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在本土化的路上出售油条和外国快餐_油条论文

肯德基在本土化的路上出售油条和外国快餐_油条论文

肯德基卖油条洋快餐本土化征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肯德基论文,洋快餐论文,本土化论文,油条论文,征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肯德基卖油条 洋快餐劲刮“中国风”

2008年1月23日,肯德基北京方面宣布早餐时段开始卖油条。据肯德基方面有关工作人员透露,肯德基油条没有添加明矾,却同样保持了外酥内软的口感,其健康卖点击中了中式传统油条的软肋。

肯德基北京公关专员徐女士介绍,肯德基油条保持了油条的传统造型和口感,但却没有添加明矾。添加明矾易造成铝超标,肯德基针对如何替代传统制作工艺、不依靠添加剂“明矾”而使油条膨松香脆等问题,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研究测试,最终推出的安心油条,售价每根3元,将作为肯德基早餐长期保留产品。

肯德基这次上市的“安心油条”,可谓成就了“花式粥+油条”的最佳搭档组合。而对于喜欢创新的消费者,“油条+牛奶”、“油条+奶茶”,或者是“油条+咖啡”等新鲜搭配,肯德基方面认为也是不错的尝试。

实际上,肯德基2002年在全国部分城市的部分餐厅开始供应早餐,并于同年推出了两款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花式早餐粥:海鲜蛋花粥和香菇鸡肉粥,至此正式拉开了中国肯德基加快产品本土化的序幕。此后每年,肯德基都会推出一定数量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需求的本土化食品。除海鲜蛋花粥和香菇鸡肉粥外,肯德基推出的中式快餐还包括皮蛋瘦肉粥、牛肉蛋花粥、老北京鸡肉卷及安心油条。

据肯德基产品研发负责人介绍,中国肯德基应国内消费者的需求,重视本土化产品研发由来已久,一方面是品种、口味,另一方面是营养、习惯搭配。自从肯德基早餐推出花式粥以来,受到不同年龄群体消费者的欢迎,但与之对应的中式配餐上还有待丰富,肯德基早餐还会陆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产品。

除了肯德基3元钱一根的油条,其他洋快餐也入乡随俗,穿上“唐装”来贺岁。从推出的新品到食品包装、店堂布置,不约而同刮起一股浓浓的“中国风”。

星巴克上中国茶

拿铁咖啡加红茶是什么味道,去星巴克尝尝就知道了。为迎接2008年春节,星巴克在咖啡饮品中加入中国茶,推出两款拿铁红茶饮料。星巴克还制作了吉祥如意星巴克鼠来宝储蓄罐、富贵花开的随行杯子、身着中国节日礼服的星巴克小熊公仔等礼品,全部点缀以中国红,店堂里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息。

麦当劳派发红包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个消费者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有好兆头。从2008年1月23日至2008年2月19日,麦当劳将给消费者连派四周红包。消费者凡在麦当劳购买任意一款鸿运三堡套餐或者中号、大号套餐,就能得“堡堡有宝”红包,100%中奖。奖品包括由交通银行提供的现金,周大福提供的“丰衣足食足金福鼠”,还有标有“ILOVEUSO”的吊坠。

棒约翰推中国味比萨

无独有偶,为迎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棒约翰也推出为春节量身定做的“比萨”,这款比萨外形有点像中国的黄金大饼,在普通比萨的馅料上再覆盖了一层面饼,还撒上了一层芝麻。

据介绍,在美国比萨餐厅里,卖的最好的是很传统的腊肠比萨,在中国比萨餐厅里,也是本土化比萨特别受欢迎。棒约翰去年推出“五香肘子比萨”作为首次本土化的尝试,大受欢迎,之后,虾仁榨菜比萨、小龙虾比萨纷纷登堂入室。今年春节,市民又可以吃到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新产品了。

