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治疗内耳眩晕病的临床应用意义论文_周小娟

(长沙市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析天麻素治疗内耳眩晕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收治120例内耳眩晕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天麻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内耳眩晕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症状VAS评分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素在内耳眩晕病的临床治疗中可增强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内耳眩晕病;天麻素;临床应用意义

前言

内耳眩晕病别称为梅尼埃综合征,其病因尚未明确,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衰退、先天性内耳异常、机体代谢失衡等因素均被公认为与内耳眩晕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探析了天麻素治疗内耳眩晕病的临床应用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内耳眩晕病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人选标准:120例患者经颅脑多普勒检查、颅脑CT检查、脑电图检查、常规检查和临床医生确诊,均符合内耳眩晕病的诊断标准;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无相关药物过敏史及用药禁忌证。排除标准: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晕患者;伴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对照组:男:女=38:22;患者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1.63±3.23)岁;病程0.5?96h,平均病程(36.25±8.96)h。

观察组:男:女=37:23;患者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2.17±3.52)岁;病程1?89h,平均病程(35.97±8.76)h。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内耳眩晕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常规予以患者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524)静脉滴注,每天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口服,每天1次,每次5mg,1周为一疗程。

观察组:采取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天麻素治疗。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将250ml天麻素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64)加入0.9%生理盐水中混匀,予以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1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观察指标主要为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症状VAS评分三项,具体如下:

起效时间:自治疗开始起到临床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

症状VAS评分: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对内耳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1.3.2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中疗效的判定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听力水平恢复正常,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听力水平明显改善,基本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无效:临床症状及听力水平均无改善,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起效时间、症状VAS评分均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进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进行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内耳眩晕病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内耳眩晕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内耳眩晕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内耳眩晕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中“眩”具体是指患者眼前发黑,视物模糊,而“晕”具体是指自我感觉身体或外界景物在不停旋转摇摆,导致患者站立不稳的现象。内耳眩晕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则急需寻找到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天麻素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从中药天麻中提出来的天麻素。中药天麻别名赤箭、水洋芋、定风草,以干燥块茎人药,具有平肝熄风、祛风止痛、提气益神的功效|7]。天麻素注射液中天麻素是一种单体制剂,药理实验表明,天麻素可以使大脑皮质兴奋性恢复正常,并形成颅内的抑制性神经介质受体,从而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和前庭反射效应,产生镇静、镇痛、安眠的效果。此外,天麻素还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降低血压和改善供血不足。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起效时间更短,症状VAS评分更低(P<0.05)。通过上述讨论和对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天麻素在内耳眩晕病的临床治疗中可缩短起效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郑明建,田友华.天麻素治疗内耳眩晕病30例[J].光明中医,2012,02:275-276.

[2]经嘉.天麻素分散片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曹银洲.清眩汤治疗内耳眩晕症44例[J].河南中医,2013,11:1969-1970.

[4]刘剑,闫建坤.天麻素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30:8-11.

[5]何秉超.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4:179-180.

论文作者:周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天麻素治疗内耳眩晕病的临床应用意义论文_周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