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危机行为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欧榕燕 林如珍 郭湘榕

欧榕燕 林如珍 郭湘榕(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350008)

【摘要】精神科危机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者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潜逃等严重伤害或者破坏性行为。各种危机行为的发生不但对病人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其他病员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或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机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机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危机行为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41-01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病历为2005 年9 月~2010 年9 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新入院患者具有危机行为3)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4)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无酒精及药物依赖。符合上述条件者200 例,男140 例,女60 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00 例,男70 例,女30 例。危机行为类型:冲动,伤人毁物35 例,潜逃25 例,自杀20 例,自伤20 例。对照组100 例,男70 例,女30 例,危机行为类型:冲动,伤人毁物35 例,潜逃25 例,自杀20 例,自伤20 例。

1.2 方法1.2.1 采用自行设计的登记表,为每例患者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危机行为类型及用药情况。

1.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两组研究时间均为三个月。

1.2.3 干预方法1)对冲动兴奋的患者采取疏导、劝阻、保护隔离,将有自杀自伤倾向的病人置于安全环境,专人看护,实施疏导、劝解、说服、指导等措施。将有潜逃意念的病人置于工作人员视线范围之内,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动态,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进行解释疏导、分析启发。同时采取个人疏导或者集体上课的方式,鼓励患者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2)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应急干预,对已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心理干预。

1.2.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应用SPSS11.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X2 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危机行为差异。

2. 结果:见表

3 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危机行为的发生率高,由于病人缺乏自知力,不认识自己有病,别家属骗入院或强制入院,更易激起他们危机行为意念,融洽的护患关系,可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使病人心情愉快,消除敌对情绪,减少危机行为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病人真确认识疾病,学会控制情绪,安心住院,配合治疗,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通过易于接受的交流方式与病人进行应激干预讨论,使病人易于暴露内心的冲突与不安全感,有利于引导病人认识危机行为的本质和危害,提高应对生活事件和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减少危机意念和行为的发生。

4 对策:危机行为的管理要抓住关键点,护士要善于认识、处理关键性问题并进行监督和管理,关键问题处理好了对于护理质量的控制于评价非常重要。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夜班护士应仔细检查每个角落特别是‘三防’病人一定要心中有数。分析危机行为的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调动护理的积极性。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注重提高护士的素质。社会的进步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倡温馨微笑的服务,对精神病人言语冷漠、行为不当或者过失使病人不满,容易导致危机行为出现,护士应该坚守岗位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危机行为在精神科病房是时刻存在的,住院精神分裂症者危机行为不能只停留在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水平上,护理安全管理中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防范上下功夫,提高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减少和杜绝危机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1] 张风清,李玲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7[2] 林菊英,护士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为你服务:中华护理学会会刊,2001:142-143作者简介:欧榕燕,女,大专,福州人,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护师。

论文作者:欧榕燕 林如珍 郭湘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精神科危机行为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欧榕燕 林如珍 郭湘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