肯德基中国扩张:标准化服务与本土化定位

1983年,莱维特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他的经典论文《市场的国际化》。文中指出,现在世界各国的人们正变得越来越相像,总体上,人们的需求也变得一致起来,这使得全球化、标准化的营销计划是可行的。企业必须学会将世界看做一个大市场并在其中运作,忽略各个国家和地区表面上的差异,并在整个世界上按相同的方式出售相同的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肯德基正是通过实行标准化策略,迅速扩张。自1987年进驻中国以来,肯德基一路摧城拔寨,至今在国内以开设有一千多家单店,基本覆盖到了中国的二级城市,据悉现仍以每天一家店的速度在扩张。在一定意义上,肯德基已成为洋快餐在中国的代表,那么肯德基靠的是什么?标准化!

肯德基全球推广的“CHAMPS”冠军计划是肯德基取得成功业绩的主要精髓。其内容为:

C:Cleanliness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

H:Hospitality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

A:Accuracy确保准确无误的供应;

M:Maintenance维持优良的设备;

P:Product Quality坚持高质稳定的产品;

S: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务。

“冠军计划”有非常详尽可操作性极强的细节,要求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每一处餐厅的每一位员工都严格地执行统一规范的操作。这不仅是行为规范,而是肯德基企业的战略。是肯德基数十年在快速餐饮服务经营上的经验结晶。

肯德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目标消费者。推广的重点是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新鲜事物的青少年,一切食品、服务和环境都是有针对性地设计的。这是因为青年人比较喜欢西式快餐轻快的就餐气氛,并希望以此影响其他年龄层家庭成员的光临。另外肯德基也在儿童顾客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店内专门辟有儿童就餐区,作为儿童庆祝生日的区域,布置了迎合儿童喜好的多彩装饰,节假日还备有玩具作为礼品,一方面希望培养小孩子从小吃快餐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希望透过小孩子的带动,能吸引整个家庭成员都到店中接受温馨的服务。

肯德基一直想要营造的是一种全家一起用餐的欢乐气氛,强调的是这种附加的价值。这会给人留下一些较深的印象。他们有很多美好的记忆是在肯德基发生的。客人到餐厅里,首先感到吃的味道。东西不好吃,再便宜都没有用的。服务再好,装修再漂亮,客人也不会喜欢。肯德基的市场优势为其鸡类食品的独特口味,定位在“世界著名烹鸡专家”,“烹鸡美味尽在肯德基”,这也是肯德基与麦当劳定位上的最大的差别。中国人爱吃鸡,鸡鸭鱼肉中鸡是排第一位的,鸡肉类的产品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其六十年烹鸡经验烹制而出的炸鸡系列产品,原味鸡、香辣鸡翅、香脆鸡腿汉堡、无骨鸡柳等,外层金黄香脆,内层嫩滑多汁,以其独特鲜香口味广为顾客称许。肯德基在各种广告宣传里也不断强化其“烹鸡专家”这一卖点。

洋快餐卖油条:中国人会接受吗?

卖三块钱一根的油条,能承载肯德基的本土化重任吗?能成为下一个“炸鸡腿”、下一个“汉堡”吗?

儿童们会吃肯德基油条吗?“这玩意儿几乎天天在家吃,都吃腻了,出去为什么还吃这个啊,就是想吃,父母也不会买啊,太贵了”;

学生们呢?“吃油条何必跑到肯德基去啊,学校旁的小摊上到处都有,五毛钱一根,购买方便还实惠,本就不多的零花钱或生活费,显摆啥呀,况且也没人知道我嘴里嚼着的油条是‘肯德基’牌的呀”;

那么小资们呢?别看小资们一向讲究生活品质,但就数他们会过了,算盘精着呢。“油条三块一根,凭什么呀?再说了,坐在肯德基吃油条,想着还有点别扭吧。等油条进入品牌化消费时代再说吧”。

可以肯定,年青一代还会是肯德基的常客,但他们绝不会是为了去吃油条!那么其他人会去吃肯德基的油条吗?那更不会了,山姆大叔会做吗?路边到处都有,非要去买这三块钱一根的,那不是钱烧的吗?

