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建中汤的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_王启鹏

浅谈小建中汤的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_王启鹏

王启鹏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长田坎村卫生室 四川广安 638600)

【摘要】王某(我四叔)素有“胃炎,心脏病”,每次发病必须住院心悸心跳才能控制。这次因感冒引发旧疾,感心跳心烦,因距医院较远,很是着急。我试着用中医给他治疗。记得《伤寒论》[1]中有:“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遂与大剂小建中汤服之,服后一小时许,腹中雷鸣,汗出满身,心跳心烦嘎然而止,感冒亦愈。又照方服药数剂,自己感到旧病好了许多,住院次数减少了。我惊叹仲景经方之神奇。

【关键词】小建中汤;理中汤;胆经;中气;圆运动。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83-02

《金匮要略》[2]论述小建中汤有三 :(1)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2)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3)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论》论小建中汤有二:《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综上所述,小建中汤虚劳八症中,当以腹中痛为主。这些证候的产生,皆源于脾胃虚损。本病阴阳不足的关键是中气不建,所以治疗应建运中气。故尤在泾说:“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故方用小建中汤。

又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印象最深的是彭氏用圆运动的升降原理诠释小建中汤,将小建中汤的底蕴彻底搜出。彭氏强调中气的作用与胆经关系甚为密切。胆为奇恒之腑,乃秉大气的木气而生,与肝互为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它们的实体藏器均在身体右侧,肝经的作用在左主升,胆经的作用在右主降。彭氏非常重视甲木胆经的作用,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说:“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相火既不下降,必定上逆,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水火皆亏,遂成虚劳”在他的书中首强调小建中汤是治胆经相火不降之法。

方中重用白芍,降甲木收斂相火而通腠理。《黄元御药解》[4]:“芍药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重用饴糖,以补中气养津液。炙草,生姜,大枣补中气调荣卫。轻用桂枝以升乙木。脉象浮虚或涩数,浮虚者,中虚火逆不降,涩为少津,数为中虚。

最为精妙的是虚劳用芍药“三要”颇合临床。“一要用辛甘之药和其苦味,二要有干燥烦热之证,否则减轻用。三要右手关脉胜过他脉。”领悟彭老的深义便能找到小建中汤的运用要点,可扩大该方的使用范围。一要用辛甘之药和其苦味,因芍药苦寒易伤中阳,辛甘之药不但和其苦味,而且可补中阳。二要有干燥烦热之证,小建汤证主因胆经不降,相火上逆,灼烧心肺,出现上热,表现心烦咳嗽少痰。心主血,长时间被相火灼烧,心液枯涸,心脉淤阻,热与淤血相结,病人除干咳少痰外,还出现心烦心悸,胸部刺痛,失眠,舌红尖有红点。我的经验:开方时加上丹皮,丹参。相火上逆,不能降入肾水中,易出现下寒,不能温煦中焦,出现纳差、便结或便溏,下肢冷,整宿不温。我的经验是:开方时加上干姜、附片。三要右关脉胜过他脉。我的理解是右关脉大或右关脉浮。右关大浮为胆胃不降之征。右边降不下,左边亦升不上来。右关脉大日久左关脉亦大。反复体会我四叔脉象,发觉他双关脉的确比其他脉大,不过不是很明显,需细心体会。

根据以上分析,小建中汤运用要点:不足之征+烦热症状+右关脉大(相对其他脉)。不足之征重可加人参,不足之征轻者,饴糖减量。烦热之征轻者,白芍不可重用,猜想以前小建中汤失败案原因:烦热证不重却重用了白芍以致腹中不适。烦热致瘀,舌尖红点,或病久者加丹皮、丹参。出现下寒者,可加姜附,但不宜大量,因胆经降相火降下寒自除。脘腹喜温喜按者合用理中汤。临证圆通活泼,随证加减,不可拘执。明此理可拓宽思路,也就扩大了小建中汤的适用范围。下面是我运用小建中汤治病的医案。

1.胡某,女.17岁,高二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记忆力减退,某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自述乏力,神差,口干喜饮冷,但饮后又感不适,脘腹喜温,饥不欲食,下肢通宵不温,需热水烫后才能入眠,月经时至时不至,有血块。腹部拒按。舌尖红有红点,脉沉弱,右关略大。分析:此女明系胆经不降,相火上逆。相火灼心,则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心脉因热致瘀,故舌尖红有点。相火不降,耗气伤津,则口干饮冷,但脾胃虚寒,不耐冷物,故又感不适。相火不降,袭扰中焦故易饥,但脾胃虚寒不能化物,故不欲食。相火不能降于肾水故生下寒,则下肢不温,月经时至时不至,夹瘀故有块。下寒不能温煦中焦,故脘腹喜温,因虚致实寒,故拒按。脾肾阴阳俱虚,故脉沉弱,胆胃不降,故右关略大。处方:小建中汤加减:桂枝15克,白芍30克,丹皮15克,丹参30克,人参15克,干姜15克,附片2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饴糖100克(兑服)。水煎服,每日一剂。共20剂。诸症均减,舌上红点消失,时值月经来潮,下瘀块甚多,因有面红、腰疼留方潜阳丹善后。

