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高侧卧位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论文_兰艳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株洲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分析头高侧卧位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头高侧卧位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1.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呕吐次数均明显少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26.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护理中作用显著,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方面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头高侧卧位护理;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

胃食管反流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胃动力疾病,新生儿发生率较高,患儿可出现反复呕吐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溢奶、轻度呕吐及喷射性呕吐表现,反流物可至患儿咽喉部、口腔、鼻腔等,甚至部分反流物可经咽部进入患儿气道内,引起不适感,严重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对其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1]。本文主要分析了头高侧卧位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疗效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胎龄(35.5±0.3)周,平均体重(3.2±0.6)kg,足月儿11例,早产儿2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胎龄(25.6±0.3)周,平均体重(3.4±0.7)kg,足月儿12例,早产儿26例。排除护理前有吸入性肺炎、吸入性窒息以及因胃肠道畸形引起的呕吐患儿。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胎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反流治疗及饮食治疗,接受浓度为1%的碳酸氢钠液洗胃,给予西沙比利或吗丁啉等促胃动力药物治疗,并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护理措施:(1)体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护理,包括侧卧位及平卧位护理,患儿喂奶后30min及睡觉时,保持侧卧位或平卧位。观察组给予头高侧卧位护理,喂奶后及睡觉时患儿保持头高俯卧位,头高侧卧位不是直接抬高患儿头部,而是将患儿床头抬高30度,改善其消化功能。(2)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向患儿家属讲解胃食管反流发生的原因、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让患儿母亲了解本次护理的主要方法及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护理。(3)呼吸暂停护理。呕吐为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易引起患儿误吸,从而引发吸入性窒息。患儿呕吐后若出现面色发绀或苍白、心跳加快或减慢、呼吸减慢或暂停,需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反流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吸氧支持,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直至其各项体征恢复正常。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1周后呕吐次数,并记录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1.3疗效判断[2]

(1)临床疗效。护理后,患儿未出现严重呕吐及相关并发症,可视为治愈;患儿呕吐及呕吐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减少,可视为有效;患儿呕吐次数、呕吐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无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增加,可视为无效。(2)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出现气促、呼吸不规则现象,肺部可闻及啰音;经X线检查后轻度者可见肺纹理增粗,重度者存在斑片状阴影。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新生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以及贲门功能发育不完善,食管蠕动功能存在障碍,因此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患儿发生反流后吸吮进入胃、十二指肠的乳汁可与酸性胃液、碱性十二指肠液混合,对患儿食管壁造成刺激,引发食管水肿、炎症反应,部分严重患儿可形成溃疡[3]。另外,与成人相比,新生儿食道解剖结构较短且直,反流物可对咽部反射器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呕吐现象,呕吐物经口排出导致喂养失败。对于不能完全将呕吐物排出者易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内,引发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主要是误吸物长时间滞留在呼吸道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细菌繁殖环境,从而引发炎症;严重可对患儿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出现呼吸道堵塞,最终导致吸入性窒息发生,威胁其生命安全。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新生儿母亲了解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机制及相关防治措施,从而减少因母亲不良喂养引起的反流事件。在护理中对患儿体位护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患儿采用仰卧位时,其幽门高于口腔平面,易使胃中食物出现反流;新生儿采取头高侧卧位,在重力作用下有利于食物停留在胃里,也提高了新生儿胃肠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发生次数,从而也减少了患儿呕吐次数,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其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常伟,古赛.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间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9):3879-3881.

[2]吴丹,李静,陈超,等.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8):798-800.

[3]尹妙芬,徐卫平,刘凯玲.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体位干预防治吸人性肺炎的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507-508.

[4]兰卫华.新生儿体位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2):2191-2192.

论文作者:兰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头高侧卧位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论文_兰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