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在四肢严重创伤修复中的护理论文_赵琼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30601

摘要:目的:探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严重创伤修复中的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39例应用VSD治疗四肢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39例患者经过一系列护理后,其中38例患者有效控制了感染,创面愈合情况较好,1例患者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因骨外露面积较大并伴有感染,肉芽生长停滞,行二次手术,重新更换VSD后创面逐渐愈合。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中密切的手术配合,术后转运途中保持负压引流通畅,手术室与病房的完善交接,术后始终给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做好引流管护理,这一系列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VSD;四肢严重创伤;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closed drainage technique(VSD)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wound repair in extremities.Methods:a total of 39 patients with severe limb trauma were treated with VSD from January 2018 to April 2018.Results:39 cases,after a series of nursing 38 patient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fection and wound healing conditions is better,1 cases of tibiofibula open fractures,bone exposed area larger accompanied by infection,granulation growth stagnation,secondary operation,gradually replace the VSD after wound healing.Conclusion: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intraoperative close operation,postoperative transit keep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unblocked,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and ward,always give continuous constant pressure suction postoperatively,completes the drainage tube nursing,this a series of nursing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operation.

[Keywords] VSD;Severe limb injury;nursing

VSD是一种将点状引流变为全方位引流的新型引流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我院于近年在临床上引用了VSD技术,主要用于合并或不合并开放性骨折的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39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严重创伤创面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39例应用VSD治疗四肢严重创伤的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平均(39.54±15.43)岁;部位均发生在四肢,其中上肢15例,下肢24例;为创伤所造成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或不合并开放性骨折,伤口性质:皮肤撕脱伤14例,软组织缺损合并开放性骨折19例,皮肤大面积缺损6例;创面大小5cm×9cm~19cm×23cm不等。

1.2材料

选择广州市快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威通牌的负压护创材料,型号HHVD—2800A2,主要组件包括:(1)多聚乙烯酒精水化泡沫材料:外观呈白色海绵状,质软,抗张力强,有0.3至0.5的微孔,具有极好的可塑性、透水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免疫活性,耐腐蚀,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2)多侧孔引流管:泡沫材料内置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管径0.5cm。配合使用生物透明性密封贴膜:英国3M公司生产,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透氧性和透湿性,具有方向性,有阀门功能,允许水蒸气透过,但不能透过液态水,可防止细菌侵入和外来物的污染。手术使用的负压引流装置: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负压为125至450mmhg(0.017Mpa至0.06Mpa)。

1.3方法

1.3.1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排除有无重要脏器损伤,处理全身情况,做好术前评估,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止血、对症处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

1.3.2手术方法

首先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依次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0.5%碘伏溶液反复冲洗,切除明显坏死的组织,清除创面内的异物、组织碎屑等,若合并开放性骨折,还应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然后按照创面或者创腔的大小和形态来修剪VSD材料并填入,将海绵材料边缘与创缘周围正常皮肤用丝线间断缝合固定,使用密封贴膜贴在材料上,使创面或者创腔密闭。将引流管从距离创面或者创腔2—3厘米处正常皮肤上戳孔引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24H不间断。7—10天后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是否拆除或更换VSD。

2、结果

39例患者中,38例患者7—10天后拆除负压封闭引流后见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创面无明显水肿,其中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其骨表面被新鲜、红润肉芽组织覆盖,进行缝合之后创面逐渐愈合,效果较满意。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因为骨外露面积较大,且伴有感染,肉芽生长停滞,更换VSD后,继续行7—10天负压封闭引流后,创面完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创面愈合。见表1。

表139例患者治疗结果

注:“*”此例患者经过更换VSD后痊愈。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用物准备

手术室物品准备包括:清创包、清创盆、VSD材料、负压吸引装置;病房物品准备包括: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吸引瓶。

3.1.2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为急性创伤,受伤后肢体剧烈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加上担心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易产生焦虑或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向患者简介手术方式、VSD优点、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手术进行。

3.2术中护理

3.2.1安全检查

麻醉开始前,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三方共同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患者手术信息。由巡回护士进行留置针穿刺,配合麻醉医生为患者实施麻醉。

3.2.2手术体位

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部位摆放体位:合理使用体位垫,充分暴露手术野,肢体放于功能位,调节手术床,妥善固定患者,防止术中移位。

