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论文_陈秀云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论文_陈秀云

陈秀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肿瘤内科 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实施。方法:总结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结果:4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者轻微发热,2例出现高热,2例出现一过性疲倦、乏力,1例出现胸闷心慌,经过对症治疗与全面护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有效的全面护理干预,在实施DC-DC-CIK细胞免疫治疗是安全、可行,实施方便,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关键词】DC-CIK细胞 恶性肿瘤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79-02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应用。DC-CIK细胞对多种恶性肿瘤开展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部分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1]。DC-CIK细胞治疗是通过对自体免疫细胞进行体外激活和扩增,然后重新输回肿瘤患者体内,并辅以相应的生长因子,促使其在体内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毒副作用。现将我科2012年2月-2013年6月4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少数肿瘤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有效的全面护理干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延长了生存时间,给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现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恶性肿瘤45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36例,年龄45-73岁,平均58岁。本组患者中乳腺癌术后化疗后26例、右肾癌肺转移骨转移5例、恶性黑色素瘤5例、前列腺癌3例、卵巢癌3例、宫颈癌术后化疗后3例。所有患者当时经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给予DC-CIK细胞治疗。

1.2 方法:根据肿瘤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让肿瘤患者了解细胞治疗的相关知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开具医嘱治疗前要接受肝、肾功能、血压、血常规、出凝血功能等常规项目检查。采血前1天和当天早餐正常饮食,尽量少食油腻食物,清淡为好。在无菌操作下采外周血100ml,送到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经培养,单个核细胞被分离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以细胞因子诱导为成熟的DC细胞,将成熟的D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使淋巴细胞诱导为具有杀瘤活性的DC-CIK细胞,细胞培养14天回输肿瘤患者体内。

2 护理方法

2.1 血液采集的护理

2.1.1 确认肿瘤患者身份,既往疾病史: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无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及严重过敏史;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采血前1天和当天早餐正常饮食,尽量少食油腻食物,清淡为好。

2.1.2 核对医嘱,通知实验室人员做好收血准备,护士双人床边核对,与实验室人员再次认真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住院号、床号、疾病等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在无菌操作下先在外周血管使用22G留置针置管,置管成功后,接血袋在外周静脉采血100mL,采血时保持与患者的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紧张。采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慌等,告诉患者采血后需卧床休息半小时后方可活动;采血时不断的摇晃血袋,确保血袋的血液与肝素的混合,避免血液出现凝血现象[3]。

2.1.3 采血足够的血液量后先夹闭留置针的固定扣,停止采血。拔出针头,嘱患者按压采血点15min,采血后血袋用无菌巾包裹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下一步细胞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 采血后健康宣教:DC-CIK细胞培养时间较长,护士应做好回输时的健康宣教(介绍DC-CIK 细胞培养过程、方法及疗效等),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患者回输的时间。

2.2 DC-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2.2.1 输注前:输注当天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降低患者紧张情绪,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是监测体温,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无不适主诉,即可接受回输治疗。DC-CIK细胞从实验室取出送至病房,经护士双人核对,需观察细胞透明度、有无明显沉淀,检查包装是否泄漏、标签是否有误。无误后,遵医嘱进行回输。为了预防过敏的发生, 回输前应遵医嘱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注意做好安全宣教,预防跌倒。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输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以0.9%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采用带有滤过网的输血器,保证输液通畅后再连接细胞治疗。

2.2.2 输注中:回输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掌握输注的速度,回输时前10min慢滴,约15滴/分,10min后若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可以把输注速度调至30-40滴/分左右,保证该制剂在1.5~2小时内输注完毕,注意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有无寒战、发热、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皮疹、瘙痒;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本组2例患者回输时身体灼热感,体温37.8℃,给予调慢输注速度,嘱咐患者多饮水后,症状慢慢缓解。1例患者在输注30分钟后自觉胸闷、心慌,给予暂停输注,低流量吸氧,床边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给予患者安慰、解释,40分钟重新回输,过程顺利,患者治疗顺利完成。

2.2.3 输注后:细胞输注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本组2例患者输注后4小时体温>39.5℃,按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口服酚咖片,指导患者多饮水,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4~6 h后体温降至正常。2例患者出现疲倦、乏力,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注意安全。第二天患者的疲倦症状消失。

2.3 心理护理:要帮助肿瘤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调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明白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介绍培养的过程、方法和疗效,让在院同种疗法的患者做现身说法,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增加治疗的信心;同时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的某些治疗反应,消除其恐惧或紧张心理,使患者在一旦发生反应时,能够保持稳定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4 饮食护理:肿瘤患者进食要保持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原则,食物尽量清淡、热量。在DC-CIK回输期间嘱咐患者大量饮水2500-3000ml以上。避免进食油腻、刺激、辛辣等食物。

2.5 不良反应的护理:DC-CIK细胞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低热,偶见皮疹、流感样症状、心血管反应(低血压)、胸闷,过敏反应等。为了防止和减轻不良反应的产生,对本组患者按医嘱于输注DC-CIK细胞前30 min常规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3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有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未予特殊处理,于24 h内自然消退;2例出现高热,体温达39.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及口服酚咖片后次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2例患者回输后疲倦、乏力,给予患者卧床休息后消失;1例出现胸闷,给予氧气吸入后好转。本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4 小结

DC-CIK细胞生物治疗本质上是通过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改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4]。但DC-CIK生物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模式,患者及家属往往心存疑虑及顾忌,故在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是重点[5],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请患者现身说教,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治疗过程中,严格双人床边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或减轻副反应的发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建川.肿瘤生物治疗基础与临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10

[2] PaluckaK,UenoH,Banchereau J.Recent developments in cancer vaccines [J].J Immunol,2011,186(3):1325-1331

[3] 王凌珊. DC-CIK生物联合治疗晚期肿瘤的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6

[4] 元建华,彭大为,李建旺.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10-1911

[5] 何秀莲.76例肿瘤患者生物治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9(2):80-80

论文作者:陈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论文_陈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