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使建筑水平和施工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尤其在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现阶段,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减少在施工工程质量施工混凝土施工裂缝会受到影响,在建筑施工中浇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由温度差或负载引起的问题太大,可以解决建筑沉降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确保工程质量的常用且有利技术。本文对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施工技术
后浇带技术保证了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后浇带技术,结合建筑特点,加强规范设计及施工,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以此确保整体质量,从长远看,也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稳定发展。
1 建筑施工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1.1 有效解决温差收缩的影响
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且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会造成工程的工期延误,另一方面也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些影响因素中,天气因素无疑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的。在天气骤冷或骤热的情况下,建筑结构就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整体出现变形,钢筋混凝土具有收缩性的特点,会因为气温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现浇的混凝土而言,这一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在快速硬结的过程中,这一热胀冷缩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从而将其自身内部的挤压力释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挤压力的释放超出了规定的范围之内,就会产生裂缝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到这一点,并且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不仅要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使得工程的整体结构更加完善。
1.2 有效解决裙房结构的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结构还容易受到地基方面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来源于地基的重力,如果地基的重力过重,就会发生沉降的现象,就会造成地基的变形,地基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如果最基本的部分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后浇带的施工可以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后浇带施工会将建筑工程分为两个部分,在事先确定地基沉降量的基础上,再对浇筑的时间进行准确的计算,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住建筑的整体结构不受影响。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2.1 设置合理的间距与宽度
后浇带技术的使用,使得建筑工程的结构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整体性,以不超二十二楼的建筑为例,此类型建筑的钢筋不可以被切割甚至断开,这样才能使施工建筑的结构保持整体性,同时也做到了符合建筑施工安全这方面的要求和标准。这就需要进行后浇带宽度的合理设置,使用钢筋将不同的板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有时在施工中需要将钢筋作分割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焊接,防止受力过大而出现塌陷的现象,通常来说,后浇带宽度一般会控制在七米。设计人员在施工图纸中预留出一定间距,施工人员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留设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选择合理的时间以及断面形式
除了要考虑到后浇带的宽度外,间距的设置也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图纸中通常都会对工程中后浇带的间距进行一定的要求,这时就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设置。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后浇带间距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应该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设置,以满足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通常情况下,工程施工中将后浇带的间距设置为40m是最为合理的,至少也要在30m以上,同时,气候状况会对后浇带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加以防范。
2.3 选择合理的材料和位置
对于后浇带位置选择,应该选择建筑构造中受力较小的一部分。并且对于剪刀墙的建筑施工,不能在中部位置处设立后浇带,要选择模板和大梁的位置。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由于弯矩过大或者剪刀过大造成一定的构造压力。选择材料时,一定要把裂缝中的积水清理干净,以便保障后浇带表面的湿润能超过二十四小时。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也要采用微膨混凝土这种无收缩的类型,想要构建强度较大的后浇带结构,一定要在后浇带施工前期就对混凝土进行认真配置和振捣。
2.4 模板预设环节和混凝土方面的浇筑环节
对模板进行预设是后浇带施工中的初期准备阶段和关键环节。该环节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上对其进行相关的设计。例如,对钢丝网模板进行预先设计,可以使其形成具有统一均衡结构的钢丝网格,还可以使该模板的稳定性、刚性以及强度的有效性符合施工的要求。关于混凝土方面的浇筑环节,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方案设计对其进行相关的浇筑作业。
2.5 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与施工温度控制
在垂直施工缝的处理,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对具体的冲洗,直到出现在骨料,然后在钢网的冲刷,并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对混凝土的冲洗。在建筑设计中的。安排专门人员,指定的时间,以及员工的检查和签名,以建设,这种方法也允许测试人员的责任心,有提高。好的,下一个问题是处理高,温度控制,以建设,因为只有选择合适的温度,可以提供更好的旧的和新的特定部分的整合。一般来说保持在10℃,为最佳的结合温度。
2.6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保护方面
在后浇带的施工中,一定要避免杂质或者水在缝隙处长时间停留。一般来说,在后浇带的裂缝处会进行防水砂浆的涂抹或者设定挡水转,从而有效的完成其养护工作。然后,可以使用木板或铁皮封盖这时用防水砂浆制作挡水带,以保障临时栏杆的使用,从而合理发挥栏杆的维护作用。。这种联系不仅可以避免在加固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也减少了垃圾的积累现象,保证施工现场环境,促进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国内建筑行业中,后浇带设置越来越普遍,技术方面也较为成熟,其操作简单方便,所以近年来,后浇带的使用出现了一个稳定的发展局面。后浇带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江国忠.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展望.2015(14).
[2]荣继高.探讨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
[3]黄建军,王红磊.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01).
论文作者:路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建筑论文; 就会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间距论文; 地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