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我们年轻的颜色变暗了?_青少年教育论文

是什么使我们年轻的颜色变暗了?_青少年教育论文

是什么 黯淡了我们的青春色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黯淡论文,色彩论文,青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还是温暖的港湾吗?

在广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种向班主任倾诉心声的周记正在学生中流行。某中学高二学生刘丹丽(化名)在周记中写道:

高一时,父母的感情生活进一步淡化,成天地吵架、打架,动不动就闹离婚。我没法不在乎!您根本无法想象会有这样的家庭,每天我回到家,都被一股浓重的火药味笼罩着。“口水战”已成为家常便饭,彼此仇视的眼神已成了饭桌上的作料,隔三岔五地就有一场“二人大战”,整个家庭都成了“废墟”!我无力劝说他们,甚至懒得管,不是我没良心,不是我冷血,而是我已经麻木,无力去管,也没法管。

开封市通许县某中学若尘同学在给编辑的信中说:

13岁那年,当我终于知道“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多么厉害时,我的天空轰然倒塌,多年父母挑剔的对待,让我做事力求完美,但妈妈却说我心窄、做事慢、很笨,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但日日、年年都如此,我真的不堪忍受了。每到团圆佳节,看着也是热闹的家,我的心却非常冷清,我感觉在吃饭时的气氛像在亲戚家一样,我在心中根本不知道亲情为何物,春节又快到了,妈妈又快回家了,每当我看到所谓的家,我不知道心中是何滋味,我想逃却无处可逃。

布丁(《中国青年报》):

家庭教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说它“常”,是因为只要家庭存在,就有家庭教育的问题。儿女抬头不见低头见,古人说子女都在“膝下”,形象地说明了父母和子女的亲密关系,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多么关键性的影响。

曾锦华(广东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现在是家长不会生活,而不是小孩不会生活。”无论是家长、老师,抑或是社会,我们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孩子,而事实上,没有天生的不良少年,只有后天的不幸少年。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罪犯不良心理、行为的萌生和演变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家庭背景,都与家长有形或无形的错误教养态度和方式有直接的关联。许多家长将自己孩子失足的缘由归之于社会,其实,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最主要的症结还是在家庭。

周运清(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现在有为数众多的父母并不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属于家庭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这部分人以流动人口、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富裕家庭,其家长要么整天忙于生计,要么不注意维护家庭的稳定,对孩子过问甚少或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子女,而一旦出了问题就全部推给学校。殊不知,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家长的亲职教育,也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如果父母不重视这一点的话,孩子可能连好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学不会。

学习,难以承受之重

一名高三学生在《中国教育曙光网》上倾诉了高考压力下的痛苦: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于是我整日陷入苦恼之中,萎靡不振。我感觉到自己的肩头似乎压着一副重担,既抬不起,又放不下,我只好弯腰艰难地向前行进,深感人生的艰辛和生活的可悲。眼看高考一天天临近,事先拟订的学习计划完成不了,内心万分焦急,老是担心搞不好学习,晚上睡觉经常做噩梦。

我不喜欢高考,我认为高考是在摧残人性,是在埋葬我自己。三年的奋斗只是为了高考,这与过去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在高考的指挥下,我几乎成了一架高负荷运转的考试机器。

有人说;“一个人首先要做他自己,其次才是父母、老师和朋友。”话虽这么说,但是面对高考我总是感觉到父母、老师和朋友加在我身上的期望,这种期望对我而言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我感觉到难以承受,活得特别累。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卸下这精神包袱。

姜鹏飞(《嘉兴日报》记者):

高考改革,高校扩招,上大学已不是独木桥。可是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确是不轻松的事。如果压力适中,可以成为学习动力;如果压力过重,会成为放弃的理由。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初三学生说,初三毕业生以学为苦,缺乏兴趣的比例相当多。

佚名(转贴自《文汇报》):

(教育的)误区之一,是会把学习的功能无限地放大,从成长的途径扩大为生活的全部,从而将生活本位变为学习本位,诱导学生把对学习成绩的追求奉为至高无上。误区之二,是把学习的本义绝对化,使之为学习而学习。其实,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立足社会,而不是成为书呆子或学习的附庸。误区之三,是把学习的价值过分盲目地无穷大了,以为学习才能解决所有一切问题。

