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研究论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研究

豆亚杰 杜振国 葛冰峰 杨克巍 赵青松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 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课题组结合军事创新思维的特殊性,基于近年来国内外调研与文献学习的成果,着力分析军校当前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三方面问题。课题组结合双一流建设需求,进行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需求分析,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任职教育为核心,形成双轨并行、逐级强化的综合性、系统性、开放式的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进一步明确各类学员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对我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需求分析;“1+3”培养结构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推进高校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该方案将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即“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院校争创一流、学科争创一流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美国国防部在《转型计划指南》中明确要求:“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国防部必须鼓励创新。领导者必须在本单位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在创新中起带头作用的人员。”习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军事创新同其他领域创新相比,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面对国家安全稳定遇到的严峻挑战,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需要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一个大的解放。”军事院校是军事人才培养的摇篮。把当代军校学员培育成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历史赋予军事院校的重任。“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以重建后的国防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院校在“双一流”建设的浪潮中勇攀潮头,为军事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优秀的资源与广阔的平台。军事人才作为推进军事创新的主导力量,其创新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军事创新发展的水平,事关强军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与战略意义。

一、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问题分析

通过近年来对国内高校、培训机构、军事院校的创新思维培养调研,结合文献资料查阅,对军校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分析如下:

1.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军队院校教育长期以来过于强调集体主义、思维统一,对创新思维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5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名世界顶级舞者,齐聚美国凤凰城,嘉琪是年纪最小的参赛选手。当她出现在比赛现场时,人群中的高手们都一脸质疑,甚至有人直接走过来,拿手在嘉琪的脑袋前比划了两下,“意思是说我很矮。”嘉琪没有生气,也丝毫不怯场,在场外的battle(对抗)环节中,跟着音乐来了一场freestyle(即兴发挥),结果让本来一脸轻视的围观舞者,心服口服地为这个中国小学生欢迎鼓掌;等到真正比赛时,她拿着一个粉色的保温杯就上台了,先是向台下深深地鞠一躬,乖巧的样子,丝毫没有斗舞的气势。

部队是个高度统一的武装集团,要求它的每一名成员必须形成统一的意志,服从统一的指挥,保持统一的步调,因为没有纪律的保证,部队就不可能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就不可能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就不可能形成战斗力。因此,相对于地方大学宽松自由的氛围而言,军校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军队院校教育长期以来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忽视自我意识,过于强调思维统一,忽视独立思考。

2.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其与地方大学截然不同的特色,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不应当盲从国内院校或者培训机构。

有限元模型计算范围在水平方向左右两侧取值为隧道跨度的3~4倍,竖直方向向上取至地表,本次模拟大跨断面埋深130 m,连拱断面埋深210 m,小净距断面埋深350 m,向下取值为隧道开挖轮廓尺寸的3~4倍;边界条件设置为位移边界条件,左右两侧和底面均为法向约束条件,上部顶面为自由边界;岩体本构模型选用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围岩自重应力场作为初始应力场;钢拱架模拟采用弹模等效原则折算给初喷混凝土层;围岩与初衬单元采用CPE4R 4节点平面应变积分单元,锚杆采用T2D2二维二节点桁架单元[6]。材料参数列于表2,数值模拟开挖步序如图2所示。

从世界军事变革整体环境来看,有效推进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建设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军官职业化背景对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与传统相比,军事人才的创新思维培育更加贴近岗位需求,不同职业对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技能的要求不同,必须要求系统化、多层次的创新思维培养工作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军事人才创新思维的潜力和效能,不断提升军官个人创新素养和团队创新开拓能力,有效吸引和保留更加优秀的军事创新人才为国防与军队发展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强大的国防与军事力量。

产品项目一体化:由石脑油、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目前,园区产品之间的关联度达到80%以上。在化工区内落户的主体项目就以上、中、下游的化工产品为纽带连成一体,实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

1.初级任职培训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需求分析

“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军事院校及学科的发展急需军事创新为其提供内在驱动力。军事人才作为推进军事创新的主导力量,其创新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军事创新发展的水平,事关强军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与战略意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需求可以描述为如下几个方面:

任职培训教育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军事人才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军事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定要与军官职业需要紧密联系,甚至可以说军事创新思维就是军事实践发展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阶段的重要产物,且来源于实践的思维成果将再次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从该角度来说,任职培训院校对军事人才进行创新思维培育,是创新思维直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分别围绕初级任职培训、中级任职培训以及高级任职培训,分析其创新思维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定位。

