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超声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方天清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 云南省富宁县 6634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肝脾损伤检查的5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与CT和手术诊断结果相比较,对57例肝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CT诊断、手术诊断相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4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结果显示,57例患者均存在盆腔积液,盆腔积液检出率为100%。结论:肝脾损伤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其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在肝脾损伤诊断中应用于推广。

关键词:超声;肝脾损伤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在腹部创伤中,肝脾损伤属于风险性比较大的创伤,并且患者肝脾损伤容易导致破裂以及出血损伤,这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临床医学需要采用有效地方式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地诊断,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超声诊断能确定肝脾患者出血位置,了解患者出血类型和出血量等基本情况[2]。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超声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升肝脾损伤符合率提供合理的诊断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7例肝脾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57例研究对象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38.65±5.68)岁。21例肝损伤;11例脾损伤;25例肝脾损伤。伤损后就诊时间为1—38h,平均就诊时间(16.53±10.37)h。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HD11XE超声诊断仪对肝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探头的频率控制在3.5MHz—12MHz范围内。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基础,帮助患者调试到合适的仰卧、侧卧、俯卧以及卧位体位上,借助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方式对肝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高频超声诊断主要是确定患者肝脾表浅组织存在异常回声状况,观察包膜完整性、内部结构、回声特征、肝脾形态。

1.3评价标准

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与CT诊断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X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

与CT诊断、手术诊断相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4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

3.讨论

肝脏与脾脏均属于实质性器官,具有较小的弹性,并且质地较弱,其在临床医学上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创伤性疾病。由于肝脾均在隔下,两者损伤以后病理改变比较相似[3]。临床医学中比较容易诊断出真性破裂,大多数是患者中抽取不凝血血液进行诊断[4]。而临床诊断包膜下破裂以及中央性破裂的难度比较大,所以需要加强对肝脾损伤患者的观察,应用超声动态对其进行密切观察。研究报道显示:应用超声诊断肝脾损伤的符合率超过90%,诊断符合率较高。包膜下损伤患者组织比较表浅,将腹部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进行联合性检查其诊断率比较高。观察肝脏和脾脏实质受伤部位,其得到的超声图像更为直观,其能将患者凝血块以及包膜裂口均清晰地显现出来,并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即能正确诊断包膜下损伤。

于肝脾中央性破裂患者而言,患者损伤程度、损伤时间、部位以及裂口情况均可以再超声图中得到体现。肝脾中央性破裂患者早期声像图的主要表现是外形轮廓比较模糊,出现不均匀质高回声,并逐渐地发展成为较低回声[5]。患者血肿轮廓清晰度也比较高,并发展最后的回声区,形成假包膜。在诊断皮损伤出血患者时,观察患者腹腔积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进行急诊检查。尤其是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比较弱的肝脾损伤患者而言,应用超声检查的优势更容易凸显。及时地借助超声检查方式检测患者腹腔中是否存在无游离液体,并结合患者腹腔中盆腔、左隔下、肝下、脾周等比较隐秘的进行积液量检查,根据患者积液隐窝的数目判断患者脏器损伤的程度,最终为患者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提供一些比较科学的依据,促使肝脾损伤患者能及时地得到救治。最终促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肝脾损伤患者,一个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包膜破裂型、中央性破裂型以及包膜下破裂类型,也可能单一地出现某一类类型。在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其破裂类型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在肝脾损伤患者受伤较短时间内应用超声诊断能提升诊断符合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肝脾损伤部位主要包括包膜破裂型、中央性破裂型以及包膜下破裂型,其中以包膜破裂型为主,占到75.44%。与CT诊断、手术诊断相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49%,研究结果与上述表述一致。这说明肝脾损伤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地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晶.刘辉.超声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85—96.

[2]彭秀兰.陈方华.苏晖.等.超声造影诊断肝脾外伤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18(16):2189-2191.

[3]许春英.超声在35例肝脾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56(28):88-89.

[4]梁峭嵘.黄春燕.梁彤.等.超声造影在脾外伤评估及分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5(2):39-41.

[5]杨翠霞.李志刚.苑学.等.高低频超声诊断外伤性肝脾损伤1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5,10(27):6694-6695.

论文作者:方天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分析超声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方天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