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论文_胡亚军

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论文_胡亚军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推进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构建农村基层党建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繁荣乡村文化,为农村基层党建注入更多的活力。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是农村广大群众的“领头雁”。农村基层党建的绩效,直接关系党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成效。

一、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离开了发展,党组织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源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九亿多的农民聚集起来,让他们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党组织在其中起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要积极引导农民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开发村集体资源,依托现有农业特色产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现代农业应该实现商品化、规模化和特色化,要主动对接市场并在短期内迅速占领市场,走设施农业的路子,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特色化生产道路,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发挥广大党员在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兴村、劳务输出等富民工程中的组织领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第二,要带动鼓励农民创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只有创业才会有企业,有企业才能带动创业,企业发展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就有希望了。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带动、鼓励农民创业。

二、构建农村基层党建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竞赛推进党建工作,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面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第一,明确竞赛激励的内容,建立目标激励。

工作目标既有党的自身建设方面的目标,也要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既要有近期效益目标,也要有长期发展目标;既要有速度数量目标,也要有质量效益目标。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让广大党员和干部参与,他们参与的程度越深,责任感就超强,工作积极性就越大。

第二,正确运用压力激励,实施压力驱动。

通过建立一种动态的、不进则退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大乡与小乡的可比性;采取排综合位次、比增长速度的方法增强穷乡与富乡的可比性,使乡镇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竞赛。通过建立这种加压驱动机制,既抓住了两头,又促进了中间。

第三,分层次管理,分类指导,分层分类激励。

市(地)一级应当重点抓县,县委应当重点抓乡,乡镇党委应当重点抓村。市(地)委领导应当分别在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中开展“创先争优乡镇党委”活动。在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过程中,对乡镇党委要全面管理,分类指导,重点做好三类党委的整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县(市)在分类指导上做到对一类乡镇党委着眼于一个“严”字。促其争当先进党委、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二类乡镇党委着眼于一个“促”字,帮助克服甘居中游的思想,促其上台阶、上水平;对三类乡镇党委,着眼于一个“帮”字,从思想上帮,作风上带,工作上具体指导,帮助其改变落后面貌。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同级之间比争先的局面。

第四,实施奖惩激励、奖优罚劣。

实行奖励惩戒激励,可以调动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村一级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在竞赛中政绩突出的,要大胆提拔使用,可提拔到乡镇领导班子中来,或者录用、聘任为公务员。但是,由于各地农村实际情况有别,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奖惩措施和办法,以推动当地的党建工作。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程序,实施制度约束激励。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免于竞赛活动走过场。

三、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要想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活力,关键是要增强其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和责任心,体现了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和忠诚。

第一,强化阵地建设。“线下”可以充分利用“乐和家园”、“党员之家”、“流动党员之家”等方式将农村党员联系起来,既方便党员开展集中活动,便于开展教育和管理,又有利于党员在有需求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组织,对于党员的困难和需求,要及时帮助妥善解决,增强党员对组织的信任度。“线上”可以通过成立“指尖上的支部”,用微信群的方式把在外打工的党员联系起来,既能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村里的大事小情,又能将在外务工党员所掌握的好的创业消息和创业路径传递给本村。

第二,挂牌子、亮身份、明责任。要增强党员意识,悬挂“共产党员家庭户”牌子,这能更好的实现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干”起来、先锋形象“树”起来要。以党员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形成“亮一人带一户、一人好全家优”的良好氛围。

第三,引入“党员干部家庭廉促”制,党员家属可以通过常吹“廉洁风”,多念“廉政经”,以家助廉,以廉兴家,树立廉洁家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实行该制度让家庭成为廉政建设的重要堡垒。

四、繁荣乡村文化,为农村基层党建注入更多的活力

推动乡村振兴,目的是解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过程中,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用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基层党建注入更多的活力、动力,实现文化与基层党建的融合。

第一,传承和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亲亲相爱、孝老爱亲、重义守信、邻里和睦、相互帮扶,这些都是在乡村热土中生根发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使之更适合乡村文化发展和振兴的需要。具体来看,可以收集整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道德资源,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第二,让红色革命文化薪火相传。要依托乡村本地红色资源,推动红色薪火代代相传,深入挖掘红色革命资源,打造红色教育示范基地。要在乡村以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推出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举办革命文化主题活动,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展览。要在乡村的中小学及各教育机构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途径,让革命文化在乡村中得以传承。

本文为山东省委党校课题

论文作者:胡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论文_胡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