如果无法走出这些误区,美好的学习就会渐渐地从“面目可亲”的知识老人,变为“面目可憎”的畸形怪人。

《长城在线》:

目前看,还有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不少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办学方向,治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班级三、六、九等的划分,被划为“另类”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破罐子破摔,有的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不少学生思想品德“滑坡”,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缺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多有批评少有鼓励,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对这部分学生采取“放任”式教学,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

旱恋:少年初识愁滋味

合肥市一所中学的一位高中女生,把自己这件“非常非常苦恼的事情”写信告诉了安徽省少先队校外总辅导员、合肥电台“胡奶奶话成才”节目主持胡于南。女孩在信中写道:“前几天,爸爸听别人说,我和一个男生‘谈恋爱’,就在家里大发雷霆,第一次动手打了我。就这样,麻烦事一件件来了,先是爸爸找班主任谈,接着班主任找我谈话,又找‘他’谈话,每天,家里都规定我严格按时上学放学,不得有误,每天,都要接受‘思想教育’。就这样,把一个‘早恋’的罪名强加在了我的头上。救命啊,我承认自己性格活泼,喜欢和男孩子们交往,我觉得他们比较大气,不好斤斤计较,何况我和女孩们也相处得不错呀!坦白地说,中学生‘早恋’现象是在越演越烈,可总不能因为这样,就怀疑男女生之间所有的正常交往吧?”

王极蛊(北京大学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我认为男生和女生间有纯洁的友谊,为什么不能有呢?像成年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关系密切的异性同事,青少年为什么就不能有男女同学间的正常友谊呢?在对待青少年的早恋问题上,其实很多时候学校和家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动不动就给戴上“早恋”的帽子,我遇到的很多早恋的案例都是因为学校和家长的怀疑而弄假成真的。对异性间的交往太过敏感,这是学校和家长的通病。

新浪观察:

家长禁止早恋,孩子偷偷摸摸早恋。孩子的阅历和经验是很匮乏的,他们不知道什么人可以和应该交往,什么人不可以和不应该交往(这也是家长用来禁止孩子早恋的说辞)。而与异性交往是人生理上不可避免的,长辈的明令禁止,除非孩子自己没有想法,是根本不起作用的。与其让孩子自己去被动搜集交往经验,家长为何不解除禁令,甚至让孩子将交往对象带给你们看看,你们亲自帮助孩子把关验收呢?

浙江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

在价值观、审美观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性信息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成人相爱的谈论和举动加以模仿。另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可能成为“早恋”产生的因素,家长、老师过分严格的管制,更会激起年少气盛的中学生的叛逆心理。

社会,我们当如何面对?

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的汤莉莉在论坛上讲了一个故事:

“一群初中生踢足球时不小心把路边的灯罩弄坏了,孩子们主动到相关部门认错,可是接待人员却没收了他们的足球,并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们的遭遇彻底让他们对诚实产生了误解,由此产生的阴影将影响他们的成年生活。”

她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社会氛围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004年4月22日,一则来自南昌的“新华社讯”令人震惊:

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几个月来逃学,因沉迷网络游戏而猝死网吧。其父母在为全然不知其逃学而自责内疚的同时,悲愤地向社会发出了“三问”:学校对学生的监管为什么如此粗放?网吧“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告示为什么形同虚设?青少年迷恋网吧的问题为什么得不到有效遏制?

孙建福(《寿光教育报》):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积极的影响,但开放的社会、多元的思想、时尚的文化对学生教育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社会关注。如何引导青少年在这样多元化的社会里健康成长,则需要我们的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当然,只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才能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这还需要我们长足的努力。

刘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记者):

调查表明,青少年最愿意上娱乐时尚和交友聊天类的网站,学习网站与学校应试教育内容相近,因此不太受欢迎。学生上网的动机是以娱乐为主,而家庭购买电脑主要是为了孩子学习,老师对学生上网的态度,也是希望学生用于学习的比例最高,可见,学生的现实需求与成人社会的希望相差甚远。

在互联网上游离着大量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的信息,对于这些令人担忧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而对网络文化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则是最令人担忧的。

标签:;  ;  ;  

是什么使我们年轻的颜色变暗了?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