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论文_张淑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论文_张淑芬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张淑芬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 528000

摘 要: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理解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有一定的难度,使得同学们见了就“怕”,敬而远之。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阅读教学。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阅读训练应对的技巧与策略,阐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以此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能力 技巧 策略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然而,无论在中考或是高考,它都占有很重的比例,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阅读文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教育学生掌握好一些有关阅读方面的技巧非常有必要。在近三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了一些规律,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从宏观出发——对课文进行整体学习

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要求管理上采取宏观调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调;学习上我们同样要求实施宏观策略,潜默化地养成宏观思维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首先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解。”这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以宏观思维来调控,充分利用课文的标题、体裁、线索、中心句或中心意思等迅速捕捉信息,把握大意,注意整体的、主流的东西,而不是所有的细节。例如SB Ⅲ L18 “A Traffic Accident”是篇记叙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几要素设计以下阅读题:(1)When and where did the accident happen?(2)Why did the accident happen?(3)Who was in the accident?(4)Did the person hurt badly? 这样,文章的思路就被点破了,整篇文章的轮廓也初步形成,为进一步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从微观出发——抓关键词或中心句,进行判断、推理

以宏观策略进行阅读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还需要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进行判断和推理,领会文章的主旨。什么才是“关键词和中心句”?关键词和中心句就是反映人物特征、性格,体现故事情节,预示文章意向,表现作者态度或具有概括性的词或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以SB Ⅲ L10 “In Class With Miss Zhao”为例,文中Miss Zhao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文章通过中心句“Miss Zhao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s in the school”表现出来了。同时,文中又以a big smile、kind等词语来反映Miss Zhao 的和蔼友善。

三、熟能生巧——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1.恰当选材。恰当选材是开展有效的阅读训练的关键。正所谓:“有效的输入就是向学生提供语言难度不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但又包含了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一个等级结构。”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选材料的难度时要适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选取:(1)如果材料的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可以选择多一些单词量的文章;如果材料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可以选择少一些单词量的文章;(2)注意选材的循序渐进,每个阅读阶段所选用的材料的难度都要不断递增,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呈台阶式的提高;(3)注意选材的多样性,从故事、常识、动物、天文、新闻、科技等各种体裁来训练,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2.遵循阅读训练的“四项原则”,理清阅读文章的基本思路,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很多学生做阅读文章时喜欢看一题做一题,这样不但违背了语言输入的整体性,而且准确性极低。因此,学生要掌握阅读理解的思路:通读全文——浏览考项——解答考题——验证答案。此外,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阅读文章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应考思路:

(1)浏览考项,短文划线:对比法。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尽快阅读考项的全部内容,然后带着问题仔细阅读全文,在考项与短文有关的地方划出横线,并与考项对比,解答考项内容。这种应考策略对于解答有关事实、年代、人物等内容的考题较为有效。

(2)阅读考项的题干,从短文中找答案:探导法。我们要求学生先阅读考项的题干,而不读备选项或判断项,然后在短文阅读中找出题干的答案,再在备选项中找出答案进行印证,这样可节省阅读全部考项的时间,针对性更强。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及技巧,以宏观、微观两种策略为依据,遵循阅读的原则,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能使学生获得一种自学、解题的能力,在做题中更顺利,准确度更高,就像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陈春勇《中考英语题型分析与应考技巧》.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王健敏《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Carol J.Orwig Reading Skills.http://www.google.com,1999.

论文作者:张淑芬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论文_张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