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1995-2000年中国改革的五年展望_市场经济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1995-2000年中国改革的五年展望_市场经济论文

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年代——1995至2000年中国改革五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年中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年代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末的五年,改革将朝着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方向步步推进。围绕这一基本的方向,改革将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浪高过一浪的整体推进,并逐步使之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十个方面是: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将得到共同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三资”企业在内的私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有较大的升幅,有的地区可能成为主要的经济成份。随着产权的变动和重新组合,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从而将出现新的财产所有结构。

第二,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使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团结协调、相互制约,从而使企业充满活力,能够独立自主而有效地按照市场的需要经营和发展。

第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层次上都获得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城乡之间的结合。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个农村的面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从而使城乡之间的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第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得到相应的发展。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都逐步探索出一套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能服务于经济建设并符合于科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制。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体制也都相应地探索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新体制,从而使整个社会各方面体制的改革相配套,在整体上推进。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得以培育。新的价格体系及其调控机制基本形成。会计、审计、公证、仲裁、计量、质检、咨询、评估、律师等为市场服务的中介体系大体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第六,开始建立新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从而不同的人们之间收入和财富拥有量将会出现较大的差距。

第七,初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个人积蓄的保障等,都开始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我国国情,为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所可能承受的制度。

第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以及沿边、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在内的既有层次又各具特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大致形成。对外贸易新体制基本形成,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对外经济贸易机制。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能够相互接轨,有效运行。

第九,政治体制改革迈出重大的一步。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了政府机构,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分务员制度已经铺开,廉政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大体形成,上层建筑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致适应,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初具雏型。

第十,一国两制实现。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

总之,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国两制并与国际经济相接轨的新体制、新格局。那时,将大致看到诀别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僵化模式,而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大致轮廓。

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旧僵化模式约束生产力发展的重大矛盾。但随着旧矛盾的逐步解决,社会的矛盾系统也就开始新的调动。今后五年,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旧体制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深刻的变化,必然引起深层次矛盾的变动,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必然突现出来,这些矛盾就其突出者而言,主要有五种:

一、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差别及差距扩大的矛盾。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人是由现实利益而划分为不同群体的。因此,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划分,集中地表现为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当剥削阶级作为阶级业已消灭之后,我们习惯于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区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三大集团,这实际上是过去对社会主义利益群体的划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组合已发生重大的变迁,三大社会集团的分法已无法完整反映现实社会的复杂关系。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论,我国社会的人们已明显地呈现出如下不同的利益群体:工人群体、农民群体、知识分子群体、管理者群体、私有者群体等。不同利益群体内部,又可区分为更小的不同的利益群体,即对利益群体作二级划分。

不同利益群体区分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利益的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必然引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同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调整。就总的趋势而言,各群体都将随改革开放而得益。就各利益群体自身而言,其变动将是一条波浪式上升的曲线。而就不同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横向比较而言,相互间则存在着比较利益的问题,即各自在社会总获益中所占份额及彼此间的对比问题。由此,不同利益群体成员的人均收入额及财富占有量也不同,彼此间形成明显对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比较利益的问题便越来越加突出,越来越引人注目。改革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利益的调整过程。其中的每一步,都牵动到各不同群体的利益,或得或失。即便各有所得,也不可能均衡。得多得少,上升幅度各有不同,由是造成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这种差距,在当前,因正常或不正常的原因,如宏观调控不力、政策不配套、法制不完备等,有扩大之趋势,从而造成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及其激化。这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作为人们议论焦点的“脑体倒挂”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群体与其它群体之间因社会经济利益分配颠倒而造成的群体间尖锐矛盾的一种表现。

改革、稳定、建设、发展,需要全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共同奋斗,需要把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这就必需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否则,将会造成社会不稳,积极性调动不起,从而改革、建设、发展受阻。因此,正确解决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已成当前重大社会课题之一。

二、不同地区之间改革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我国幅员广大,历史地形成了沿海与内陆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全国解放后,基于国防建设的考虑,曾把全国自沿海到内陆划分为一、二、三线。集全国人财物力,着重建设内陆三线地区。且勿论此种举措之得失,但就东西部差距而言,倒相对地起敷平作用。

由于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较早,因而发展步伐较快。当前,全国开放已由沿海开放发展成为全方位开放。因而内陆地区亦取得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因原有基数不同,资金、技术、人才、交通、对外经贸联系等方面的条件不同,相距甚远,仍然将使沿海与内陆地区在改革、开放与发展上,差距扩大。虽说先富地区应当支持与帮助后富地区,但现阶段这方面尚难于有大的行动。在某一区域,例如一个省,其中亦有较发达与较不发达、条件较优越与条件较困难的不同地区之别。这不同地区之间,在现阶段,发展的速度与程度,其差距不仅不可免,且将会扩大。当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总是会有差别的。但现在并不是一般地有所差别,而是差距还在扩大。这对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特征的社会主义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

过去,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将还存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三大差别。现在看来,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以及不同职业利益群体之间的差别,也是当前有着本质意义的重大差别。因而我们应当说,在我国现阶段,实际上存在着五大差别。正确解决这五大差别的问题,特别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差别问题,是改革过程中必需解决的另一重要社会课题。

三、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矛盾。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两个有机组成方面,不可偏废。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的有机体才可能是正常的,社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倘若二者之间不协调,社会将陷于畸形,社会生活将失调,陷于紊乱状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更是以高度的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物质文明相统一而高出于以往的社会。

