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解庆媛

解庆媛

(昆明市东川区精神病院康复科 云南 昆明 654100)

【摘要】目的:主要是探究了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当中的应用,从而为了能够减少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提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护理方式。方法:选择了我区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所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并且将其分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为80例采取常规护理,另外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安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概率、社会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和住院日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主要是为272天左右,每个月的发病频率则是为7.85次左右,社会功能的评分则是为87.71分左右,所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比较低,然而针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平均的住院时间则是为408天左右,每个月的发病频率则是为7.85次左右,社会功能的评分则是为61.25分左右,并且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要高于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来说,其平均的住院时间、发病的频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和不良时间出现比较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能够全面的降低患者的发病频率,与此同时也能减少不良时间的出现以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社会功能进行恢复。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精神病;应用;分析

对于多数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来说,往往由于并发了一些其他的疾病,在进行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他的疾病进行治疗,所以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在治疗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饮用,同时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较高以及护理难度比较大,长期以来都是精神科一个难题,现如今我国并没有统一的临床护理方式,因此,必须要积极的探索新型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安全方式,从而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

1.研究的资料以及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主要是抽取了我区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所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将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为80例,其中存在着男性患者为47例,而女性患者则是为33例,在这些患者之中,存在精神分裂的患者则是为52例,存在着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患者为5例,在这些患者中,年龄主要是在60-73岁,平均年龄则是为64岁左右,患者的平均病程则是为18天左右。另外的80例患者则是为对照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1例,在这些患者当中,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54例,存在着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为6例,在这些患者中,年龄主要是在61-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则是为65岁左右,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8天左右。在两组患者中其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着可比性。

1.2研究的方法

1.2.1治疗以及护理分析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然而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从而引入了护理部、护士长以及科室质控员等作为主体,从而全科的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之中,更好保证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

1.2.2护理的效果评价分析

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第一是对患者的发病频率,对于所有入院的患者每一个月发病的次数进行观察;第二是对每所有的患者住院的时间做出相应的统计;第三是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时间概率进行分析统计;第四是要进行个体以及社会功能的评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8周之后从而采用PSP-CHN量表以及社会功能做出相应的评分,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比较。

1.3统计学的方法

在本次统计中主要是采用了软件SPS17.0软件来进行分析,并且计数的资料则是采用X2来进行检验,根据P<0.05来作为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2.研究结果分析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发病频率以及PSP评分和不良时间比较( 。

3.讨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从而使其精神疾病也逐渐的出现了蔓延,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从而使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日益增长,来年精神疾病的患者主要是因为自身的生理功能出现了退化,并且伴随着出现心、肝以及脑等方面的疾病,对于这些疾病来说,为老年精神病患者带来伤痛的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带来了更多精神和经济方面的负担,现如今精神病已经是成为了社会公众以及医学界普遍较为光柱的一种疾病。所以,在对患者安全护理保证的前提下,从而对患者生活资料进行提高,对患者身心痛苦进行加降低以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促进康复也是护理学界长久以来所关注的问题。

在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护理中需要根据以人为本,从而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护理也是一门较为精细的艺术,不管是日后如何的发展,不可以忽视对患者自身的关怀,对这个目标实现的前提便是需要进行安全护理。在最近的几年来,通过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采取护理部、护士长以及科室质控员等三级管理的方式,更好的使其医疗护理能够更加的人性化以及合理化,与此同时这也是值得精神疾病临床护理进行不断的探索以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燕飞,黄丽丽.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12(24):120-124.

[2]钟红梅,陈碧红.护理安全管理在基层医院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12(24):140-144.

[3]李明芳,叶泽文.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2(24):105-108.

[4]任凤英,李娜.交接班流程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12(24):169-172.

论文作者:解庆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解庆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