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的实践与研究_成人高等教育论文

服务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成人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2000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为10.94%,其中市区为16.70%,郊区仅为5.36%。另据2001年上海市农委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上海郊区农业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2001年上海郊区专业技术人才密度只有全市平均人才密度的7.63%;2000年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37.95%,低于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59.17%)的21.20个百分点;2000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为总数的9.05%;是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所占比例(3.98%)的2.27倍。

随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战略定位的确定,上海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步伐,60%以上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专业要求,因而郊区人口受教育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郊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郊区农村在职人员的高等教育状况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上海郊区农村基础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教育有了飞速发展,基本普及了12年教育,但高等教育的发展显然滞后于前者。这在2000年上海电视大学实施“面向郊区农村在职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及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这一项目的前后尤显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郊区农村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几乎为零。中国稍大一些的城市,市区一般都有业余大学(或社区学院),有普通高校的城市还有高校附属的成人教育学院(或分校),而农村包括郊区的区县一般唯有一所从事成人教育的电大分校,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也不例外。

2)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郊区农村的发展实际脱节。校本部驻扎在市区的传统高等教育,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般按学科划分,强调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人群,与郊区农村实际脱节。

3)岗位培训与高等学历教育互不相关。传统的岗位培训一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学历教育是相分离的,也从不采用学分,即便采用学分制也很难与高等教育的学分相通。这对提高郊区农村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岗位技能,以及高等教育机会在农村人群中的扩展形成了“瓶颈”。

4)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使得在职人员进修的工学矛盾较以往更为突出。加上郊区地域广阔、交通相对不便,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已很难适应对郊区在职人员的业余学习。

就近的随时随地的业余学习,对于在职人员接受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形式。上述制约郊区农村在职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我们认为,唯有实施开放与远程教育,方能满足郊区农村群体终身接受教育的需求。

服务郊区农村在职人员的高等教育实践

2000年,针对郊区农村在职人员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需求,上海电视大学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城市战略背景下,组织实施各通用专业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根据农村基层干部岗位培训与高等学历教育的迫切需求,于当年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农村综合管理方向)办学项目,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郊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发展变化和社会需求,又适时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等郊区管理方向,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大面积实施面向郊区农村在职人员的高等教育实践。

办学项目概况

“行政管理”专业(农村综合管理方向)教育对象是郊区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由于当时绝大部分学员文化基础比较差,所以在项目设计时,我们首先考虑了4门与工作实际结合较紧密的培训课程,即“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社会学”和“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然后将岗位证书培训与上海电视大学的高等学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一种全新的尝试:学员在获得岗位证书的同时认可其获得的学历教育课程的同等学分,若继续学习学历教育后续课程,并修满学分,即可获得“行政管理”专业(农村综合管理方向)的大专毕业证书。

创新点及特点

针对郊区农村在职人员高等教育的实际,上海电视大学在该项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培养目标多元化。根据郊区农村实际和发展,围绕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宏观战略,按不同需求分类设计单科教育、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探索并实践了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农村基层工作实际。根据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需求,打破学科界线,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力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实用性和适用性。

岗位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实行一张文凭多张证书。尝试将高等学历教育与岗位证书培训相结合的办学形式,以高等大专学历教育的要求进行岗位证书培训;同时还引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使学员毕业时能够拥有多张证书,以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

实行开放教育。入学对象没有职业、区域与年龄限制,任何人均可参加岗位培训。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只要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皆可免试进入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习。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采用开放与远程形式实行学分制,学籍8年有效。

探索适合郊区农村在职学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构建并实践了运用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自主学习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的“3L”教学模式,就近学习,送教上门,直接服务于“三农”。

教学实施和过程管理

运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施面向农村在职人员的高等教育,尝试将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项目,无疑是将高等教育送向农村的一种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举。为此,上海电视大学根据郊区农村在职人员的工作岗位需求,设计既符合他们需求、又符合城市发展战略需求的教学内容,建设和开发适用于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严格教学要求,规范教学管理,以确保教学质量。

1)精心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围绕上海城市及其郊区发展战略,并根据培训对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现状及需求,精心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使学员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半衰期尽可能地延长,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

2)同一教学要求。岗位培训课程与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同一,严格按大专学历教育要求实施岗位培训,所有课程教学在电视大学系统中均严格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3)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组织社会上优质师资,结合农村实际,重点建设了4门岗位证书培训课程,以及“农村经济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环保概论”、“土地规划与村镇建设”等17门课程,以形成多种媒体的课程教学资源。

4)规范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包括教研活动、网上辅导、面授辅导、作业批改,期中测验、期末考试、毕业作业等教学过程的实施及监控;规范学籍管理,完善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计算机学籍管理系统。

5)积极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所有课程均开设了含文字、音像等多种媒体教材的网上课堂,一些课程的教学录像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或以录像带形式免费发放至各教学点;辅导教师进行面授辅导,或通过分校网上课堂远程指导的形式组织教学,学员可通过录像带、网上课堂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建立健全学习支持体系,学员可到分校的视听阅览室和网上阅览室自主学习,也可通过电话、Email、BBS等形式与教师交流互动。