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并非脱胎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原有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其结果,就使得现有社会发展的程度,反而不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实提出弥补这一差距的迫切要求。弥补这一差距,根本的在于弥补生产力发展上的差距,即物质文明的建设。此种客观要求的迫切性,在实践上就使社会在整体上倾注于物质文明的建设,而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则相对地被挤到次要地位。加上市场经济本身有其消极方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亦产生不利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往往与承担者的利益直接挂钩,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往往缺乏此种直接效益的推动力,只有社会的效益;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往往是有形的,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往往是无形的,短时间内难于看出其价值等因,其结果,便造成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有种种表现。当前的突出问题,是社会的思想道德风尚极不如人意和教育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因而虽则它还是在发展,但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之间,便形成一种“剪刀差”。这种“剪刀差”是当前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内在危险。如果这种矛盾不能得到解决或缓解,那末,“剪刀”的两片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如从长远、全局来看,精神文明的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必然从根本上限制着物质文明持久、快速、健康的发展,使物质文明及整个社会不可能上升到高水准,而滞留在起步的初始水准上即裹步不前。试问,当社会还存在大量文盲,读书无用的瘟疫不幸蔓延,国民素质低下,社会风气又不正,低级、黄色、丑恶现象不仅被部分人所沉缅、陶醉、追求,而且变成导向人们心态的一种严重问题时,物质文明建设还能推进到现时代的高度发达程度吗?

四、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体制之上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是与改革前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相适应而逐渐形成的。

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后问题上,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或是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或是政治体制改革先于经济体制改革,或大致同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先于经济体制改革看来不易取得成功。政治体制改革如与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同步推进,固然较理想,但将遇到同时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压力,阻力倍增,难度很大。

我国采取的是先经济体制改革而及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子,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行将实现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时,政治体制改革大体上才起步的。因此,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当然,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治体制相应地也有调整与变更,但就总体上来说,暂时还没有就整个政治体制作出根本性的变革。由此,一系列矛盾便产生了。由于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便由领导的力量变成沉重的拖累,反而妨碍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由于政企未能最终分开,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未能分开,一系列经济的与政治的、行政的不同性质的问题混淆不清,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宏观调控体系没有形成,行政力量还没真正发挥对经济的监督、调整、服务作用而适应于市场经济需要的转变;由于民主政治建设及法治、监督机制等方面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备体系等原因,腐败现象十分严重,甚至为广大群众所痛恨;公务员制度的试行亦在开始;党政关系仍有待于理顺。凡此种种,都阻碍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之间,时有矛盾激化的现象闪现。

五、市场经济本身的二重性所带来的矛盾。

市场经济体制优于计划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无矛盾的理想境界,它有自身固有的矛盾。市场经济的活动,是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始终存在着价值与使用价值、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并非只有私有经济。因之,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私人劳动”,是泛指个别单位的劳动,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个别单位。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个别单位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由这一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诱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其消极作用的方面。

就商品生产与经营者内部来说,由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各单位生产经营的条件优劣不同,其结局也大相径庭。或获益丰厚,或甚微薄,或亏损陪本,乃至破产。因此,商品生产经营者内部,存在着两极化的趋势。既有兴旺发达乃至暴富者,亦有衰退艰难而至破产者,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每天都有新的经营者注册登场,每天也都有人宣告歇业倒闭。并非皆大欢喜。

就社会的范围来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结果,条件优越者,获取与积蓄的财富必然多,条件不利者必然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贫富分化,在所难免。由此则必然带来社会不公的问题。前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来实现的。因而有较大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积累是以价值形态实现的,因而不受任何限制。由此便可使贫富之间的差异达到前商品经济形态时所不可能比拟的悬殊程度。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分化及其对立,将可能达到极为尖锐的程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而贫富分化及其悬殊却与之相背。

就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领域来看,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也将存在消极作用的方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思想、道德等领域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之一。但市场经济既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因而价值规律就有渗入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倾向,且难于防范。价值规律渗入到政治生活领域,便滋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政治腐败。价值规律渗入到思想领域,便滋生拜金主义、金钱万能论等精神毒素。价值规律渗入到道德生活领域,便滋生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恶果。这一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

改革的浪潮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改革大潮中又涌现出一系列的矛盾。只有解决这些矛盾,才能进一步推进改革大业,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但这诸多的矛盾如何加以解决?

显然,只有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解决改革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矛盾。即是说,回避了矛盾是不行的,然因有矛盾而取消极态度、否定改革、取消改革,倒退到改革以前的老路上去,以为这诸多矛盾的表现是改革的缺陷所造成,因而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那一套最保险等,这样看待改革中的矛盾的思路是根本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改革的过程,当然也就是形成新矛盾的过程。但新的矛盾却只有在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解决。因之,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也只有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才能解决。

但这样一来,便出现了改革的深化有待于矛盾的解决,而矛盾的解决又有待于改革的深化这样一种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循环往复链条了。

这一互为因果的链条如何带动起来?如何在改革中解决矛盾、又在解决矛盾中推进改革?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说:“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就是在实践中开拓、总结、前进。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我们是在一个贫穷的大国里进行改革的,遇到矛盾,如何解决,不可能有现成答案、现成方案的,也不可能设想有什么解决矛盾的固定模式。只能是,在坚持改革的过程中去探索,走一步,看一步,遇到矛盾,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前进一步。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矛盾会不断涌现,还会遇到困难、挫折、错误,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解决矛盾,不断推进改革,这就是如何处理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又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推进改革的大思路。

标签:;  ;  ;  ;  ;  ;  ;  ;  ;  ;  ;  ;  ;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1995-2000年中国改革的五年展望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