3.2.3设备准备

检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好,检查吸引管和负压吸引瓶连接处及吸引瓶的瓶塞处是否连接紧密,打开中心吸引,听各个连接处是否有漏气的声音,调节好压力,负压为125至450mmhg(0.017Mpa至0.06Mpa)。

3.2.4手术配合

术前,由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数目,由巡回护士同步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手术关闭体腔前再次清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洗手护士根据手术需要,准确、娴熟地传递手术器械,与术者密切配合。巡回护士及时提供手术用物,保证手术顺利开展,调节好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及时调节灯光,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者安全,术后护送病人至病房,转运途中注意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与病房护士交接手术情况、病人的引流管、病人生命体征等,协助病房护士及时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保证VSD持续负压引流[3]。

3.3术后护理

3.3.1舒适卧位,保护创面

患者取舒适卧位,患肢垫高并处于功能位,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3.3.2保持引流通畅

将引流瓶置于低于创面20—30cm处,妥善固定管道,防止折叠、扭曲、受压,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与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当引流物黏稠,引流区有血块或引流管道塌瘪,说明引流系统可能被堵塞,引流不畅[2],应及时排查原因[4]。

3.3.3维持有效负压引流

针对创伤创面,引流通畅能起到迅速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而良好的封闭是保证有效负压引流的关键,因此,应定时检查引流瓶是否处于负压状态,观察VSD泡沫情况,以VSD泡沫材料塌陷、局部可见管形,半透明薄膜紧密为标准[5];若创面薄膜隆起,泡沫表面出现色斑,触摸无硬实感,或薄膜下出现积液,说明负压失效,应及时排查原因;若半透明薄膜密闭不良,有漏气,应在漏气处以新的半透明薄膜家覆;若薄膜下出现积液,应及时处理,如果处理后仍旧不能完全密闭,需要尽快拆除VSD装置,以免加重感染[6]。

3.3.4指导功能锻炼

主要的功能锻炼方法是行局部的肌肉收缩运动,并进行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以有效减轻局部水肿,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7]。

4、讨论

四肢严重创伤,包括四肢软组织撕脱伤、严重皮肤缺损或伴有骨外露,由于创面缺损普遍偏大,加之污染严重,故在治疗环节具有较大难度,同时,四肢软组织撕脱伤或缺损伴有骨外露患者通常伴随着骨关节受损、血管、神经受损等情况,若以传统治疗方案,不仅治疗周期长,会给机体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还会出现二次损伤症状,加大创面感染概率[8]。以往传统处置方法常采用彻底清除污物及失活组织,凡士林纱布覆盖,通过定期换药培养肉芽创面生成,再进行邮票状皮片移植或者皮瓣移植,存在很多局限性和弊端,比如植皮时由于患处包扎不均匀造成皮片不能均匀受压,渗出的组织液不能通过虹吸作用及时排除,皮片与局部创面接触不严密,影响皮片存活甚至坏死[9]。而采用VSD治疗四肢严重创伤,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术中密切的手术配合,保障创面完全密闭、受压均匀,术后转运途中保持负压引流通畅,手术室与病房的完善交接,术后始终给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做好引流管护理,这一系列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明显改善引流效果,加快创面和腔隙的愈合,促进致病菌的清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值得推荐[10]。

参考文献:

[1]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唐绪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5):102-105.

[3]王选琴,邱林,何轶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儿童严重创伤修复应用中的护理[J].激光杂志,2010,31(6):95-95.

[4]刘军,孙振中,芮永军等.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顽固性窦道[J].中国骨伤,2012,25(10):861-863.

[5]代强,吴礼孟,孙充州,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J].检验医学,2016,5(B09):212-213.

[6]薛福珍,姚艳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6,56(3):102-103.

[7]吴杨炀,张云,季瑶瑶等.负压封闭引流在复杂难愈性创面护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5):146-147.

[8]汪丽,郭福蝶,王春艳,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7(6):812-813.

[9]刘金珍.53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4(9):405.

[10]丁柱,朱兆洪,吴文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创伤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创伤外科杂志,2015,8(3):266-266.

论文作者:赵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VSD在四肢严重创伤修复中的护理论文_赵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