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关怀在舒缓疗护病区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张芳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关怀在舒缓疗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舒缓疗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收治在舒缓疗护病区的29例患者作为护理组,收治在其他临床老年科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观察护理结果,特别是护理组采用多元化舒缓临终关怀方案进行个体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两组患者最终临终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文化关怀护理干预应用于舒缓疗护病区,可显著改善临终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家属的综合满意度。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关怀;舒缓疗护;焦虑;满意度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生命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逐渐被家庭重视,而临终关怀的工作和具体过程是近年来许多医院研究的话题。临终关怀被越来越多临终者和亲属接受,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国外通常由医疗专业和相关的社会公益和宗教人士等共同完成。临终关怀的质量均有所发展。我国临终关怀研究还属于新兴领域,医院通常以护理方式完成临终关怀。有关于临终关怀的研究提出多元化的关怀的观点,认为临终关怀应该融合更多关于临终者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以此给予临终者更多生命的尊重和心静的祥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至2019年在某养老院收治的舒缓护理患者60例,观察患者中只有29例选择临终关怀护理,其余31例患者拒绝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疗程。因此以29例为护理组,31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这其中护理组男患者14,女性患者15,年龄范围均值在67—75范围内,患者患病为心脏衰竭11例,肝癌晚期6例,脑中风3例,呼吸器官衰竭9例。对照组男病患17例,女病患14例,年龄范围在69—73,患病类型为肾功能衰竭6例,脑部肿瘤7例,白血病5例,脑血管肿瘤6例,肝硬化7例。两组患者家庭背景和经济情况,教育程度和职业进行统计,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

生理护理:从个人清洁,饮食,疼痛,肢体接触,排泄等进行护理,维持患者生理清洁和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

心理护理:在充分了解患者特殊心理健康后给予心灵关怀,包括耐心陪伴,针对性的予以心灵疏导,辅助患者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患者临终前的心理情绪具有典型的抑郁,消极,愤怒,怨恨等心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绪特征予以安慰和合理的情绪疏导,使得不良心理情绪逐渐转变为心静祥和的心理状态。

药物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病种进行合理的药物护理,包括止痛,舒缓失眠抑郁等。

1.2.2观察组舒缓疗护病区,开展多元文化关怀护理服务

1.2.2.1病区环境设施体现多元文化关怀

对照组在临终关怀护理区,病区环境根据多元化关怀标准进行设计,使得病患居住空间体现人文主义关怀。除了基础的患者病房外,还增设了休息活动区,给予患者和家人亲属的交流空间,并且在空间里进行关于死亡的文化讨论和积极的人生观探讨。

1.2.2.2成立舒缓疗护服务团队

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护理能力,掌握除了医学之外还有较好的关于死亡心理的专业知识。对照组病房具有专业护理和医生,社会志愿者和心理学家以及公益组织人员和宗教人士等共同构成多元化舒缓团队,对于临终关怀患者制定有效关怀方案,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和正面心理体验为目标,以解除患者临终心理负面情绪,提高临终生命体验为护理的最终任务。

1.2.2.3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

根据每个患者的职业和家庭背景以及文化程度来制定合理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个体护理服务应该提供陪伴和关怀,从心理支持上建立信任,尽量给予更多交流和心理辅导,以理解患者感受为基础,通过音乐,书籍,照片或者亲友探望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灵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灵愉悦。

1.2.2.4微心愿征集活动

心愿是患者内心隐藏的愿望或者渴望达成的梦想,因此从满足患者心愿的角度来提高患者临终心理感受。通过微信平台发起爱心公益活动,发动更多社会爱心共同完成患者心愿。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让患者感受更多社会给予的关爱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舒缓患者临终的消极情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患者的心愿需要结合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才能完成。考虑患者的年龄范围,许多心愿涉及亲情和过往回忆中的有关人和事,包括寻找多年未见面的亲人,曾经的爱人等。在实现心愿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亲人家属共同合作完成。

1.2.2.5关心和帮助患者家属

患者临终最重要的就是亲人家属,因此完成患者心愿和化解患者负面情绪均需要通过患者家属配合。因此需要考虑对家属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使得家属能够更好的理解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让家属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和死亡的意义,使得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能够逐渐转变为正面的具有更多积极意义的心理能量。

患者作为个体具有的社会属性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关心和认可。在告别这个社会的同时也是在告别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因此需要从社会学角度对于患者面对和接受死亡进行心灵抚慰。

1.2.2.6发挥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作用

医院多元化关怀护理团队中有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力量,其中有许多具有专心能力的公益人士和心理社会学专家,目前对照组团队中有专业心理社会人士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评估,提供专业报告,以此提供合理的建议,最终制定综合护理方案。

1.3评价指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

患者心理焦虑评估根据心理测评量表,根据不同时间阶段进行持续评估,建立合理的评估结果表格进行对比,有利于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临终关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舒缓疗护病区引入多元文化关怀护理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医疗水平的发达能够对更好的推进社会力量对生命质量的提高和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的探索。临终关怀并非只是单纯给予患者临终生命质量提高,它还意味着社会对待生命和死亡的人文主义发展水平。我国医疗护理中针对临终关怀的各种措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尤其是临终关怀理念对于家庭的接受普遍度。因此临终关怀多元化舒缓的讨论是本文重点。通过对医院专业护理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对照,通过进行基础护理上对个体护理方案进行探讨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护理组在得到个体护理后,临终关怀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临终关怀多元化舒缓能够有效满足患者临终心愿,合理的消解患者悲观情绪。从抑郁心理和焦虑情绪测量表不同阶段的评估结果来看,临终关怀的多元化舒缓是合理的并且能够比较家庭社会接受的。

在患者家属配合上,多元化舒缓临终关怀的方案实施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社会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意义更多的思考和认可。从测量结果来看,入院后的10d测量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多元化护理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和最终生命质量。

在多元化舒缓临终关怀中,除了专业的护理人士之外,还需要家属,社会人士,宗教人士以及公益力量共同配合。因此临终关怀属于集合多方面人才共同进行的一项极具人文关怀的活动。我国目前已经开始积极拓进更多实施临终关怀的专业护理机构,与国外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处,临终关怀机构只是起步阶段。

4小结

本文研究的多元化舒缓临终关怀护理涉及到患者,家属和医院护理机构三个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多元化舒缓来建立在专业心理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宗教信仰,医学护理和社会学等多个层面的文化理论进行临终关怀。多元化的真正意义是唤醒社会各界力量来共同关注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灵体验,更好的完成家属的亲情关怀让患者能够很好的对社会进行告别。多元化是一个多维度彼此联结的概念,多元化舒缓临终关怀不仅面对临终者的生命告别,还对解除家属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痛苦,能够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精神层面上的人文主义,并且促进社会对于自身生命的深入思考和认知。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多元化舒缓临终关怀值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探索,也是医院护理中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吴玲,陆双怡,张浒.某老年护理院舒缓疗护与老年护理患者住院费用分析与研究[J].上海医药,2018,39(04):16-18.

[2]王艳书,赵媛,孟红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护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5,6(23):200-201.

[3]施永兴.临终关怀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99.

论文作者:张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多元文化关怀在舒缓疗护病区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