2.夏某,女,70岁,素有咳嗽,气喘,鼻塞,膝关节痛等症,此次因“慢支炎”住院一周,出院后仍咳嗽咯痰,头晕,失眠,纳呆,少神,乏力,动则气喘。服用数剂中药,效果不显,请我诊治。咳嗽,凌晨3至5点为甚,咯痰干稠。动则气喘、心跳,纳呆,爱吃稀饭,口渴饮冷,仅一二口,失眠,心烦,头晕,血压90/60mmhg(以往有高血压),舌红尖有红点,少苔,脉浮空,右关大。分析:少神、乏力,脉浮空,是四逆汤证,然而有烦热,右关脉大,又象小建中汤证。斟酌后,小建中汤与四逆汤合用。处方:桂枝15克,白芍30克,丹皮,丹参30克,干姜,人参15克,附片15克,半夏15克,浙贝15克(冲细兑服),远志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饴糖100克(烊化)。共服15剂。服至10剂时因痰减少,去浙贝、半夏。各症均减,血压160/90mmhg。

3.邓某,女,69岁,身体羸弱。2015年曾晕倒,医院检查为:脑供血不足,浅表性胃炎。住院一周,好转出院。出院后仍乏力,头晕,尤其觉口有酸味,吃啥都觉酸。又到医院门诊开药,有奥美拉唑,其余不详。服药一周仍感口酸。又服数剂中药亦无效。求诊于我,因其脾胃虚寒和腰膝酸软处方:理中地黄汤加浙贝,乌贼骨5剂,服后仍无效,重新诊治。患者怕冷,身痛,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口有酸味,口不干,不喜冷物,纳呆,便秘,舌暗红,舌尖红赤,脉涩,双关略大。思索再三,忽然想起彭子益用白芍三要,此患者有虚像,烦热征(舌尖红),双关脉大。是否可用小建中汤。口有酸味又如何解释。《四圣心源》[5]说:“木性生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也就是说乙木肝经不能上升是酸味的直接原因,何以致肝经不升?源于胆经不降。根据圆运动升降原理:欲升肝经必降胆经。小建中汤不但可以降胆经,而且可以升肝经,因为方中有桂枝。明白此理处方以小建中汤加味:桂枝15克,白芍30克,丹皮,丹参30克,干姜15克,党参15克,半夏15克,巴戟15克,苁蓉20克,附片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甘草10克,饴糖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共7剂。其中附片温肾,桂枝升肝,白芍、半夏降胆胃,丹皮、丹参清热行瘀,巴戟,苁蓉,温补肾精、通便。党参、干姜、饴糖、甘草、大枣、生姜温补中气,克制白芍、丹皮、丹参之凉。患者服后口酸渐除,各症均减。守方继服7剂。如果没读彭子益的书,此病决想不到用小建中汤。

4. 石某,女,33岁,一直在制衣厂工作。春节后,想吃中药调理身体。她述:面部及头非常油腻,很爱喝水,每天要喝一水壶水,胃口很好,比丈夫饭量大,中午11点非常饿,解便粘稠,粘在大便器上冲很久才能冲掉。性格急躁,做事雷厉风行,但较以往容易累,睡觉双脚冷。有慢性咽炎病史。舌质红,舌尖有红点,少苔,脉细数重按稍软,右关略大。四诊过后,告诉她体内有湿夹热夹瘀。她很迷惑说:“我又没有下水,湿从何来?”我说:“火在土上生湿,火在土下生气,你胆经不降,相火不能降于肾水,浮游于脾胃之上,产生湿邪,再与相火相结形成湿热,与血相结形成瘀。”她将信将疑,叫我开几剂试试。根据症舌脉,诊断为:胆经不降,相火上逆。处方:小建中汤加味。桂枝23克,白芍45克,丹皮15克,丹参30克,砂仁15克,广藿香15克,饴糖100克(烊化),炙甘草15克,生姜23克,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一剂,共5剂。服至第四剂,告知咽喉有很多痰,能咯出。大便较以前畅快,能用水轻轻冲掉。此女患慢性咽炎找我治疗过,服潜阳封髓丹数剂未效。没想到小建中汤有如此功效。告诉她,胆经已降,相火已不刑肺,津液未损,自然能将痰咳出,相火已降,湿气已减,大便自然畅快。患者因出去打工,已停药。

临床上小建中汤和理中汤容易混淆,我的体会是:理中汤主治脾胃虚寒,以胃脘喜温喜按为使用要点。如果脉细,可加少量当归、白芍或阿胶;如果左关脉弱可加少量桂枝、黄芪;兼呕吐或右关大加砂仁、半夏;久病及肾可加附片。两者共同点都有中气虚寒,症状上都有喜温喜按,但小建中汤证有阴虚烦热征、右脉大,而理中汤证没有。理中汤证没有得到正确治疗,中气虚寒,升降失调,胃土不降,肺金不敛,肾水失藏,君火相火上炎,耗伤心液肺津,则产生阴虚烦热。此类患者临床很多,可以两方和用,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伤寒论》张仲景.

[2]《金匮要略》张仲景.

[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

[4]《黄元御药解》黄元御.

[5]《四圣心源》黄元御.

论文作者:王启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建中汤的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_王启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