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论文_孙民权

浅析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论文_孙民权

(淮安供电公司淮阴营业部 223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管理水平逐渐提升,电力在我国越来越重要。但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电力工程质量。所以我们要结合实际的电力状况深入分析安全管理问题,在电力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质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实践

电力工程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也推动了电力规模的扩大,电力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众所周知,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不利于电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要改进和强化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重视工程质量,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电力工程施工的特点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主要为户外工作,所以特别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1.1流动性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具有流动性的特点,需要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明确分工协作,引进高科技,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1.2综合性

电力工程包含很多种方面,需要结合不同的类型的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安全机制,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标准,才能有效的保障了工程施工的安全。

1.3电力工程施工具有不确定性

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等因素,对施工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建立应急预案,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4户外作业较多

电力工程包含地上和地下作业,都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优化施工条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自然因素进行合理的应对,采取合理的措施。

2.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具有复杂性,极容易受到干扰。因此,需要对施工安全管理逐步进行调整和完善。实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能够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从而有利于施工的有序进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安全管理能够使企业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促使企业进行自我改进,加强对于生产隐患的认识,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企业应该按照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企业通过安全管理能够对风险进行预警,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零事故”的管理目标。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3.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法律方面的缺乏,安全生产缺乏法律的管理和支持,需要有标准的规范进行引导。其次,安全管理在监督方面存在漏洞。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落后,容易引起多种多样的隐患。工作人员对安全的意识不足,观念薄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制定科学的管理理论,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有效的控制由于设备问题、人员的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事故,加强设备的安全排查。电力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需要对职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合理的培训,进一步熟练职工的技术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4.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因为电力工程受到气候、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需要施工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预警机制。在工程开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勘测,消除风险。加强施工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尽最大可能把风险降低。

4.2定期检查机械设备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机器设备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提升生产效率。但是机械设备的大规模运用会导致机器设备寿命的降低,设备的磨损。所以为了加强施工的安全性,一定要定期及检查机械设备。

4.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规范,争取把安全管理政策化、形式化。完善安全监督体系,消除安全管理的漏洞,达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4.4合理划分安全区域

对各个部门进行安全区域的划分,有利于各个部门重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施工方要明确认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对各个部门的安全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各个部门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划分,实行哪个方面出事,哪个部分负责的制度,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具体的人员,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施工单位要设立材料主管、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技术员等职位,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能,尽可能减小风险的发生。

4.5经验法

施工人员根据已有的经验发现危险,可以通过对照分析法、类比推断法和经验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经验法是施工人员借助以往经验进行分析,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照分析法是施工人员根据以往发生的风险,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容易受到操作人员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带有主观随意性。

4.6图像法

流程图法主要是对项目工作流程或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并作出图标的过程,它主要包含项目作业、系统和实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流程图进行分析预测,标注可能发生的风险。

4.7加强对风险的辨识度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以及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称之为风险。因此,危险源大多都是人为操作失误、不正确的操作导致的。触发因素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操作人员只有加强对风险的辨识度,才能减少风险的发生。

结束语: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在电力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才能促进生产的效率。要促使电力工程的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安全的施工作业,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控制好风险,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的持久而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德鹏.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与实践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2):145-146.

[2]牛华庆,朱先清.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21):66-67.

[3]周晓光.谈新时期下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5,(13):235-236.

[4]侯勇.浅谈电力工程项目外包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J].科技资讯,2012(2):157-158.

论文作者:孙民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论文_孙民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