接缝板,混凝土凝固后将其拔出也可形成纵缝槽。在混凝土的压强达到 6-10MPa 时才能进行锯缝施工。横缩缝需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后才可进行锯缝施工,当不具备此项条件时,可以在新一轮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压缝获取。

4、路面修整施工和防滑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硬化之前应通过人工施工或机械施工的方式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作业,人工施工抹平难度大、效率低、质量差,会将细沙、水分等带到混凝土表面,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通过机械施工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抹平施工时,安装圆盘后能够进行粗光打磨;安装细抹装置后能够进行精光打磨。为了减小行车轮胎与路面之间摩擦力带来的危险,混凝土表面应该进行粗光抹平。

5、关于季节性施工技术

天气变化,是不能掌控的,在大量降水季节对水泥混凝土施工时,应避开极端恶劣的天气,比如暴雨天气、暴风天气等,这情况下,在施工现场设置安装排水设施,在道路工程外围设置排水渠道使施工场地内的雨水及积水很快排出,确保施工现场干燥,防止积水进入基坑中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当室外温度已经达到 30 摄氏度以上时,水泥混凝土施工方式应该按照夏季施工标准进行,支立防晒网、遮阳棚等,避免高温天气对施工产生影响;但室外温度已经易于5 摄氏度时,水泥混凝土施工方式应该按照冬季施工标准进行,在搅拌混凝土时添加防冻剂等保温物质,确保混凝土凝固保温适应。 

三、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道路工程施工完成后,对路面的保养要及时,在混凝土表面上覆盖一层保湿性能较强的养生膜或者麻袋片等,保证其温度和湿度都符合国家规定的道路施工标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 80%时,道路养护工作即可结束,养护时间一般控制在 2 周至 3 周左右,养生期间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很复杂,技术难度也高,然而,在实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我们有一定的基础及经验,在实际施工中,还是存在一些细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作为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重视多研究该技术,多做实验,多作总结,找出问题及缺点,得出更新的水泥混凝土施工的方法,使这项技术在道路建设中得到很好用应用,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为市政道路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卫华,郑丽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2]王维,李月.浅谈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

[3]杨新建,李学政,张雪棵.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控制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18).

[4]张伟.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与平整度控制技术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6).

论文作者:罗向东1,顾培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罗向东1,顾培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