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方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单一的教学的方法,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体系,以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和状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可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牢牢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全新要求,跟随教育改革的趋势,树立起科学的观念和思想,把握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与革新,从而真正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问题驱动,活跃学生学习思维
问题是课堂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问题的提出则是激活数学课堂教学最基础和常用的教学手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单纯说教、单向灌输的教学倾向,提高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尝试依据数学教材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以及学生思维水平来提出问题,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促使问题形成对学生的有效驱动力,引发学生认知期待、触发学生求知和探究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活跃思维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探究,实现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为了在教学中活跃学生们的学习思维,笔者将本节课程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并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探索的活动中。当笔者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们的思维立即得到激活,开始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随后,笔者邀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笔者也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问题驱动法,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直观教学,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直观教学能够促进知识呈现方式的转变和优化,使其更易于学生接受,进而加快学生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化、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像、动画或者短片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营造出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知识变得形象和鲜活,带给学生多样化的外部感官体验,促进学生感性层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关联,进而加快学生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们的空间观念,为了加快学生们知识理解的速度,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将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初步的展示,让学生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然后,笔者再将立体图形进行分解演示,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立体图形的棱、角、顶点等知识。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情境创设,唤醒数学教学活力
情境的还原和创设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体验,唤醒数学教学的活力。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创设生活情境十分关键和必要。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拓展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范围,积极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去,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拉近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更具生活气息,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元素进行融合,营造出学生们熟悉的学习氛围。当学生们面对生活中的现象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情境创设,唤醒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
总而言之,教学方程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激活,这都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这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把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进而通过问题驱动、直观教学和情境创设等策略的运用,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与革新,让数学课堂现状得到根本性地改善和扭转,最终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迪兰.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2):11.
[2]高世录.小学数学高年级“精教活学,自主课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03):19.
论文作者:杨维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们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笔者论文; 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