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融入经济性理念论文_刘贤升

建筑设计中融入经济性理念论文_刘贤升

上饶市宏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西上饶 33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异常繁荣,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环节。相关数据显示,建筑行业中所产生的能耗,占据社会总能耗的30%,与节能降耗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全面渗透经济性理念,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接下来,文章就建筑设计中融入经济性理念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节能降耗

1建筑设计与建筑经济的关系

建筑的经济性是指建筑从决策、设计、施工到建设完成,以及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建筑的一些附加价值如旅游价值等一系列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建筑经济的影响。具体包括建造、改建或扩建的总投资;建筑的造价、工期、材料的消耗所产生的费用;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建筑使用过程中生产经营,以及各种设备维护等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等等。

建筑设计与建筑经济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筑的投资成本制约着建筑设计方案的生成,建筑方案影响着建筑的经济性。一个经济性的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合理的功能布局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合理的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减少对空调、暖气等机械设备的依赖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建筑的经济性。

2建筑设计融入经济性理念的意义

建筑设计设计融入经济性理念具体是指:“设计师需要进行计算数值的指标,搜集到所有与其有关的精确数据,然后对计算出来的指标数值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将施工的可行性、经济实用性等纳入考虑范围中,还应在质量较优的前提下使建设费用最低,并且要保证设计与施工的速度一致。”由此可见,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在我国建筑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全球节约资源政策的影响下,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消耗角度出发,要求我国的建筑设计必须注重其经济实用性。而且建筑设计作为我国建筑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直接与住户经济利益挂钩,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重视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两方面。例如:设计师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新型的建筑设计方法和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的降低建筑成本,从而提升居民建筑的经济实用性。又如: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选择真正符合住户需要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3建筑设计中融入经济性理念的措施

3.1建筑设计中贯彻落实适应性原则

(1)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适应

建筑的设计需要以自然环境为前提,除了与水文因素、地形因素、地质因素相互适应之外,还必须考虑天气因素,气候因素。结合实践可以发下,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完成建筑设计,可以提高当地水池,石块,绿化的利用率,构建一个天然的景观,从而减少材料成本的支出。

(2)与人文环境之间的适应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将其投入实际中,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应该将人文环境融入其中。即设计期间了解用户的需求、掌握建设的功能类型,同时分析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社会习俗等。基于此种方式的设计结果,便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与认可,避免发生设计变更现象,彰显建筑设计的经济性特征。

(3)与经济条件之间的适应

建筑设计在渗透经济性理念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将实际需求,客观条件等纳入考虑范围。如果分析结果出现滞后性或者超前性,都会增加建筑设计成本控制的难度。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适应当的经济条件,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

3.2建筑设计中践行集约化路线

(1)集约化利用土地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同时,结合拆迁建新,旧城改造等形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率,避免因为扩大土地面积而增加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集约化利用水源

建筑设计期间必须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设置节水装置。采用此种设计方式能够从建筑本身出发,实现对水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利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水源浪费现象。同时,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合理运用净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最大程度提高水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性理念的渗透。

(3)集约化利用能源

建筑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应对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充分发挥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的作用。另外,提高建筑采光设计的合理性,以此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通过对能源的集约化利用,除了实现经济性目标之外,还能够减少能源的利用率,为缓解能源危机贡献力量。

3.3建筑设计中新材料的应用

3.3.1保温材料

新节能墙体材料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3种,新型的混凝土墙砖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有的墙砖制作成空心模式,不但可以很好隔热,还可以降低建筑结构的承重,提升建筑结构的总体效果。现阶段,有一种新型保温材料是玻璃材质和真空的隔热板,这种材料外表裹着外壳,中间为真空,内部填入了适量的压缩硅盐酸等,其厚度最小可达30mm,板材大小尺寸可随意切割,而且碳排放量很低。通常50mm的真空隔热板效果和200mm的常规矿物棉保温材料是相同的。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科技即玻璃材料方面的保温科技,同时设计现代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出现了很多电敏感、热反射以及调光、吸热材料等,在建筑设计中能将其性能加以组合,满足生态工程中所需要的保温和采光双重需求。

3.3.2新门窗材料

以往的门窗大都是木质结构,人们会在木质门窗上刻上美丽的纹理及图案。现今,各种新型金属以及铝塑、木包铝等复合材料的应用大幅提高了门窗的美观程度。且新门窗材料具备更为良好的保温性能,能达到被动房的气密性要求。更有设计师在门窗开合上增加了自动化技术,令门窗可以自主感应外部环境,起到自动开合的作用。该种自动开合的设备,不但可有效令室内外的大气环境达到居民所需要的状态,而且还减少了不良气候对建筑物室内产生的影响。

3.3.3新节能墙体材料

新型板材重点用于外墙与内部隔墙,新型板材的原料主要是活性炭、纤维石膏板以及聚乙烯塑料板。质量很轻,在建筑室内可作为灵活轻质隔墙。同时这种板材花纹、图案以及颜色可在工厂直接加工完成。而且有的合成塑料的原料用于室内装修,无任何毒性,能达到难燃级别。还有一种可自由拆卸、安装的活动隔墙,分玻璃饰面和实木饰面2种。玻璃饰面隔墙强调视觉上的通透,有空气间层可以保证保温、隔热。

3.3.4新通风材料

建筑设计环节有一种新材料即建筑通风材料,在设计过程采用该种材料所投入的成本及科技含量都很低,所以其发展潜力很大。该种材料的使用原理是外部空气由窗户框底部涌入,接着再由窗户框上部进到室内,如此可以有效减小气体的流动速率,防止出现使人体感觉难受的气流感。在窗户框中设置吸声设备,可以利用风与气体内的动力形成一定压力差。该种材料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应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总线来管理遇到通风环境不同时所形成的能耗量。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渗透经济性理念,可以从很多不同的层面入手,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与方式。以此为前提,除了可以优化建筑的经济性效果,还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深化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长此以往,建筑行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利于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俊强,刘彭飞.谈建筑设计前期的建筑经济性[J].山西建筑,2017,43(20):218-219.

[2]李志鸢.建筑的经济性在建筑设计理念中的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53-55+76.

[3]仝晖.从经济性角度探讨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原则[J].新建筑,2002(02):67-69.

论文作者:刘贤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融入经济性理念论文_刘贤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