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筹建规划历程论文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筹建规划历程

程 伟

2019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的日子。

70年前的1948年11月 6日至翌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及地方部队以气吞山河之势,与国民党军在淮海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伟大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战役中,60万人民解放军对80万国民党军奔驰追堵,拼死搏杀。最终“60万战胜80万”,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此次战役连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统治政权,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次筹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馆)的建设先后经历了山东省、江苏省两次筹建。

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的1949年1月底,为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中央批准了参战部队中原野战军提出的在徐州修建纪念塔的建议。因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后,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暂由山东省代管辖,同年5月31日,根据山东省纪念革命烈士纪念建筑委员会有关建塔的指示精神,徐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徐州市云龙山东麓建筑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堂及烈士陵园,“以兹对人民功臣之永念”。1950年1月2日,徐州革命烈士纪念塔在云龙山东麓奠基。正当工程紧张施工之时,同年3月15日,根据内务部(现民政部)“查各地近有筹建或兴建烈士陵园、碑、塔等,为纪念革命先烈,教育群众,此举固属必要,但在目前财政困难的条件下,应从缓进行”的通知精神,建塔工程暂停。

学校快开学了,我的身体也恢复很快,一切仿佛都回到原点。我决定这学期选修历史学院的明清史课程,我很想去了解那段历史。

1953年1月,根据国家区划调整,徐州市回归江苏省管辖。1954年11月30日,江苏省民政厅向江苏省委、省政法委报告,提出“拟在徐州市修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烈士堂”。1959年3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修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烈士纪念堂的报告。

1959年8月27日,建塔设计方案修改完毕后,由内务部邀请在北京的专家座谈,并征求了总政治部和建筑工业部的意见后,对呈报方案提出四点修改意见:“总体布局作适当集中;纪念塔的造型作适当修改;广场中心可增设群雕;保证重点工程——塔和馆的质量,其他项目可先作规划,以后分期修建。”根据内务部的指示,建塔委员会办公室设计处组织专家在南京对方案作最后一次修改,并在征求几位著名专家的意见后,最终绘制成整套修正方案。

建塔设计方案几易其稿

会后,建塔委员会办公室设计处组织南京工学院、江苏省城建厅勘察设计院和徐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室的设计人员进行了综合性的新方案设计。1959年5月12日,在徐州市展览馆对新的设计方案、模型等进行了两天内部展出,广泛组织座谈、讨论,征求意见,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正。

在总体建设方案的设计中,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青岛、郑州、合肥、徐州8市召开了23次座谈会,举行了3次内部展览,共征求到473条意见,主要集中在总体布局和塔馆造型两大问题上。在总体布局方面,征求意见中大家对塔、馆的作用和主次看法一致。认为纪念塔具有象征意义,在安排上又应以塔为主。

我们传统的德育课主要是以班团会、国旗下的讲话及大型集体集会的形式展开的,规模大,耗时多,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生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德育微课程由于“短小精悍”,其呈现形式自然也就灵活多样。活动呈现的时间可以是课堂、课外、德育教研活动、家长会、家校微课程。呈现的空间可以是教室、食堂、寝室、家庭。呈现的主体可以是班主任、老师、学生、学校社团、学校德育处团委等。

1959年3月,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建塔报告后,就开始向全国50多家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征求建塔设计方案,不久就收到全国各地的近70个设计方案。经过反复遴选,初步确定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江苏省城建厅勘察设计院、徐州市城建局设计室等单位的9个方案入围。

在建塔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对9个方案进行了全面讨论、审查,在肯定各方案特点的同时,认为南京工学院杨廷宝教授、童隽教授分别主持设计的两个方案较好,并提交会议进一步讨论。

杨廷宝、童隽两位教授都是建筑设计权威,他们的设计方案也各具特色。经与会者近两天的热烈讨论,认为杨廷宝方案的塔身比较好看,塔顶像一顶中国人过去戴的“瓜壳帽”(瓜皮帽);而童隽设计的塔顶,线条丰富,层次清楚,塔身正面的狭窄方框框,又像中国旧式信封。

对于纪念馆的位置,分歧意见较多。有主张放在塔前的,有赞成放在塔后的,也有建议放在台阶两侧的,还有提出放在中心广场以南的。经过分析,并根据这4种意见绘制了各种草图进行比较,最后取得的共识是:前3种提议馆的位置设计虽然便于参观,但共同的缺点是与塔同在一条轴线上,主次不分,气势不大。将馆设在中心广场以南,与塔起着陪衬作用,游人从园林北门入口,不致产生一览无余之感。

国务院批准建塔后,即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及省民政厅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建塔筹建委员会,作为建塔的组织实施与协调机构。建塔筹建委员会立即会同有关单位、专家就建塔地址进行了勘察,对徐州市泉山东麓、凤凰山东麓、云龙山原塔址及第三节山岭东麓等地址进行了考察研究,初步形成4个塔址备选方案。到5月10日建塔委员会成立之时,进一步明确了云龙山原塔址和凤凰山二峰东麓两个塔址选择方案。

① 以上例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创建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 corpus)、《汉语功能语义分析》和其他语料。为适用于分析,有些句子稍做调整.

