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晓芸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所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随机法分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研究组便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可使总体上的治疗效果提高,更值得将其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中药灌肠;临床效果

前言: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女性十分常见的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或是患者体质较弱致病情迁延所导致,患者会出现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全身疲惫感、低热、月经异常等一系列的临床疾病,影响着其健康与日常生活。临床上单纯予以西药治疗虽能够进行病情控制,但治愈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该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治疗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1-2]。因此本研究选了到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探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出我院妇科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段时间,确诊后予以治疗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经随机方式抽取后将其分组,每组均是10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53岁,平均(37.56±5.27)岁,病程1~8年,平均(4.53±1.26)年,婚姻状态:已婚64例、未婚36例;对照组年龄23~54岁,平均(38.55±5.24)岁,病程2~9年,平均(5.52±1.24)年,婚姻状态:已婚59例、未婚41例。对比患者临床上的病例信息,发现数据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0.2g的乳酸左氧氟沙星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33922)口服,2次/d。同时给予患者剂量为1g的替硝唑片(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292)口服,1次/d。患者在月经期间,需停止对药物的服用。

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患者治疗。其中西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另给予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选皂角刺12g,赤芍、鸡血藤各20g,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各30g,将诸药合用,放入600ml水后进行约20min的浸泡,水煎,取100ml的浓汁进行备用。对于腰痛明显、月经色泽较淡患者,可在方中加入杜仲15g,蛇床子、地肤子各30g;若患者白带泛黄且气味较大,可加入车前子、薏苡仁各30g;若月经暗红、腰腹刺痛症状明显,应加入川芎10g,川牛膝、丹参15g。在实施灌肠治疗前的30min,需嘱咐患者将大便排空,确保中药药液的温度维持在39至41℃之间,完成后进行适合的肛管选取,予以润滑油涂抹,经肛门进行直肠内插入,深度约15至20cm,医用胶布固定,在对速度、压力调节后,让滴速维持在50至70滴/min,1次/d。完成灌肠操作后进行灌肠液保留,时间应>2h。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数据整理后加以临床记录。

疗效判定标准[3]:①治愈:患者腹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彻底消失,检查结果均正常,停药后的30d内疾病未复发;②显效: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③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的改善;④无效:治疗未有任何效果,部分患者甚至病情恶化。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的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统计并整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当P值<0.05时间,本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6%,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3.讨论

中医学领域将慢性盆腔炎归属于集聚、带下的范畴,主要因下焦湿热、气血运行障碍引起气滞血瘀所致,应使用活血化瘀、利湿清热的方法予以治疗,同时可辅之以补肾治疗法。现代临床认为,中药紫花地丁与败酱草具有良好的止痒杀虫、散结、利湿、解毒清热等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因湿毒或湿热引起的腰部、下腹疼痛病症,可广泛应用于对盆腔炎疾病的治疗当中[4]。临床上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汤对慢性盆腔炎疾病进行治疗,可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因中药苦寒而造成患者脾胃损伤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防止、降低患者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与清热利湿效果,再辅之以常规的西药治疗,能够使临床总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从而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显著[5]。根据本研究,在使用常规西药结合中药保留观灌肠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说明在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增加总的治疗质量,因此更值得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召梅,袁秀红.桂枝茯苓丸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1768-1771.

[2]管明敏.胜红清热片联合抗生素辨治湿热瘀结证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543-1545.

[3]孙晓吉,颜培宇,王文灵,等.穴位电子灸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33(6):95-97.

[4]荆翠红,由月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的临床疗效[J].陕西中医,2016,37(7):797-798.

[5]李丽红,肖泽兰,莫培晖,等.活血化瘀法结合西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0):1281-1282.

论文作者:刘晓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慢性盆腔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晓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