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宏观调控的一些实践与启示_公积金论文

新加坡宏观调控的一些实践与启示_公积金论文

新加坡宏观调控的几点做法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几点论文,宏观调控论文,启示论文,做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的话

新加坡在自治和独立后的30多年时间里,奇迹般地由贫穷落后的殖民地经济,发展成为发达的工业化经济。世界经合组织宣布,从1996年起将新加坡划为发达国家。在1995年世界最具竞争力国家排行榜上,新加坡排名第二。

新加坡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巧妙地把政府“积极干预”与自由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自发调节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政府“积极干预”这只“显而易见的手”所起的调节作用,保证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快速增长。

新加坡的主要做法

政府参与投资。新加坡政府投资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是政府通过其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或财政部有限股份公司及其他政府机构,取得某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份;间接投资是通过政府参与部分投资的新加坡开发银行或国际贸易公司,取得某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同时,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30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在港口、码头、公路、机场、供水、供电等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还先后拨款开辟了大小30多个工业区。国家投资的日益扩大,加快了国家工业化进程,同时国家资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迅速形成并逐步壮大起来,在社会经济基础部门中占据了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注重金融扶助。新加坡制定了本地企业融资方案,为本地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它们在现代化机器设备和厂房扩大上投资。同时,还制定了“本地企业技术援助方案”,帮助本地企业提高生产技术能力。国家科技局在其“研究与开发援助方案”中为企业提供工业项目的部分研究开发经费,以鼓励和帮助企业大力开展科研和开发。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实施“资本资助计划”和“小型企业资助计划”,对某些专业项目和小型工业企业给予财政资助和优惠政策,旨在巩固基础产业的同时,培养出口能力,改善外国公司的经营环境。

发挥公积金的调控作用。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的1955年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并于同年成立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此项工作。中央公积金制度规定,每个雇员都要有公积金户口,公积金按月计息,免交所得税,并受公积金法保护。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要为雇员提供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后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公积金的缴交率多次调整,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公积金除用于退休或失去工作能力后的生活保障外,还可用于个人或家属的医疗保健,用于购买家庭保障保险,用于购买政府建造的公共住房,有的还可以用于投资。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发展至今天,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至1993年末,国家公积金局收入为1077亿新元,减去支出554亿新元,还结存523亿新元。通过这一制度的长期实施,公积金已成为政府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当通货膨胀时,调整公积金收缴率,大量收缩货币的供应量,以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当建设资金供求紧张时,它又及时引导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对经济“积极干预”提供了大量资金。

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历史上新加坡的主要经济依托是转口贸易。但至50年代后期,其邻国纷纷采取直接贸易政策,力图不通过新加坡而直接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使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开始萎缩,国内失业状况日益严重,消费品供应不足,从而使其经济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冷静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确立了通过发展工业,推行工业化来建立多元经济结构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时,根据其“小国寡民”的国情,选择了“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途径。在具体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新加坡曾三次调整其经济发展方向。第一次是1959年至1967年,从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转向出口工业化。第二次是1968年至1979年,实行工业升级,使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第三次是1980年至今,把战略重点转向优先发展海外服务业。这三次战略方向的调整部署,都是新加坡政府在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环境处于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通过三次调整,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1992年底,新加坡政府再一次根据国情,提出扩大海外投资的战略思想(即“无限新加坡”战略),表明新加坡政府将把建立外层经济力量作为今后长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的经济法规。为了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制订相应的法律、法令,并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加以修订。至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一套以企业法、外国投资法、拓展鼓励法、金融法、外贸法、工业产权法、技术转让法、税法、会计法、劳动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法律、法令,保障了新加坡的经济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发展。

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作用。政府不仅仅卓有远见地制定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并善于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而且采取各种灵活可行的措施,用“积极干预的手”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沿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在尊重企业自主权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综合运用金融的、财政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在金融方面,以减少本国经济和货币不稳定因素,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调节货币供应和资金融通,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在财政方面,采取税收优惠的办法支持“新兴企业”发展,财政直接参与企业投资,或给予“新兴企业”财政援助。在法律方面,新加坡形成齐全完备的经济法律法令体系,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加以修订,用以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和政府对经济主体活动的管理。在行政方面,政府一般慎用行政手段,避免临时性地运用,其目的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控制经济的运行。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调节手段,保证了新加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与新加坡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也不同,但新加坡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策略,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在发挥政府“积极干预”的调节作用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以金融调节作为经济调节的主导环节。资金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因而金融调节具有很强的灵敏性,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适时调节货币的总投放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保持币值稳定,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制定和执行信贷政策,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和高起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效益项目的建设,限制盲目铺新摊子、搞重复建设。支持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用较少的增量激发较多的存量,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促成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兼并收购弱势企业,引导资产存量向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集聚,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优势。支持名、特、优、新产品的生产和发展,限制没有市场和积压产品的生产。

以财政调节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环节。财政调节主要是以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变化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从而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新加坡财政调节的方式有二:一是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节。以减免税的优惠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兴办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企业,引导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夕阳产业”则以重税负加以限制,以促进经济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利用税收调节社会收益。二是利用财政资金进行调节。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产业建设,保证经济运行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科教事业发展,高质量高效益地发掘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造就一支多层次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以法律调节作为经济调节的保证环节。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运用法律调节实质上就是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实行有效的法律调节,首先要有一套齐全的严明的经济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制订、完善、修订能涵盖经济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地方也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订有关地方性法规;同时,还要及时将各种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政策通过立法渠道和程序,上升为法律,强制执行。其次,依法对经济主体活动进行管理,做到有法必依。要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学会依法行政,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依法管理市场,依法征税,依法进行城市管理,依法监督产品质量,依法平抑市场物价,等等,促进经济运行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把行政调节作为经济调节的控制环节。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适当地运用行政调节也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上面提及的三种调节手段,如果离开了行政调节,也是难以到位的。行政调节,概括地讲,就是抓指导、抓协调、抓服务、抓检查督促。抓指导,就是帮助企业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规划,并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抓协调,就是要对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碰到的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抓服务,就是政府不能只实行原则领导,抽象领导,甚至撒手不管,而要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提供所急需的各种服务,为其排忧解难;抓检查督促,就是对企业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依法经营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落实。

标签:;  ;  ;  ;  ;  ;  ;  ;  

新加坡宏观调控的一些实践与启示_公积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