陈毅亲自审阅同意总体建设方案

1959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在徐州市建设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馆)。在此后6年的建设历程中,正值国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时期,全国范围内压缩基建项目,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建设也经历了停建、缓建及缩减建设规模等三次曲折,最终在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于1965年11月6日得以建成开放。

1959年5月10日,在建塔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委员们经过实地考察比较,一致认为凤凰山二峰东麓比云龙山东麓旧塔址好。主要有四个优势:一是靠近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过往旅客不下火车即可远眺纪念塔;二是所在环境比较优美、开阔;三是与徐州市南郊风景点毗邻相连;四是按规划将建设交通干线(解放路),便于凭吊和参观者往返。经过与会代表实地考察、讨论,决定纪念塔选址凤凰山二峰东麓,塔向坐西朝东。

对于纪念塔的建设位置,一致认为塔设在凤凰山二峰东麓是恰当的。但对设在山顶还是山腰处,看法却有分歧。与会代表经过了反复推敲,认为设在山顶虽然地处顶峰,更显得建筑物高大,但仅能以天作背景,气势不够雄伟,还有与高争高之嫌;设在山腰,又有拦腰砍断的感觉;设在山脚依山就势、背景丰富,给人以稳定牢固的感觉,且便于群众瞻仰,造价也较便宜。

为使方案更加完善,1959年6月15日、16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在南京市邀请30多位建筑、美术、园林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对园区总体布局和塔、馆造型进行讨论研究。6月17日,又单独征求了因故未出席会议的杨廷宝教授的意见。随后,又以内部展览的方式,听取南京市有关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参观者的意见。根据江苏各方提出的意见,6月下旬在南京组织设计人员,在杨廷宝教授的指导和成竞志教授的参加下,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不料后来,妹娃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只三天,就瘦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到外地给人治病尚未回来,妹娃的母亲只好请当地另一位名医前来给女儿治病。这位名医是陶医生的朋友,诊治十分细心。可妹娃连服三剂药都未见效,肚子越拉越厉害,还屙起血来。母亲整天守护在床前,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想起女儿的病就掉泪。

就在与会代表一时间难以取舍的时候,正好站在杨廷宝教授身旁的时任江苏省民政厅优抚局局长、建塔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何赋硕跟杨廷宝教授开玩笑说:“把童先生的帽子,戴在你的身上,怎么样?”杨廷宝教授看了何赋硕一眼,没有应答,却若有所思地拿着铅笔在草稿本上画起来,画出的草图正是两者优点的结合,取长补短,非常圆满。与会代表对这个集合二位教授优点的方案草图非常满意。最后会议决定以杨廷宝教授的设计方案为基础,结合童隽教授方案中塔顶设计的优点,并借鉴其他方案进行重新设计。

对于纪念塔的高度。建塔委员会在讨论方案时,即确定原则上塔的高度要低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于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和徐州奎山塔。但在实际的设计结果中,纪念塔高度为38.15米,比人民英雄纪念碑的37.94米略高0.21米。内务部在审查时考虑两个建筑都是中央工程,而且造型、地势条件又不一样,也就无须变动。

居民用药风险“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佳颖等(11):1445

对于纪念塔塔顶是否设人像的问题,众多应征方案中都主张在塔顶设人像。建塔委员会专程到东北参观了放置人像的锦州战役烈士纪念塔,经过考察研究,认为塔与人物的比例应为3:1左右较为合适,但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设计的高度,人物像将达到10米左右,重约10吨,塔的基础和结构都要做特殊加固,且人像太高,观众远眺看不到细部,近看看不到全貌,采用单人像只能照顾一面,采用多人像背面也不易处理,因此在讨论设计方案时即否定了这一意见。

将经过核映射后的人脸人耳训练样本对应的特征向量矩阵进行加权融合,c;j=1,2,…,m),α,β满足限定条件,α+β=1,其中,di,j表示人脸人耳第i个类别第j个样本融合后的特征向量,di,j∈D。同时,将人脸人耳测试样本核向量进行融合,。

根据征求的意见,先后对总体布局及纪念塔、纪念馆的设计方案作了5次大的修改后,最终修改方案于1959年11月19日上报国务院审批。1960年3月1日,内务部在给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设计方案已经陈毅副总理审阅同意的公函》中说:“关于修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馆的设计方案,已经陈毅副总理审阅同意,并嘱如省委同意后,即可按此设计施工。”

1960年4月5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奠基典礼大会在凤凰山东麓隆重举行。

(责任编辑:贾茹)

标签:;  ;  ;  ;  ;  ;  ;  ;  ;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筹建规划历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