3.美国军事院校成功的培养经验值得借鉴,在构建我军军校学员特色创新思维培养体系时的学习与吸收尚不够深入。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作为支撑,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人才作为领军,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双一流”建设实现的重要基石。在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各军事院校以重建或者调整后的崭新编制为依托,整合优势学科,以迫切的军事需求作为指引,培养时代所需的大批军事创新人才。网络、电磁、空天、海地等不同领域的有人无人平台联合作战、协同配合,形成智能体系对抗的未来战争新局面。传统的作战理论以及军事思维无法适应这些高科技含量的作战样式,“高新战斗力”的超常规性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与“采购先进武器”等途径获取,必须依靠我军自身力量,打造符合我军事客观实际、适应未来战争需求且善于创新攻坚的军事人才群体。

2.高新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军事的高科技含量需要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更加重视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教育。

未来战争呈现出跨领域、智能性、联合体系对抗等新特点,服务于作战的基本需求决定了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军事科技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内在牵引力,而创新思维则是科技自主权获取的重要引航灯。高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且在未来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决定了军事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以前沿科学文化技术的知识理论学习为基础,在对其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进行融会贯通与批判反思,进而实现理论改进与技术再造。大学教育在前沿技术以及科学文化学习方面,对军事人才创新思维的通识知识培育具有重要的优势。

地震活动频率上云南省MS6.5级以上地震的泊松分布参数为0.2154,每年发生MS6.5级以上大震概率为19.3%,约每5年发生一次,其中发生1次的概率为17.4%,2次以上的概率为1.9%。MS7.0级以上地震的泊松分布参数为0.1061,每年发生7级以上大震概率为9.5%,具有每10年发生1次的特点,其中发生1次MS7.0级地震的概率为17.3%,2次以上的概率为2%。

3.军官职业化发展趋势颠覆了传统军事创新思维培养的单一模式,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工作必须立足于职业培训分类开展。

军校拔尖创新人才在公共关系能力、自信、责任感、理想与抱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在军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访谈材料中,还发现快速适应能力与决策能力是军校提及而地方院校完全未提及的素质,具有鲜明的军校特色。军事人才创新教育应当是一个体系,不应该直接照搬、套用地方高校、培训机构对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做法,盲从时髦的趋势,而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军事创新教育体系的完全设计,找到属于军校自身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的途径。

三、军事人才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设计

图1 “双一流”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

如图1所示,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依托于现有军事人才培养教育体制,遵循创新思维生发、成长、成熟以及完善的基本规律,面向不同类型的军事人才,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任职教育为核心,形成双轨并行、逐级强化的综合性、系统性、开放式的“双一流”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该模式下,针对生长干部学员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其批判思维与理论创新能力;针对新任职军官开展初级任职培训,培养其团队思维与执行创新能力;针对部队中级军官,开展中级任职培训,培养其系统思维与组织创新能力;针对部队高级军官,开展高级任职培训,培养其体系思维与决策创新能力。基于“1+3”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军事创新思维培养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用创新模式激发创新思维,用创新思维涌现创新智慧,用创新智慧指导创新实践,自主自强、集智克难,最终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占领军事科技的制高点,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重大胜利。

(一)学历教育

创新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军事创新思维必须根植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知识这个最基本的土壤。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历教育作为军队人才培养的基石,在培养学员创新思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根植于理论基础的通识教育模式为创新思维的孕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营养。无特色不创新。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学历教育要能够做到有通识基础却不千篇一律,借鉴先进绝不简单模仿,赶超一流也要凸显特色。

面向生长干部学员,其创新思维培养以通识教育为载体。通过工程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职业军事科目和体育训练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为学员提供一个全面、均衡的创新思维孵化平台,为学员创新思维的终身发展奠定广博基础,或者说为学员在今后一切可能的创新创造找到一个合适的思维起点。在该过程中,军事创新思维培育必须体现不同大学文化的教育特色,发挥自身教育环境的真正优势。其培养目标为:着眼为学员创新思维生发奠定全面的知识、价值、态度和认识论的广泛基础,使其理解军事创新思维的内涵、特点,熟悉创新思维活动开展的一般过程,掌握典型创新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形象思维等),树立正确的军事创新思维观念,具备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理论创新能力,并能够在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开展一般性的创新创造活动。

(二)任职培训

1.“双一流”建设急需创新思维作为内在驱动力,突出服务作战军事应用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提升军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水平。

首先是消费型的健康险,这个年龄段的费率是比较划算的,可以作为社保的补充,社保之外再配置一款百万医疗险作为补充,同时百万医疗险杠杆率最高,每天低至几毛钱就可以获得几百万的保障,是作为日常住院医疗的补充保障。

