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研究论文

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研究

张桂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 福建自贸区的设立能促进海峡两岸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需要两岸形成高效畅通的物流通道。借鉴生态圈框架,构建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的核心系统、关键系统、相关系统、寄生系统、环境系统,建议从平台整合性、供应链管理机制、强化技术支撑性、优化政府环境方面促进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协同持续发展,促使两岸跨境电商物流往平台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方向演进。

【关键词】 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互联网+”

0 引言

福建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充分发挥对我国台湾地区的作用,着力开拓对台湾地区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将海峡两岸跨境电商列为先行试验的任务之一,跨境电商成为福建自贸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近年来,福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幅超过20%。跨境电商快速高效发展势必对两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两岸跨境电商物流不仅需要优惠政策环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更需要不断改进物流综合能力,着力提升物流在时效、成本、安全、逆向物流、信息追踪、服务体验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周凌云(2015)认为物流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样与生态链体系类似,企业通过信息和能量相互交换,实现生存与发展。薛晓芳(2017)基于大数据的作用,构建个体、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分工、协同共生合作物流生态系统。试图从生态圈系统的角度,借势“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思维,寻找提升两岸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路径,促进两岸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加深两岸经济合作关系。

式中:Cp为每次动态预防维修费用,Cr为设备更换维修费用,u为成本调节系数,v为预修周期调节系数,e为经验参数,w为学习效应调节系数,w=lnK/ln2,K为维修经验曲线百分率。

1 构建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

基于福建自贸区背景,实现两岸增效降本便捷的物流为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构建两岸综合性跨境电商物流平台,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相关行业企业,如跨境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公司、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服务公司、金融、保险、船公司、咨询公司、中介、法律公司等,实现价值共创、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格局,形成分工有序、相互依存、互相合作的生态圈系统。具体包括核心系统、关键系统、支持系统、寄生系统、外部环境系统(如图1所示)。各个系统间互动衔接、联动发展、相互依存、互惠共通,促进物流生态圈协调平衡,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有效统一,形成平台化、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协调系统,推动两岸跨境电商物流向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平台化、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核心系统是整合平台,是整个生态圈的领导者,是资源、关系整合者与协调者。平台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第四方物流公司(如Axado)来主导,或现有的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速卖通,ebay、兰亭集势平台下的物流平台。功能主要是整合物流供应链相关资源,协调各个系统关系,确定平台规则,统一平台标准,制定平台进入、参与、退出机制,为参与者创造公开、自主、合作、竞争、有序、智能的环境,使平台成为信息、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场所。

图1 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系统

关键系统是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交易主体,是物流服务的直接提供方,包括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提供方、第四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交通运输网络、报关行、货代、仓储、配送、包装、港口、码头、船公司、船代、海关、检验部门、物流技术公司等,是物流交易、服务、信息的创造者与使用者。关键系统是线下平台的主体,融入线上平台,本着共享、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进行活动,共创价值,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支持系统是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支持物种,如跨境支付、金融企业、保险公司、物流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信息技术公司、网络营销服务商、各类技术外包服务商、翻译公司、咨询服务机构、媒体信用机构、法律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推动“互联网+”技术与跨境电商物流领域各环节进行深入融合、协同、应用。促进生态圈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化发展,着力提高物流与跨境电商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支持系统承担了生态圈的非核心业务,丰富生态圈,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圈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锐意创新,强化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各个系统进行全新整合,打造两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品牌优势,实现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良性高效运营。

强化生态圈平台的整合性,促进线上线下平台无缝融合。线上平台作为资源、信息、要素集聚整合平台;线下平台作为服务落地运行载体,招商引资,分工与合作,打造两岸完整供应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平台在资源、信息的集聚性、共享性、开放性,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打通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4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性,形成不同产业间联动发展,促进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生态圈各个系统在平台上的整合,形成物流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云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并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应用,使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形成无缝连接。发挥政府、咨询、金融、技术、中介支撑作用,强化支持系统与寄生系统的保障作用,创造更多、更高端的增值服务,缓解货物难以追踪、信息反馈难、退货无门等顽疾,满足客户对物流递送的可视化、时效性、低成本、个性化的要求,提升两岸消费者物流服务体验感。

2 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协同机理作用分析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的实验室采取的是非开放式管理模式,学生只能按教学计划或教学进程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这种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制约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不合理,实验室除了正常的实验教学时间段外,就处于闲置状态,实验室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室开放使用效率。实验室开放成为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热点话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6]。

2.1 强化平台的整合性,促进生态圈协同

综上所述,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各个系统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耦合,形成共生关系,高度集成复杂、开放、共享、可调节的统一体,共同参与两岸物流价值的创造与共享。

2.2 引进供应链管理机制,促进生态圈整合

在平台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协同整合4个系统,各个企业分工有序,每个企业专注于精细供应链价值,形成合力,打造完整供应链服务。完善、有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一系列机制,如竞争与合作机制、利益合理分配机制、信任机制。

