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00农业技术推广军跳进“农业大门”的原因--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的思考_三农论文

750000农业技术推广军跳进“农业大门”的原因--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的思考_三农论文

七十五万农技推广大军缘何跳“农门”——对我国农技推广队伍现状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技论文,大军论文,队伍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远看象要饭的,近看象烧炭的,一问才知是农技推广站的。”这句话,是我国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自编自嘲的口头禅。这种形象的语言正表达他们心中那份难言的苦衷。这一苦衷,也使75万农技推广大军跳出“农门”流失了。

记者从农业部门获得的一组数字表明,建国45年来,我国共培养了150 多万名农技推广人员,可现在,有一半左右的人跳出“农门”,另谋高就。这支为数惊人的大军的出走。使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技推广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后果。

众所周知,1993年我国有6000万亩棉田受到棉铃虫危害,总产减产30%,经济损失达130亿元;近两年,我国畜牧业防疫密度下降,牲畜死亡率上升, 去年造成经济损失200多亿元;前年,全国大面积发生虾类传染病,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亿元,使我国虾类产量由世界排名第一跌至第四……农业部有关人员介绍说,他们通过调查表明,上述的经济损失与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和流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预言,这种情况倘若再任其发展下去,我国的农业生产势必出现滑坡。

这浩浩荡荡的流失,究竟是缘于何故?

世人皆知,科学技术在我国农牧渔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是与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所付出的努力分不开的。但记者掌握的统计数据表明,多年来,他们的待遇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12个行业中最低的。1978年,农业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数低152元;1985年低300元;1992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目前,这一差距越拉越大,使许多农技推广人员思想波动,急于“跳槽”。

国家给农业第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许多地方在执行中却走了样。有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了一年后还拿不到工资;有的农技推广人员看病的医疗费长期不能报销;有的病故后安葬费也解决不了……尽管农业生产年年增产,可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却年年下降,致使在基层工作的农技推广骨干大量流失,一大批多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老同志提前退休,一些中青年骨干弃农经商,一些刚毕业的农技人员千方百计跳出“农门”。去年,安徽省嘉山县招考交通警察,全县共有37人报名,其中27人是农技推广人员。这一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现象,着实令人深思。

在我国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对农技推广单位一刀切搞“撤局并委建公司”,甚至还“断奶抽血”,这使留在农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心理很不平衡,认为自己干的这一行在改革中成了包袱,被人甩来甩去。陕西省三原县自农口断奶后,县农技推广中心的10名农技推广人员改行,其中有四名农艺师上街摆摊。一位农技人员说:“现在甩掉我们农技人员,过不了多久社会就要背上农业滑坡的大包袱。”农业部的专项调查也表明,目前全国已有的乡农技站处于勉强维持或不能发挥作用的分别为43%和35%,形成“开会不到,情况不报,布置任务不要,试验示范不搞,新技术推广不谈”的消极状态。

四川省农牧厅一位负责农技推广的干部对记者说,近几年,农业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可以说中央该给的政策都给了,一些领导该讲的话也都讲了,这对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和健全推广体系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下面不少地方对这些政策没有落实,大部分地区农技推广队伍面临的危机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究其原因,一是认识问题,误认为把农技推广体系推向市场就能解决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经费问题。农业部有关人士也认为,解决经费问题现已成为解决农技推广体系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业部有关部门算了一笔经济帐,在全国2200多个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目前“断奶”或部分“断奶”的有960个县,占全国县数的44%, 这些县的农技推广系统每年所需经费统统加起来也只不过几千万元。可由于这支队伍不稳定,这两年来直接或间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高达几百亿元。在这芝麻与西瓜得失之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来衡量。

标签:;  

750000农业技术推广军跳进“农业大门”的原因--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的思考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