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研究论文_严可

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 重庆石柱 4091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诊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儿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给予蓝光照射+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47%)显著高于对照组(67.39%),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茵栀黄注射液;疗效分析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当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出现黄疸症状,且进展迅速、持续时间长,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示疾病为病理性黄疸,患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带有一定神经毒性,若胆红素血症严重会恶化为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主要有新生儿感染、溶血症、黄疸胆道畸形和肝炎等,需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治疗[1]。本文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所发挥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92例进行治疗分析,患儿均经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检查,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胆红素代谢障碍,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身、面部皮肤黏膜或巩膜黄染;排除患儿有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肝炎或败血症)、胆管梗阻、胆汁排泄性障碍等与本次研究无关的疾病;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治疗,签署治疗知情书。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5.16±0.15)d,对照组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为(5.08±0.42)d,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可比。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病情平稳状态下接受治疗,保持患儿血脑屏障正常,供应足够的水分和热量,避免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缺氧、低血糖和酸中毒等症状,控制溶血。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在治疗前用黑眼罩蒙住双眼,并穿戴好纸尿裤,全天24h照射,但连续照射时间不得超过72h,当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低于100μmol/L时停止治疗[2]。研究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基础上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将100ml茵栀黄注射液+5%30ml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后静脉滴注[3],每日1次,连续治疗一周,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加强保暖护理,若患儿已经出现感染症状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1.3治疗效果判定

所有患儿在治疗1周后进行清晨采血检验,结合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和临床症状表现进行综合效果判定。显著:患儿皮肤黏膜黄染症状消失,未见复发,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低于85μmol/L;有效:患儿皮肤黏膜黄染症状显著好转,足月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85~221μmol/L之间,偶见复发;无效:患儿皮肤黏膜黄染症状未见好转,疾病症状无明显变化,足月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在221μmol/L,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差异用X2检验,若检验结果P<0.05可判定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39%,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X2=9.94,P<0.05.

3 讨论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新生儿皮肤、黏膜出现黄染症状,致病因素有围产因素、溶血因素和感染因素等,病理性黄疸易导致机体脏器病变,对神经中枢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抑制神经细胞活性[4]。若胆红素在脑部沉积不仅会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引发神经细胞肿胀或崩解等,甚至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所发挥的疗效,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蓝光治疗指的是波长为425~475nm的蓝光照射,使患儿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变成水溶性异构体,以液体的形式排出体外,蓝光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综合效果较差。研究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明蓝光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病理性黄疸效果更佳[5]。茵栀黄注射液能够诱导肝脏的酶系统,促进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提升肝脏的解毒能力。茵栀黄注射液属于重要制剂,其药物主要成分为黄芩、茵陈、金银花和栀子等,能够利胆退黄、清热除湿,提升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排泄,降低肝脏受损情况[6]。从药物安全上看,研究组患儿在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茵栀黄注射液的药物安全性较高,家属易于接受,临床治疗推广可行度高。

综上,采用蓝光注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挥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儿的黄疸症状,药物安全性好,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克伦,王玉山.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的讨论[J].中华儿科杂志,2016,8(34):40-42.

[2]李晓红.不同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4):45-47.

[3]方邦骞.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6,8(22):62-64.2016,8(22):62-64.

[4]丁卫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7,10(10):137-139.

[5]张勇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16,17(34):17-18.

[6]周霞,叶海燕.2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J].儿科药学杂志,2017,17(04):29-31.

论文作者:严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不同治疗方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研究论文_严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