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的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论文_屈丽琼

九〇三医院放射科 621700

【摘 要】目的:对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的实施方法及疗效展开评价分析。方法:选取120例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加强防感染护理措施以及对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教育,大大降低了心内科导管室患者的术后感染率。结论:保持心内科导管室的环境干净整洁,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感染操作技术的规范性,加大对患者防感染教育普及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

【关键词】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方法;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heart international prevent infec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analysis.Methods:choose 120 cases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January 2012 in our hospital heart international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experiment,to each patient's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rough nursing staff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infection and to preven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education,greatly reduces the heart international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Conclusion:keep the he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with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staff to prevent infection of normative operation technology,increase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in the infection for patients and other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key words] heart medicine international.To prevent infection;Methods;The effect;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各方面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现代医疗水平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是进行微创手术,该方法治愈率高,操作简便,引发的并发症较少。患者的康复更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科学护理,尤其心内科导管室的防感染操作更为重要,是进行心内科手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1]。预防感染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进行预测,对发生感染的原因及过程进行预防。本文就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的措施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男性6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0.5岁;女性6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0.4岁,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试验主要对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1)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洁净,患者进行穿刺输液时,应提前用5%碘伏为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定时为患者更换严格消毒的无菌敷贴;患者进行采血样检查时,需用75%乙醇对三通口进行消毒,待血样采集完毕后对三通口进行反复冲洗并用无菌治疗巾包扎好,并每日按时进行更换。(2)将心内科导管室进行合理且严格的分区,例如无菌区、污染区、清洁区,医生和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所有无菌操作,所有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后按照分区分类排放并有专人记录管理并定期进行无菌检查,一旦查出不合格工具,立即进行处理。心内科导管室除要进行常规消毒外还要进行针对性强的特殊消毒,心内科导管室内需全天候的开通空气净化器,每日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消毒[2]。(3)医院为每位患者分配固定的医生及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每位患者的使用物品进行明确的分类,严禁避免交叉使用或某些物品的重复利用,因此为每位患者进行专人逐样回收或毁形,所有医用垃圾都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无毒销毁,科室内常备各种一次性医用工具;若患者患有传染病,则该名患者的医用工具使用后必须按照严格的隔离技术进行隔离处理,手术间要有专人管理,管理采用轮班制,对出入手术间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登记[3]。(4)院方定期为医生及护士进行预防感染知识的培训,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对防感染的意识,提高护理技能和自身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预防感染方面知识的普及,告知患者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预防感染的方法,及时通知患者病情的发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答任何病情方面的疑问,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热情,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和心理,及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给予他们鼓励,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规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我院对患者定期开展的预防感染的科普教育,患者的防感染一直明显提高,患者在此方面知识的丰富度足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几率[4]。本次研究中120例参加实验的患者中仅有3位发生感染,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具体见下表1.

表1 患者感染知识调查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实践中渐渐发现制度化的管理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好方法,医疗事业也不例外。心内科导管室是一个特殊部门,依据其特殊性,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以及各项管理标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感染方面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水平及责任心,熟练掌握所有无菌操作流程[5],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标准。科室的任何医疗器械均进行严格的消毒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放置,并有专人管理,所有医疗垃圾均按照医院规定进行无毒处理。

本文就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的方法及效果展开研究,发现心内科导管室每日必须全天候的开通空气净化剂,确保科室处于无菌环境中;在科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需配有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照顾,每位患者的医用工具均进行分类管理和无毒销毁;手术室内所有医疗器械严格进行消毒并规则排列,手术室每日进行彻底消毒,对出入手术室的每位医护人员做好登记;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感染的培训,加强专业水平及责任心;加强对患者防感染知识的普及,患者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预防感染。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值得推广并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雅慧.金晓燕.心脏移植患者预防术后感染认知及日常行为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6):25一26.

[2]金燕.关艳霞.刘颖等.临床质量控制在心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53一54.

[3]汤红莲.苏冰莲.徐建婷.心血管病术后动脉穿刺持续测压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6):27一28.

[4]丁珠云.韩亮亮.肺功能检查预防感染与控制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752.

[5]安静.丁一妹.张俊磊.等.创伤后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8.3(4):512一525.

论文作者:屈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3

标签:;  ;  ;  ;  ;  ;  ;  ;  

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的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论文_屈丽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