从以上的对消费者心理的揣摩中,我们看不出肯德基这一举措有任何的乐观之处,为什么会是这样?

单就油条这一产品来说,如果摆上肯德基的柜台,那它在中国的每一个街头巷尾,都存有它的大量的竞品。油条是中国人传统早餐食品,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南宋。千百年来人们靠它生生不息,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了。而肯德基本身作为一个后来者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国人也还没到吃油条也要讲品牌的阶段,况且,在中国的消费者心目中,也不是任何舶来品都是好的,我们可以相信美国的汽车造得好、飞机造得好,但要让人们相信美国的油条比我们炸得好吃,恐怕还不是当下。那么当代表着中国传统饮食文明的油条被罩上肯德基的名号时,任何人都能感觉到,其实这既非驴也非马!至少在目前,这无异于生硬的“拉郎配”!

对于肯德基的本土化之路,消费者也有不同的反映。一网站就肯德基卖油条一事进行问卷调查,有26.69%的人支持肯德基的入乡随俗,56.04%的人对此表示无所谓,17.28%的网友认为肯德基应该保持美国快餐的风格,不应该卖中国油条。

麦当劳在中国尽管餐厅数目比不上肯德基,但餐厅不是麦当劳的全部,麦当劳在中国还有童装。在全球范围进军童装,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是麦当劳察觉到传统快餐食品已遭到家长质疑后,做出的对策之一。2004年麦当劳的童装正式在中国上市。据麦当劳童装大中华地区总代理上海朗赛公司介绍,经过3年的努力,麦当劳童装在2006年已经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的商场全面铺开。2007年麦当劳童装开始往二线城市拓展。今年将在巩固一线城市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加速拓展二线城市市场。

一根油条引发的思考

区区一根油条,仅仅从中国流动的手推车“晋升”到KFC的餐桌上,就身价暴涨、品味翻番。至于这种定价是否有些“离谱”,尚无定论。但是,“肯德基卖油条”这一事实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现在的大公司越来越国际化,很多人都在担心这种国际化趋势会严重冲击我们的本土文化,但是又有人不无讽刺地指出:跨国公司比本地人还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与其说,跨国公司善于发掘当地文化的商业价值,不如说是当地居民忽视了他们本土文化中的自生财富。油条在我国基本上也就属于街头食品一类的,它游荡在大众型的菜市场、街头角落、廉价餐馆之间,讽刺的是,它的商业价值竟然被跨国公司首先发现了,而中国本土的餐饮业却未能抢占商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的热潮慢慢兴起。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仅仅保持着一种比较抽象的热情——学者们热衷讨论的是孔学、庄学等等的治国策略和现代价值,拥趸们热衷的是文字化的史学、文学、成功学。毫无疑问,这种阐释的后果就是让我们抽象地去理解传统,把传统变成价值、理念、僵死的字符,而恰恰不是植根于民众生活的、活生生的东西。这种阐释的错位不但妨碍了现代性进步理念的传播,还贻误了挽救、复兴传统的时机。任何传统、任何文化若不与民众相结合,它就是抽象的、不现实的。

在餐饮方面,我们不仅有油条,还有中国炒菜、各式民间面点、煎饼、粽子、饺子、腊八粥等等;在民族服饰方面,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服饰史,那宽松、优雅的汉服、那庄重敦厚的饰品都值得我们和商家重视;在建筑方面,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原则;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其实也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商家狂捧洋节日根本就没有必要……真正有活力的传统是现实的、感性的、是属于民间的。

中国人其实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就充满了传统元素,但是要让它复兴起来就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商业的力量。

标签:;  ;  ;  ;  ;  ;  ;  ;  ;  

肯德基在本土化的路上出售油条和外国快餐_油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