美国军事院校坚持把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教育训练的重要位置。美国国防部在《转型计划指南》中明确要求: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国防部必须鼓励创新。领导者必须在本单位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嘉奖在创新中起带头作用的人员。美国西点军校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使学员“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上,并且认为创造性的内容包括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学识、个性和价值观。这里学识指的就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的难题处理方法。从国家战略与我军建设目标上来讲,我军需要对美国军事创新思维培养的成功模式进行参照与深入学习。

面向初级任职军官(包括刚完成学历教育的军校学员),由军兵种初级指挥院校承担其培训,其授课形式不再以理论教授为中心,而是以学员所处岗位为背景,侧重于学员团队化、实操型创新思维技能培训,提升其岗位工作执行创新思维能力,并将该能力技能化、专业化,真正服务于工作岗位需要。其培养目标为:在学员完成学历教育并了解岗位需求的前提下,着眼于学员团队化的执行创新思维,激发学员面对未来岗位工作开展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使其掌握符合专业要求,服务于业务素质提升的创新思考与创造探索能力,辅助学员将学历教育阶段理论创新思维转化为基础理论与岗位需要相结合的执行创新思维,培养学员在执行具体军事任务中遇到新问题,敢于在思考方式与处理手段上进行大胆创新的职业习惯,实现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过渡期”创新思维方式的顺利转变。

2.中级任职培训

面向军队中级干部,由军兵种中级指挥院校承担其培训,该类别的军事人才通常需要担任一些高于执行任务本身的组织、协调与沟通工作,其面临创新思考的命题明显更具整体性、全局性与秩序性,因此侧重学员系统化创新、科学简化与优化创新思维培训,并将其应用于基层工作日常管理创新实践。其培养目标为:着眼于学员系统化思维与组织创新能力,使学员熟悉并能运用全面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以及发展的观点开展组织创新实践,提升其创新思考的逻辑清晰程度、问题理解高度与思路发散广度,使其不仅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科学简化,进行目标分解、资源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控的组织创新,还能够将一系列零散的问题进行有序整理,并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其在组织目标要求下,协调沟通各方力量,制订计划规划,综合权衡与监督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创新思维能力。

3.高级任职培训

卡尔松是个足球迷,帕帕国现任总统杨歌派他执行这项军事任务时,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是军令如山,他不得不执行。

可变剪接,这个早在20世纪就被提出的概念,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又“火”了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可变剪接不仅丰富了蛋白质组多样性,还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面向军队高级军官,由高级指挥院校承担其培训,该类别的军事人才是对国家国防安全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高价值性的高级军官,更加强调学员主动学习,相互学习,充分挖掘学员个人特质与潜能,以开放的眼光与胸襟将其作为高级任职培训教学的宝贵资源。其培养目标为:旨在培养学员战略思维、体系思维与决策创新能力,提升学员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等创新思维的全局性、长远性、深刻性。辅助学员将战略观、体系观与全局观纳入其创新思考模式,养成基于未来国家安全与战争需求而开展军事创新思考实践的高度自信与深度自觉。发挥学员中高级专家与战略专家的榜样力量,以“将”育“将”,拓展其军事创新思维的文化广度与哲学高度,重视经验分享,加强研讨环节,侧重学员的战略性思维、决策创新思维与个性化创新思维培训,将其培养成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领军型军事创新人才。

四、结束语

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军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军事创新,加速培养军事人才的创新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军事院校及学科在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课题组研究分析了“双一流”建设的时代需求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的现存问题与迫切需求,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结构,设计了“双一流”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分类制订了学员的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对于我军开展“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进行军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24-27.

[2]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11.

[3] 丁汝坚.对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3):164-165.

[4] 余明远,员智凯.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机制探索[J].学术论坛,2011(10):213-217.

[5] Tina Seelig.InGenius:A Crash Course on Creativity[M].New York:Harper Collins US,2012.

[6] 宋晶,韩越,杜菲菲.军校学员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5(34):92-93.

[7] 郭锐,张新生,周珂.军校学员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对策研究[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4):117-119.

[8] 王红军,黄兴第,王玉坤.美国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继续教育,2011(12):60-62.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013-04

[收稿时间] 2018-05-30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国防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般立项课题“军校学员创新思维培养与课程设置研究(专项研究)”(U2017012)和“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研究”(U2017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豆亚杰(1987-),男,河南淮阳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统计与组合决策,国防采办与体系工程。

[责任编辑:钟 岚]

标签:;  ;  ;  ;  ;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军校学员创新思维“1+3”培养结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