6)注重对学生“三力”的培养。按照以“当班人”为教育对象、以学历与非学历沟通为特色、以“三力”(即学习力、应用力和发展力)为内涵的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强化自主学习、信息处理、社会调查、问题解决等的实际应用能力。

7)加强师资教育与培训。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师并非就能胜任远程教育教学。项目实施四年来,上海电视大学运用远程教育理论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教育与培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郊区农村培养了一批适应远程高等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

8)严格考试。该项目80%以上的课程考试使用的是试卷库,做到教考分离;全市考点统一设置;实行市区分校学生交换考点,郊区分校交换监考教师;实行巡考员“蹲考”制度,每个考点的“副主考”均由总校人员担任,并配以若干“巡考”蹲守考点;开发并使用网上考试指挥系统,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加强考试的管理;对考生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当场严格处理并张榜公布于考点,整个考试结束后由总校按规定处理并发文公告于全系统。

上海电视大学素以考试严格著称,其文凭的“含金量”得到社会公认。由于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教学管理,该项目的按期毕业率为56.8%,真正体现了开放教育“宽进严出”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原则。

办学项目主要成果

“行政管理”专业(农村综合管理方向)和“工商管理”专业(郊区管理方向)办学项目的开设,已充分证明其符合上海郊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符合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大格局。四年来,该办学项目共招收学员17023名,其中学历教育学员15959名,岗位证书培训学员1064名;由郊区各政府组织部门委托培养的学员(农村基层在职干部)7741名。目前在校学员10695名,已毕业学员4034名(其中00和01级按期毕业3613名,获岗位证书学员1944名。

无论是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该项目都为上海郊区培养了大批“有学历、高素质、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的当班人,深受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欢迎,真正体现了上海“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思想,用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填补了适合农村在职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空白,使高等教育直接为“三农”服务,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向郊区迈进,为郊区农村第一线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了有益的推进,更为全国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及面向农村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几点思考

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考察特大型城市(包括大型和中型城市)郊区农村在职人员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需求,面向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为:

1)农村高等教育亟待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在职人员中高等教育学历比例远低于城区,随着特大型城市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朝向现代化,加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因素,在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今天,再提高郊区人口受教育年限和普及高等教育已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高等教育,这种需求是客观的、也是现实的。

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一是适合农村教育的高等教育学校十分缺乏;二是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的专业课程及其优秀教学资源十分匮乏;三是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农村工作实际严重脱节,这种现状也是客观的、现实的。

3)教育背景和年龄呈多样性。由于整个农村高等教育学历人口比例甚低,所需专业岗位又复杂多样,加上高中后教育的人口多流向城市,大学毕业后返回农村的人口更少,所以农村目前在职学员在教育背景和年龄跨度上的差异较大,呈现了学员对象多样性的特点,这也是客观的、现实的。

上海电视大学的成功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农村综合管理方向)办学项目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

——专业与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适应上海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远程的办学网络和开放的学习方式更适应农村在职人员接受高等教育。

——以当班人为培养对象,学历与非学历沟通为特色,“3L”培养为内涵的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在职成人学员学习,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办学形式符合郊区农村普及高等教育,更符合郊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与构建。

——服务于城市发展战略,争取并得到政府部门重视,以及部委职能部门的联合发文,区县组织部门的积极参与等,使整个项目才得以良好运转。

服务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对策

针对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上海电视大学实践的成功经验,服务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对策我们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革专业与课程设置。本着高等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指导思想,从城市郊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改革,必要时打破学科界线,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开设与职业岗位实际密切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根据实际需求将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2)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农村在职人员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工作实际中来。所以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中,学校坚持“学以致用”的设计和编写原则。

3)实践开放教育的理念。入学对象没有年龄限制,实行免试入学,进行学分制管理,学员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学习需求选择“岗位培训”或“岗位培训+学历教育”的学习组合,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学员在课程、媒体、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等方面选择的自主权。

4)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媒体和技术,并辅之以一定的面授辅导,积极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的创建,从而更好地解决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而造成的学习困难,有效缓解了在职人员固有的工学矛盾。

5)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力度。按照教学内容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根据农村在职成人学员之特点,努力建设适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适应不同学员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6)充分发挥合作方的优势。通过与政府、行业等用人单位、部门合作办学(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宣传发动等),使学校直接服务于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需求,教学设计更具系统性,教学内容更符合工作实际需要,教学组织更适应农村工作实际,宣传发动更有针对性。

教学质量是任何办学项目成败的关键,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尤其如此。必须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过程实施与管理、教学设施与师资队伍建设等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尤其严把考试关,切实做到宽进严出,不断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标签:;  ;  ;  ;  ;  ;  ;  ;  

为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的实践与研究_成人高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