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转运站的建设与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孔雪慧

山东省德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山东省 253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垃圾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势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垃圾转运站作为城市当中垃圾回收集中处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城市垃圾快速处理的重要基础工程。因此,研究分析城市垃圾转运站的建设与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垃圾;转运站;建设;施工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和人口在逐年增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这些都促使了城市垃圾的产生,如何有效全面的解决垃圾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垃圾转运站是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当前在各个国家均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通过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可以对垃圾进行封闭式的管理,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垃圾运输的经济效益,在城市垃圾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城市垃圾转运站的建设

1.1转运站厂址选择

城市垃圾转运站选址不仅需要考虑到其作用和功能的展现,还需要考虑对周围建筑以及环境的影响,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内容:第一,该转运站具有全年无休的运行状况,因此选择的地址应该具备较好的供水电、排污水等特点;第二,转运站选址应该尽可能的靠近一些垃圾产量较多的区域,同时,转运站具有许多垃圾运输车因此在选择时应该挑选一些交通较便利的地段;第三,垃圾转运站建设地的选择应该体现出环保的概念,尽可能将其建设在市政区域以及工业区。

1.2城市垃圾转运站建设的原则

(1)转运站的建设与规划相符合的原则。在城市垃圾转运站建设过程中,较为困难的就是转运站建设地的选择,在确定建设选址之后,还需要保证垃圾转运站的规模建设满足当地规划和交通运输的要求,根据相邻转运站的服务特点以及建设地周围环境的特征,来设计城市垃圾转运站建设的规模,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设地区垃圾的生产量以及四季垃圾生产规律等。(2)全面建设的原则。在确定垃圾转运站建设地之后,需要全面考虑转运站的功能、工艺以及环境等,对垃圾转运站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周围住户的不利影响,比如合理设计垃圾转运车的运输路线,科学安排转运车出车时间以及间隔,同时,还需要结合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科学设计相关工艺,对转运站产生的污水和雨水等进行分流处理,转运站停车场所的规划建设要满足车辆运输的需求等。(3)保证工艺建设的先进性原则。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垃圾转运技术以及相关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工艺也是日益复杂,这就要求垃圾转运站具备更全面先进的功能。在转运站工艺建设过程中,各建设人员应该有效结合垃圾转运技术的发展,建设处符合垃圾转运技术和设施的转运站,特别是转运站的工艺设备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施工难度,因此应该选择一些满足建设和施工要求的转运设施。同时,采用的转运设施和工艺应该具备去除臭味、降尘等功能,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设科学的化学除臭系统以及多项先进环保技术除臭,并且需要建设一个独立的垃圾污水收集装置,从而保证垃圾转运站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垃圾转运站应该具备2套以上的转运设施。

2垃圾转运站的施工管理

2.1城市垃圾转运站的定位

由于本开发区的整体建筑品质较高,所有的建筑均采用绿色一星级标准建设,使用了包括节能照明系统、环保材料、无障碍设施、雨水采集系统等在内的多种绿色节能技术,打造了具有低能耗、高环保的绿色建设。因此,对本区域内的垃圾转运站的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技术要求:要求本开发区的垃圾转运站需要满足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集中压缩、初步消毒等多种功能。在技术方面,传统的液压驱动设置,本身容易产生损耗,且时有发生漏油等故障,不仅维护修理的成本较高,而且还严重影响垃圾转运站的正常运行。因此,计划采用材料性能更优质的自由插装动力源,有效减少了垃圾转运站整体设备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垃圾承载容量,降低了日常的维护成本。(2)垃圾收集方法的选择:根据收集方式的不同,垃圾处理可以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种方式。为了提高垃圾的二次回收利用效率,本开发区采用了公共垃圾箱配合分类收集的方式对所有区域内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一方面解决了社会内垃圾量多,运输困难等问题,另外一方面也符合本开发区绿色、环保、科技的发展规划。(3)转运车的选择:根据本开发区的整体面积和居住人口,同时考虑到车辆长途运输的经济型,最终选择了以8t后装压缩车为主的,5t后装饰压缩车为辅的垃圾转运车辆,来满足不同垃圾密度区域的垃圾转运运输需求。

2.2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测算

结合本开发区的现有情况以及未来规划,初步确定日处理量计量约为112~145t左右,按照这一参数,需要建设Ⅳ类垃圾转运站,整体面积应满足1000~4000m2左右。同时拟建的垃圾转运站还需要具备承重、卸载、运输、监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功能,因此最终确定本开发区的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约为2400m2,如表1所示。

2.3垃圾转运站的选址

垃圾转运站主要满足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根据开发区的规划来看,沿街道两侧主要为大型的商业建筑,并搭配相对应的住宅小区。因此在进行垃圾转运站设置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开大型商场、学校、餐馆以及人流密集区域。结合以上要求,并秉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最终

表1开发区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需求表

确定垃圾转运站设置在本开发区的外环线附近的公共用地区域,如图3所示。

图3本开发区垃圾转运站选址示意图

2.4施工管理要点

(1)臭气控制施工管理:在垃圾转运站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扬尘、臭气对外界环境的污染,设置了集中排放处理措施,排放高度不低于15m,同时整个施工采用封闭式的施工方式,并在转运车的底部设置污水收集装置,来提高转运车在垃圾转运站内的等待效率。(2)噪音控制施工管理:在垃圾转运站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例如垃圾的装卸等。为了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干扰,本开发区的垃圾转运站采用良好的密封技术,有效的隔绝了噪音的传递。避免了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引入了电子化监测技术,对本垃圾回收站内的垃圾装载量进行及时监测,以提高垃圾装运的效率。(3)蚊蝇滋生施工管理:蚊蝇滋生问题是影响转运垃圾站施工和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垃圾转运站设置了全新的清洗系统,可以对垃圾转运车进行全面的清洗,来减少蚊蝇滋生的可能性。

结语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对城市发展来说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各领域各方面均需要给予高度的支持,广大群众也需要尽量减少垃圾的生产,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促进城市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苏君.公厕、垃圾转运站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03):00283.

[2]李云安.佛山市南海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及集中控制系统项目建设的研发及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07):00005-00006.

[3]权进香.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30-131.

[4]李新高.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探讨[J].民营科技,2018(8):241.

论文作者:孔雪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城市垃圾转运站的建设与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孔雪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