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立交桥限高架的设置及发展建议论文_程明照

铁路立交桥限高架的设置及发展建议论文_程明照

程明照

郑州铁路局洛阳工务段 河南洛阳 471002

摘要:在铁路立交桥与道路交叉位置,选择设置相应的限高架来对立交桥进行保护,可以避免过往车辆的破坏。本文从当前我国立交桥限高架存在的问题出发,对铁路立交桥限高架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铁路立交桥;限高架;设置;发展

前言:限高架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限高架,一种是高度可调限高架,通常来讲,固定限高架多设置在桥梁、涵洞入口位置,通常采用钢结构焊接而言,能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避免超高车辆对桥梁等构建物的破坏。在对限高架进行设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不仅需要关注对桥梁涵洞等的保护,还应该尽可能避免其对于过往车辆的影响。

1 立交桥限高架存在的问题

通常来讲,无论是道路立交桥还是铁路立交桥,在对限高架进行设置时,其位置通常为一个车长,这里的“车长”指能够通过立交桥下部涵洞的最大车辆长度。铁路限高架要求距桥涵外侧边缘的距离满足《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关于铁路保护区距离的规定,限高架的宽度则应该与涵洞宽度相同或者超过,不过一般情况下,宽度基本不会对过往车辆产生影响。铁路限高架的限制高度(横梁底至路面)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低于桥涵净空高度20mm至100mm。但是最近几年,机动车与铁路立交桥限高架碰撞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14年,成都桂龙大桥位置,一辆运渣车与限高架相撞导致限高架倒塌,一过往行人被砸身亡;2015年,天津某个旅游大巴于大雾天气行驶,在视野不佳的情况下与限高架相撞,酿成了两死多伤的惨剧。限高架的设置能够有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升立交桥通行效率,也可以避免超限超载车辆进入铁路立交桥带来的致命性破坏,但是如果限高架设置不当,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做好限高架设置的研究,提升其设置的合理性[1]。

2 铁路立交桥限高架设置

2.1依据

对于铁路立交桥限高架的设置,在《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有着明确规定,要求下穿铁路桥梁和涵洞的道路需要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限高限宽标志及限高防护架,城市区域的标志和防护架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其他区域则由公路管理部分负责。限高架设置的依据包括几点,一是关于贯彻《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强化铁路桥梁及线路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铁办[2015]134号);二是关于发布铁路线路安全警示、保护标志和防护设施设计图的通知(铁运函[2005]239号);三是《铁路限高架管理办法》,在其第6条中明确指出,依照相关规范,为了避免机动车辆与铁路桥梁产生碰撞,铁路立交桥净空不足5m的需要设置限高架,并依照有关规范,设置相应的限高限行标志,保证标志的清晰与完整。在第10条中,对于限高架的材料和结构等提出了要求:限高防护架的材料以及结构形式必须满足铁运函[2005]239号文件中的相关标准,如果现有防护架材料或者结构形式不满足要求,需要逐步进行更换[2]。

2.2设置

现阶段,在铁路桥梁限高架设置中,唯一标准图是《铁路桥限高防护架》专桥设(05)8184,由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编制,设计依据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时,将碰撞角固定为90°,将车辆质量定位15t、20t和30t,分别按照40、60和80km/h的撞击速度计算。依照路面宽度、行车速度和车辆质量,可以将限高架的结构形式设定为三种,分别是门式限高架、三角支架式限高架以及桁架式限高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来看,在公路行业中,对于限高架设置的结构形式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也没有通用的参考图纸,涉及限高标志设置的相关标准主要是《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 5768.2-2009)中的第二部分“道路交通标志”[3]。

2.3对比

首先,从中外法律体系对比,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限高架设置都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也仅仅在《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对铁路立交桥限高架做出了规定,但是其本身仅属于行政条例,缺乏法律强制力,导致部分限高架的设置、养护和取缔没有明确的主体,仅仅在铁路行业中规定了铁路运输企业需要负责铁路立交桥涵限高架的维护工作。而道路建设中,限高架建设的主体可谓多种多样,不仅有道路管理局和交通运输局等行政机构,也有铁路局、市政公司等企业,甚至包括了村委、小区物业等;其次,对比我国铁路与公路行业的相关标准发现,铁路行业本身存在着行政条例的束缚,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而在公路行业限高架的设定尚处于空白阶段。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几个:一是在《铁路限高架管理办法》中规定净空在5m以下的需要设置限高架,但是没有规定下限,导致很多铁路沿线修建了净空在2.5-3.3m的限高架,大中型机动车无法通过,这也是经常出现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二是《铁路桥限高防护架》通用图设计中,部分设计依据早已废除,需要及时进行更新调整,而且其中的限高架全部是固定刚性结构,一旦发生碰撞很容易引发人员伤亡问题;然后,我国缺乏对限高地段配套警告标志的设置规定,公路与铁路行业在交通禁令标志方面缺乏有效衔接,不仅限高架的结构需要优化,相关法律也亟待完善[4]。

3 铁路立交桥限高架发展建议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反限高标志行驶,或者冲撞限高架的车辆,予以相应的处罚,实现公路、道路和铁路交通安全法的高度统一;二是在公路道路中增加相应的提示标志,如“前方有限高架,限高5m”等,提醒司机注意,并对市政、公路等相关设计规范信息完善,依照道路等级和设计行车速度来对交通流量进行控制。对于高等级公路,应该将净空提高到5m以上,低等级公路则设置禁令,采用柔性限高结构;三是在铁路行业中做好道路等级、行车速度、铁路桥涵孔径等的研究,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限高架,同时对限高架的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柔性结构,可以在限高横杆上设置悬挂物,在超限车冲杆时,通过悬挂物与机动车的撞击来提醒司机制动,避免出现伤人事故;四是应用积极引入技术手段,如在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超高车辆自动报警装置”,实现全天自动检测,在其进入雷达探测区后,自动发出警告信息,提醒司机注意,如果其没有及时采取制动措施,则应该将限高架横杆降低到保险杆位置,保证人员安全[5]。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铁路立交桥而言,设置限高架主要是为了保护立交桥的运行安全,避免超高超限车辆的破坏,但是如果限高架设置不合理,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对此,铁路部门和公路部门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进行限高架的设置,做好材料及结构形式的选择工作,在限高架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在保护铁路立交桥的同时,避免其对于车辆的危险,杜绝“限高架杀人”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徐戚,黄磊.城市高架桥限高架结构总体设计综述[J].中国新通信,2015,(1):23.

[2]李鹏,施雯.一种车载限高交通设施高度自测系统[J].汽车实用技术,2014,(5):21-23.

[3]沈红雷.具有车距检测的道路限高限宽装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247-248.

[4]段万喜.隐形公路限高预警门[J].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15,(9):23.

论文作者:程明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铁路立交桥限高架的设置及发展建议论文_程明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