从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技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可以得出结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在职业能力上有所提升,所以技校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培养,把语文课的特点与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3]

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货物的可视化、全程化、可跟踪、可溯源服务。客户可以直接、便捷、持续地监控跨境电商整个交易环节和物流各个流程,增强物品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信息透明性,降低信息成本,促使两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可控路径演进,大大提高两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体验感。

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分工协作,进行能量、信息交换。通过强化平台整合性、进化供应链管理机制、强化技术支撑作用、优化生态圈环境等,使各个系统由散乱、不平衡的状态逐渐向有序、平衡、协调状态演化,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共享。

竞争与合作机制是在生态圈各个系统中形成适度竞争又能高效合作的秩序,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竞争促进跨境物流生态圈各个成员进行自我进化、自我迭代,还能淘汰一部分低水平企业,留下各个领域专业性强的企业。这些企业根植于供应链中不同领域,又相互融合,相互需要,友好合作,在平台打造的供应链条中实现共赢,创造“1+1>2”的价值。

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平台信息合作与整合,把各个松散的组织进行动态组合,对整个生态圈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更多特色服务。例如,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与预测能力,对客户精准营销、采购规模化、选车智能化、物流需求与供给配对合理化、挖掘运力共享池、货代专业化、政府单一窗口对接、保税区仓配一体化、高效退货渠道专门化等,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3 强化技术支撑作用,促进生态圈融合

外部环境系统是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所涉及的各类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海峡两岸文化同源性、历史同源性、地理相似性、政治、政策等宏观环境,也包含整个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各个参与者的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这是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的无形力量,为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提供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合理利益分配机制是生态圈4个系统中根据其创造的价值给予合理的奖惩。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清理,多劳多得,适时调整系统成员间的关系,提高道德风险下供应链成员合作的积极性,激活生态圈的活力,形成有序、动态、健康、可循环的物流生态圈。

信任机制就是创立公平、公开、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生态圈的诚信档案,形成有效的信用制度,培育相互信任文化,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交易成本,降低资源的无效消耗,形成高效率的生态圈。

2.4 优化生态圈环境,促进生态圈协调

政府在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协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政府明确定位,弱化政府主导作用,充当透明政府、智慧政府。一是政府持续创造条件,制定有利于两岸发展的政策、法律、税收,统一两岸物流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促进两岸物流和谐发展。二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对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自贸区、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发展更多高效现代化仓储、配送中心、体验店。三是协调各政府部门形成合力,缩短环节、简化程序,提供便利,优化跨境电商物流流程。厦门市实现“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的高效服务;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首创增设“清单验放、集中申报”“先验放、后报关”“台商协会总担保制度”等措施,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或报告可被海关采纳,实现了安全卫生基础上的便捷高效。四是多渠道深化两岸文化、经济、贸易、产业、技术等多方面合作,营造融洽、和谐的共同发展、共赢两岸关系。

政府作为生态圈的参与者,应顺应生态圈的市场机制和发展规律,享受生态圈的发展效益,持续优化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环境,促使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是地区之间的环境诉讼数量不均衡,虽然采取立案登记制度,但是立案难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尽管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干预下,2015年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被立案,但是涉及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公益诉讼案件,还是难以立案。这说明各地的司法尺度还不一致。201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对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一定的示范和指导,希望促进案件裁判尺度的统一,进一步提升环境资源司法水平,现在看来,作用有待提高。

3 结语

福建自贸区设立以来,海峡两岸跨境电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两岸跨境电商物流也进入快速提升的新时代。依托“互联网+”,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及互联网思维,构建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强化平台的资源整合、共享,打造完整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支撑性,优化政府政策,为两岸消费者提供可视化、可跟踪、可溯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推动两岸跨境电商发展,深入两岸经济贸易合作。

一是坚持整合资金,统筹推进。密切配合财政部门,以水资源配置规划为依据,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平台,对相关项目归并捆绑,再依据规划将财政专项投入、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水资源费等资金进行整合,实行统筹安排和集中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推进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凌云,张清,赵钢.区域物流生态系统及其结构模型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9):1-3.

[2]薛晓芳,梁伟静,李晓智.“大数据”背景下的协同物流生态系统研究[J].价格月刊,2016(4):63-67.

[3]杨雪琴,田桂瑛,谢建军.“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模式创新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5-8.

【中图分类号】 F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88(2019)02-0024-03

【基金项目】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福建自贸区下两岸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AS161070);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福建自贸区下两岸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课题编号:yyz1515)。

【作者简介】 张桂兰,女,福建漳浦人,硕士研究生,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物流。

[责任编辑:邓进利]

标签:;  ;  ;  ;  

海峡两岸跨境电商物流生态圈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