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制度条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制度条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体制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体制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选择作一分析、探讨。

一、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制度创新,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

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础。我国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有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否则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缺乏基础而落不到实处。

国有企业如何改?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这就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目前企业的转机建制工作正在进行。改革实践中需明确和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企业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企业改革必须从搞活一个个国有企业转向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我国国在企业现有10万之众,企图搞活每个企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其一是要承认企业有死有活,不可能每个企业都搞活。二是国有经济也有个经营范围和经营结构问题,应根据国有经济的现状和发挥主导作用的要求,合理调整经营范围和经营结构。三是国有经济要通过对其他经济成份的渗透,全面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四是要调整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着重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增加或维持国有企业的数量和比重。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企业可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法。例如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应充分放开,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优化、产权重组,国家只出政策不出钱,盘活存量资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优势企业、大型骨干企业,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为其排忧解难,以保证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2、企业制度创新要抓产权这个核心。

产权关系清晰,这是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标志和要求,一是产权必须明晰,切实搞好产权界定。二是产权必须多元。除了要克服公有产权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公有产权与非公有产权长期并存的产权结构体制外,重要的是,必须在国有企业内部构建以财产所有权分散化为前提的多元持有者的产权结构。三是产权必须流动。在产权流动和组合中,优化国有资产结构,确保国有资产增值。按照上述要求,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应认真搞好企业清产核资,确定资产的实际主体以及实际占有的数量,建立超脱于部门之外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在这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原有“工厂制”企业进行改制,转变为现代股份公司,并公开向社会招聘企业法人,建立法人代表的利益保障机制以及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同时要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种形态的产权市场,使国有企业的产权能够进入市场,进行正常的产权交易,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3、企业制度创新必须把强化企业管理提到十分突出的地位。

必须指出,这几年不少地方、部门和企业自觉不自觉地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对立起来,出现了重产权制度改革,轻管理制度创新的现象,以至企业基础管理、专业管理相当薄弱,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企业管理松驰也是个重要原因。须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针对现有企业产权制度模糊的状况,着力抓好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固然无可非议,但如果顾此失彼,就产权抓产权,忽视企业内部管理,放松了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即使有了明晰的产权制度,也不能确保其有效运行。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当务之急,一是要切实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二是要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的约束机制,三是要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时注意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保护职工正当权益,四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二、深化市场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在实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属当务之急。改革实践中应注意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1、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创造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机制的良好的外部条件。

一是基本的经济条件。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这才有利于理顺价格关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合理调节、引导资源配置。为此,需要正确处理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合理确定投资总规模,从严控制新开工的项目,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资源的相对宽松。同时通过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措施的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有效供给的能力,从而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二是基本的社会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势必会出现企业破产和职工失业,因此在建立配置资源的市场体系、发挥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作用过程中,千万不能忽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这是深化市场改革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三是基本的法律条件。即加强市场的法制建设,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交易秩序,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市场体系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进行。有关法规一旦出台实施,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2、遵循市场发育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 辩证的方法培育市场,促进市场机制优化。

一是市场建设的主观愿望和自身客观条件问题。笔者认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固然离不开市场建设。但市场建设及其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状况),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同时还要考虑生产者、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故政府对市场的培育,不仅需要有积极的态度,而且要因地制宜,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是一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问题。根据目前市场体系建设状况,我们应在继续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必须突出重点,抓紧培育规范要素市场,这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重点,也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

三是对市场放与管的问题。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应是放与管的有机结合。放即减少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放开经济管理权,确保企业这个市场主体能独立自主地进入和退出市场,并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市场发育的前提。管即在放开市场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建设的规划,对市场配置资源方向的引导,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这是市场发育的保证。

四是市场软件与硬件建设问题。市场硬件部分是指流动基础设施和交易场所,软件部分是指市场运行的经济机制、法律规范、管理规则和商业惯例、商业道德等等。要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既要抓硬件又要抓软件,两者必须协调发展。在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中,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市场设施建设,创造现代市场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同时更应重视建立完备的市场软件系统。这方面建设目前相对滞后,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引起我们充分重视。

三、深化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创新,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保证条件。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体制创新。

一是重塑投资主体格局,赋予企业独立的投资权。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缩小政府投资的范围。政府的投资,今后应主要投向关系全局和重大建设项目。一般的建设和技改项目,在国家规定的总投资范围内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国家不必过多地进行干预。

二是建立投资项目责任制,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在投资体制改革上,要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激励和风险约束机制。投资业主不仅要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还要负责日后贷款的还本付息,负责项目的投资回收。要通过立法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坚决改变领导人决定投资项目,违背科学决策程序的现象。投资项目因未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由领导决定造成损失浪费的,应严肃追究其责任。这样方可杜绝由投资决策不科学而造成的投资失误和损失。

三是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资本金制度。对不同行业规定不同的资本金率,除少数公益性项目外,所有新建项目,都应按照规定,确保应有的资本金包括铺底流动资金,打足投资,不留缺口。在融资方式上,坚持间接融资为主,适当扩大直接融资。

四是要用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项目承担者。一切建设项目应在政府建设部门和新闻单位的监督下,实行公开招标竞争制度,谁报价低、工期短、质量好,工程就由谁来承建。

五是加强投资导向,保证投资重点。在投资主体多元和积累资金多渠道的新格局下,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对各类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使用方向进行指导、引导、规范、监督。否则,对投资总量的调控很难走出膨胀——紧缩——再膨胀——再紧缩的恶性循环。加强投资导向,还必须解决投资过于分散的问题。当前,投入的重点首先是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其次是加强和充实水利、交通、通讯、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进一步缓解这些部门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第三,要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要着重扶持和加强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技术装备工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体制创新。

一是加快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专业银行要转为商业银行,其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要尽快分流,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别管理;对银企之间存在的大量债务,政府要以积极、慎重态度帮助其加以清理、重组;银行内部要加大经营机制转换的力度,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信贷资产风险约束机制和独立核算的法人体制。

二是积极培育金融市场。针对当前金融市场的机制扭曲、管理体制不顺、交易方式不规范、专业管理人员比较缺乏等问题,金融市场的培育,首先要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组织体系。在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调剂市场、贴现市场的同时,注重证券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各种有价证券和信贷资金价格的利率应遵循价值规律,由商业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正常幅度内,根据银根松紧、企业效益好坏等进行浮动。其次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宏观管理,将各地证券发行纳入全国统一规划,适度控制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现在社会上游资越来越多,对宏观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泡沫经济之所以下不来,与此密切相关。对这种游资要加强清理整顿,其中一部分要相对集中,可由财政部门掌握,以低息贴息办法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

三是积极试验、运用三大政策工具调控资金运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实践证明,用贷款的规模控制、资金的计划管理和贷款限额为主的金融调控手段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调控效果差,难以摆脱“控就死,放就乱”的困境,与金融市场化和国际接轨的要求相差甚远。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特别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些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实现社会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因此,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要积极为这三大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中央银行应认真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三大政策工具调控货币运行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便切实有效地搞好货币调控。

标签:;  ;  ;  ;  ;  ;  ;  ;  ;  

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制度条件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