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_宁德娟

宁德娟

(浦北县大成镇卫生院;广西浦北535324)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同时接受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遵医行为、糖尿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良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强化其遵医行为,为病情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当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各类并发症也明显增多,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也造成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1]。本文主要观察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希望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有所帮助。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9.4±8.3)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6.4±1.5)年;其中15例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10例为初中文化水平,15例为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58.5±9.1)岁;病程4~19年,平均病程(6.8±1.3)年;其中13例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11例为初中文化水平,16例为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接受社区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和充足的光照,室温保持在18~20℃,室内湿度不宜超过50%~60%。指导患者穿宽松柔软和透气的鞋袜,不宜选用紧身衣裤或者鞋子,不可将指甲修剪的过短,不可光脚走路;睡前温水泡脚。注意个人卫生,勤沐浴更衣;注意保持皮肤干燥以及口腔卫生,晨起和睡前均应坚持刷牙,餐后及时漱口。注意外阴部清洁,以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大便时切忌过度用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应引导患者充分认识到生活习惯、社会因素以及自身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使之坚持规律生活、适度锻炼,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和情绪,以促进病情康复。(2)饮食指导。结合护理评估情况,在患者及其家属协同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患者通常应保持清淡饮食,以低脂低盐,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以及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为主,进食应定时定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可摄入刺激性或过于甜腻的食物。应注意调整进餐时间和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用药的时间[2],并强调糖尿病治疗期间饮食干预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配合度。(3)用药指导。由于本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自主服药、漏服、误服或者不能按时服药的情况也难以避免,因此社区护士应着重明确此类问题的负面影响,纠正患者错误认识,加强用药管理与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定量、按时、遵医嘱用药,同时应讲述治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简单处理方法。(4)病情自我监测。鼓励并指导患者家庭成员观察患者感受与变化,使之积极参与患者病情管理和监测,并对治疗效果做出评估。定期监测患者心电图、血糖、血压以及体重指数变化,并据此来调整饮食计划、药物方案以及运动方案[3]。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观察病情变化并掌握紧急自救措施,争取救治时间。

1.3 观察指标[4]

观察两组遵医行为,并对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等糖尿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自设问卷调查两组遵医行为,包括疾病知识、药物依从、饮食依从、运动依从、病情监测与复诊多个方面,共计10分,≥8分为优,6~7分为良,≤5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良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本病患者通常在社区度过大部分时间,制定行之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5]。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程度,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切实控制血糖血脂以及体重指数,降低冠心病诱因。所以针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不应单纯局限于院内宣教,还应将其拓展至院外和社区,与患者疾病知识终身教育联系为一体,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用药依从性的意义。社区护理干预在疾病康复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持作用,并提醒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以有效控制病情。社区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时应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系统性的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如何自我护理、病情监测等相关技能,引导患者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活理念。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良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了社区护理干预的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强化其遵医行为,为病情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华,周冬兰,周泽虹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45-47.

[2]张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3例全面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40-41.

[3]陈志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1例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7):748-750.

[4]黄蕾,张继红,梁萍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生化、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西南军医,2010,12(3):435-437.

[5]吴小红.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6):955-956.

论文作者:宁德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_宁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