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分析论文_张琪,高辉,王君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分析论文_张琪,高辉,王君

鸡西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病专业,158100

【摘要】目的 探讨因肠结核并发的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例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历资料、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及病理检查等。结果 11例患者中,发病时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者9例,局限性腹膜炎者2例。术前腹部立位平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11例。术前明确诊断为“急性肠结核穿孔”3例,诊断为“急性消化道穿孔”8例。11例患者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穿孔部位均在回肠,且穿孔处肠管局部增厚狭窄,伴有近端肠管扩张者4例,无明显扩张者7例;单一穿孔者6例,多处穿孔者5例,多处穿孔者合并肠内瘘2例。11例患者均行“穿孔的肠管部分切除+肠肠吻合术”,有3例另加回肠造瘘术; 术后病理均为“肠结核溃疡穿孔”。术后11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处理,发生切口感染者3例,无吻合口漏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1~5年,目前11例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起病急,病情重。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消化道重建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抗结核和营养支持治疗利于术后恢复。

【关键词】肠结核;消化道穿孔;诊断;治疗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临床上少见,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治疗方法与一般的急性消化道穿孔不同等特点。本研究对11例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提高医务人员对肠结核并发的急性消化道穿孔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例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资料、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及病理检查等。纳入标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是肠结核,符合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26~61岁。既往均有继发性肺结核病史,均进行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其中,肺结核病史2年者4例,1年者5例,半年者1例,2个月者1例,痰涂片查抗酸杆菌均呈阴性。患者体格均消瘦,营养较差,其中有2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均未行抗病毒治疗。11例患者术前临床诊断为急性消化道穿孔,其中有3例明确诊断为急性肠结核穿孔(发病前有肠镜活检后的肠结核病理结果)。

1.2 辅助检查与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超声、CT或MRI等检查。11例患者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2 结果

2.1临床症状分析 患者发病时剧烈腹痛,强迫体位,有明显腹膜炎体征。本组病例中有弥漫性腹膜炎者9例,局限性腹膜炎者2例,前者中有1例AIDS的患者术前已发生感染性休克。

2.2影像学检查分析 所有患者腹部立位平片检查结果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3例进行腹部

CT检查,提示肠管局部增厚,肠系膜水肿,肠间积液。

2.3手术所见分析 11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均证实为小肠溃疡穿孔,溃疡与小肠长轴垂直,且穿孔均发生在回肠,穿孔处肠管局部均增厚狭窄,伴有近端肠管扩张者4例,无明显扩张者7例;单一穿孔者6例,多处穿孔者5例(最多者有5处穿孔);术中切除肠管最长者约150 cm(该患者合并有小肠内瘘) ,最短者约3. 0 cm。合并小肠内瘘者2例,伴有回盲部及横结肠表面粟粒样结节表现者5例。

2.4手术方法分析 本组病例术中均将穿孔所在的肠管切除,多处穿孔者采用分段切除肠管,并行肠肠吻合术,回肠造瘘者3例。对于尚未穿孔的结核病变,采用浆肌层缝合包埋; 对于合并肠内瘘者,一并将内瘘切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术后治疗方法及并发症 术后11例患者均进行规律的抗结核治疗(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治疗3个月,之后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维持治疗9~15个月) ,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兼顾G-菌和厌氧菌) 等,患者恢复顺利。术后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处理后,伤口逐渐愈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吻合口漏,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2.6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肠结核溃疡穿孔。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肠壁全层的慢性炎症、溃疡较深、肠壁或肠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黏膜下层闭锁及黏膜肌层破坏,并可见结核样结节,抗酸染色阳性。

2.7随访 通过电话及门诊的方式随访1~5 年,无失访病例,目前,11例患者均生存良好。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耐药性肺结核的出现及其治疗难度的增大,有关肺外结核,尤其是肠结核的报道逐年增加[2-4]。肠结核是肺外结核中较常见的一种,好发于回肠尤其是回盲部。本研究11 例患者穿孔均发生于回肠,可能与局部淋巴组织丰富有关。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肠结核可分为溃疡型、增殖型和混合型,其中以溃疡型多见。本研究 11 例患者均为肠结核溃疡穿孔,且溃疡长径与肠管的长轴垂直,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结核结节,结节逐渐融合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当溃疡波及肠壁全层时,即可发生肠穿孔。部分患者溃疡愈合后,局部瘢痕形成及纤维收缩可导致肠腔狭窄;部分患者肠浆膜面可见色粟粒状结核结节。本研究中,穿孔处肠管局部均明显增厚,其中,有 4 例患者伴有近端肠管扩张,5例回盲部及横结肠浆膜面可见粟粒样结节。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病变肠管的切除、消化道的重建及腹腔冲洗、引流,不建议单纯进行穿孔肠管的局部缝合修补[5-6]。本研究所有病例均进行病变肠管切除,并行肠肠吻合,对于尚未穿孔的病变肠管给予浆肌层缝合包埋,预防穿孔;有 3 例患者因腹腔污染严重,肠壁水肿明显,术中进行了回肠造瘘术。有文献[7]报道,回肠造瘘术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在临床上少见,但是起病急、病情重,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消化道重建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规律抗结核治疗和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1-562.

[2] SAITOU M,SUZUKI T,NIITSUMA K. Intestinal perforation due to paradoxical reaction during treatment for miliary tuberculosis[J].Respirol Case Rep,2016,4(6) :e00196.

[3] PATHAK P,SAHU S K,AGRAWAL S. Clinico-pathological profile and surg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of 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 undergoing laparotomy[J].Chirurgia,2016,111(6) : 487-492.

[4]黄邵斌.溃疡型肠结核穿孔手术方式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 2) : 58.

[5]程洁,张晓微,周瑛,等. 94 例肠结核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 3) : 463-465.

[6]潘景润,吴兴旺,刘斌,等.小肠CT对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 (1) :122-125.

[7]ARA C,SOGUTLU G,YILDIZ R,et al. Spontaneous small bowel perforations due to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should not be repaired by simple closure[J].J Gastrointest Surg,2005,9(4) : 514-517.

论文作者:张琪,高辉,王君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分析论文_张琪,高辉,王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