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下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福利变化分析_贸易自由化论文

贸易自由化下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福利变化分析_贸易自由化论文

贸易自由化下世界主要产棉国的福利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利论文,贸易论文,世界论文,产棉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发达国家棉花产量过剩和棉价下跌是棉花贸易扭曲产生的根本原因。世界商品价格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相对较低,从1990年下半年到2001年,世界商品价格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美元的强劲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滞缓,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世界经济在1994—1997年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3.9%,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下降到2001年的2.2%。但由于全球商品储备在2002年紧缩,而世界棉花价格自2001—2002年度更是跌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当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在2002年提高时,棉花价格的回复却滞后于粮食作物的价格,2002—2003年度世界棉花价格比1990—1994的年平均低33%。而其他农产品:大豆价格比1990—1994年水平只低4%,玉米价格高5%,小麦价格高24%。虽然由于我国2003年对棉花的大量进口导致世界棉价在当年略有上扬,但此后,在2004年下半年Cotlook北欧A指数和纽约期货出现了大幅下跌。一些关键指标(如中国以外地区的库存消费比)显示棉价难以走高,整体上还是呈熊势,棉花生产全面丰收和美国政府仓库中囤积的大量棉花可能将令市场中任何提高棉花价格的尝试落空(安德森,美国农业部)。棉花价格的下跌和持续疲软直接影响全球棉花生产和出口国,一些产棉国开始重视政府的补贴政策,棉花的贸易壁垒也迅速被应用。

一、世界棉花补贴现状和方式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1997—1998年度的棉花总产中,约50%的产量来自于棉农的直接收入或价格的补贴作用;1998—1999年度中,由于补贴政策的兑现而获得的产量份额达53%。1998—1999年度,世界上种植棉花的有76个国家,直接对棉花生产进行补贴的国家有:美国、巴西、埃及、希腊、墨西哥、西班牙以及土耳其。这些国家对棉花生产的直接补贴在1997—1998年度总计达37亿美元,1998—1999年度为48亿美元。1997—1998年度和1998—1999年度,世界棉花出口额中,政府补贴的出口份额分别为8%和20%。

2001—2002年度,补贴达到58亿美元,主要表现在两个地区:一是美国,棉花出口补贴达33亿美元,美国棉农2001年得到的补贴总额比200万人口依赖棉花生产为主的布基纳法索全年的GDP总值还要高;二是欧盟,达10亿美元。从受益数量上看,近1万西班牙棉农、2.5万美国棉农以及9万希腊棉农受益。

除通过生产计划进行补贴外,各国的补贴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价格补贴、收入补贴、低息贷款、最低保护价格补贴以及与棉农签订各种特殊合同等。

西方发达国家的补贴严重削弱了非洲各国棉花的竞争优势,近十年棉价的下跌与补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1999—2000年度和2001—2002年度,中、西非产棉国的棉花产量提高了14%,而出口收入却下跌了31%,在2000—2001年度,棉价达到了30年来的最低,因直接或间接地受棉花补贴的影响,中、西非产棉国棉花出口收入的损失每年几乎达到10亿美元,对于很多依赖于棉花出口创汇或把棉花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非常大。

经过乌拉圭关贸总协定的谈判,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产棉国开始终止对棉花出口的补贴,4个WTO成员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诺削减出口补贴的义务,这4个国家分别是巴西、哥伦比亚、以色列和南非,并承诺在1995年以后不再对棉花实行任何出口补贴。但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出于在农产品贸易上的竞争,对棉花的补贴削减义务进行得很慢。我国在加入WTO以前将棉花作为战略产品,由于我国在农产品,包括棉花政策上的一些变迁,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棉花的生产、流通和贸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我国的产棉大省新疆的补贴,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农民的种棉专一性强,人均棉花生产数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十倍。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承诺削减包括棉花在内的许多农产品的出口补贴。

二、棉花自由贸易福利变化的定量分析

美国的一些学者曾对美国所有商品的政府贷款形式的补贴进行分析,但是针对棉花贸易自由化与福利影响的分析相对较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2年使用CGE模型来模拟所有商品现有的贸易扭曲消除后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全球福利提高了1000亿美元,但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福利会随着棉花贸易自由化下降,发展中食物进口国在某些情况下福利也会降低。

棉花的实际关税率是比较低的,因为棉花是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原材料。世界棉花的名义进口关税率的平均水平仅为2%,但约束关税水平较高,为21%。近年来,一些国家,例如巴西和印度,已经提高了棉花的进口关税,GTAP数据库中表明的世界棉花进口平均关税水平为8%。

本研究利用18种商品,40个国家和地区的CGE模型评估棉花贸易壁垒的减少对全球福利和贸易的影响。模型利用GTAP数据库的数据,将主要产棉国和地区的情况在表格中体现。使用CGE框架模拟世界棉花贸易自由化,并假设关税为零,所有的非关税壁垒取消。

三、模型计算结果和分析

世界棉花进口壁垒的取消提高了全球福利水平。全球总体福利水平增加了0.03%,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平都有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发达国家的水平高0.02%,世界棉花贸易增加了9%。

对某些特定国家进行福利变化分析,总体来看,棉花出口国获得的福利增加了。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是美国,但是棉花贸易仅占其贸易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的福利增加非常少,仅为0.04%,发展中国家中的棉花出口国是获得福利增加最多的国家。前苏联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获得的福利比美国要高。西非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对棉花出口的经济依赖度较高,获得的福利增加也比较高,为1.87%,南非获得的福利增加最多,为3.31%。

西非和南非国家的福利增加幅度约为2%—3%,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变化,所以非洲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和地区的福利,会随着棉花的贸易自由化获得长期增长,作为最大的受益国家。总体平均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福利增加为0.05%左右。但是,许多其他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内,会随着贸易自由化出现福利的负增长。

我国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如秘鲁和中美洲国家的福利水平下降,这些表明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受益。日本和韩国的福利水平也稍微有些下降。出现这种测算结果的原因与建立模型时假设不存在任何的贸易扭曲有关,事实上无论各国国内还是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政策,在棉花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比如,WTO规则所允许存在的普惠制。同时,根据WTO规则,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有很多的贸易互惠安排,这些都是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例外情况。但从总的趋势上看,世界棉花贸易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有所增加,全球整体平均福利水平也会有所增加,无论是现在的贸易安排还是贸易绝对的自由化,对最不发达的主要产棉国来说,福利都呈提高的趋势。一方面,棉花的贸易自由化对世界主要产棉国的福利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棉花贸易自由化中受益,另一方面,对某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来说福利有所增加,而且对世界棉花贸易总量增加的影响较大。

标签:;  ;  ;  

贸易自由化下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福利变化分析_贸易自由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