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论文_王艳秋

探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论文_王艳秋

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上采用针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泻白散加味治疗的方法及其临床成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儿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方法分析,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泻白散加味治疗的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的是对证治疗的方法,每组人数分别为25例和20例。结果 以上45例功能性便秘小儿在接受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治疗成效与对照组相比较之下,要明显的占据优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23/25)、70%(14/20),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治疗成效,因此应该将该治疗手段在临床山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泻白散加味;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by using Xie Bai San.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45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1st ~2017 January 1, 2015.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method of treatment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syndrom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as 25 cases and 20 cases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45 cases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 (23/25) and 70% (14/2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so it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mountains.

Keywords: modified Xie Bai powder;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curative effect; method.

目前临床上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了儿童消化道门诊的主治疾病之一,基于该疾病产生对小儿身体的重要影响,如消化功能下降、大便失禁、记忆下降、排便困难、遗尿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等[1],病情具有反复性,再加上小儿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有效的治疗小儿的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了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治疗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证明,对该类患者采用泻白散加味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45例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根据患儿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2)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病情发展为15d~3年,平均病程为(1.4±0.3)年,并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中医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大便干结、脉细小数以及舌红苔少等,均满足阴虚肠燥型的诊断标准,并且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并且所有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1.2方法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的是泻白散加味治疗的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的是对证治疗的方法,每组人数分别为25例和2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例对照组患儿的具体治疗方法为调整患儿的饮食,建议患儿多食用蜂蜜以及纤维膳食,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2w的开塞露、液体石蜡以及麻仁丸等药物辅助治疗,其中在药物的用量上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控制,如麻仁丸药物,若采用的是国药准字号药物(Z11020159),则针对3岁以下儿童采用每次口服1/4丸的方法,而对于4~6岁之间的儿童则采用每次口服1/2丸的方法,对6岁以上的儿童则采用每次口服1丸的方法,早晚各1次。25例治疗组患儿的具体治疗方法为采用由麦门冬8g、桑白皮9g、白芍药8g、生地黄8g、玄参8g、地骨皮9g、厚朴8g、麻仁8g、蜜麻黄3g、甘草3g以及枳壳8g共同水煎制成的泻白散加味药物,每天将其分2次制成200mL的制剂,并平均分成4次服用,持续性治疗2w左右[2]。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儿排便1次/d,并且便质干硬正常,无排便障碍存在,并且在停止治疗1个月之后,病症未再次发作;显效:患者每间隔2d会排便1次,无排便障碍存在,并且便质较正常,患儿在停止治疗1个月之后,病症未再次发作;有效:患儿每次排便的间隔时间为3d,排便的通畅度较差、便质干燥,并且患儿因排便不畅表现出哭闹等现象;无效: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各项症状均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和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临床上各组治愈、显效与有效总人数人数占各小组总人数的比例。

1.4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处理和分析,以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调查结果显示,以上45例功能性便秘小儿在接受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治疗成效与对照组相比较之下,要明显的占据优势,其中治疗组的治愈人数、治疗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人数分别为5例、11例、7例、2例,对照组的治愈人数、治疗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人数分别为2例、7例、5例、6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23/25)、70%(14/20),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较多,部分学者得出食物成分与该疾病的产生具有密切相关性,而关键性因素则是因为部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失衡,致使消化道内的发酵菌相对较少,再加上目前许多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厌食、饥饱失常或者是偏食的情况,并且运动量不足,使得目前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较为常见,同时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性,长此以往,将对患儿的胃肠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还有相关学者经过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小儿功能性便秘产生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小儿因为年龄较小,在肠道的发育上具有不成熟性,进而导致肠道功能以及微生态环境紊乱时有发生,并致使厌氧菌的数量在肠道内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降低了胃肠消化道的蠕动,并且逐渐转化成为便秘[3],因此相关的学者认为治疗并将小儿功能性便秘缓解和彻底根除的关键就是使患儿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平衡。

对小儿功能性便秘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辩证研究,认为小儿的体质是稚阴稚阳,但是通常情况下表现为阴亏阳盛,进而就导致了外邪在侵入机体之后,转化成为内热,再加上小儿不喜欢食用粗粮、水果以及多纤维食物等,进而使得胃肠积热进一步的增加,并使糟粕在胃肠中积累和停滞,并且肠部由于内热处于干燥的状态,导致排泄不畅,并逐渐发展成为便秘,与此同时,大肠与肺之间也有密切相关性,当肺气受阻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大肠通便不畅,并形成便秘。因此,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治疗便秘的关键就是保持患者肺部通气的畅通,进而使患儿的机体内外气具有通畅和协调性,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进而使大肠与肺部达到正常的通气状态,保证肠道的润滑,促进排便的通畅性[4]。因此,通肺气、泻火和滋阴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关键。在以上研究中,所选用的泻白散加味药物就是基于以上研究理论水煎制成的,其中药方中的地骨皮与桑白皮呈甘寒性味,并且具有养阴增液的功效,能够促进患儿肠道的润性增强,并且还具有清泻肺热、疏通肺气的功效;而药方中的玄参、生地黄、火麻仁以及麦门冬则具有通便、润肠以及滋阴的功效;而厚朴与枳壳则具有促进通便、破结与行气的功效;白芍药的功效则是通便、生津以及滋阴的功效;其中起着重要调和作用的则是甘草,也就是使各种药物中间能够相互作用,促进患者的肺气畅通、泻火、通便以及滋阴。

通过以上以45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显示,对患者采用对症治疗与泻白散加味治疗,在治疗的成效上具有显著地差异性,其中后者占据明显的治疗优势,有效的提升了功能性便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且以上的研究成果与相关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处,由此可见,针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在临床上宜采用泻白散加味治疗,促进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吴建霞,郭秀君.儿童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研究进展[JL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 25 ( 3 ): 327-329.

[2]李小珠.浅谈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诱因和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 ( 25 ):79-80.

[3]Hyman PE,Milla PJ,Benninga MA,etal.Childhood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ona1 disorders:Neonate/toddler [J].Gastroenterology,2006,1 30 (5):1519-1526.

[4]李芳.大建中汤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34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359-360.

论文作者:王艳秋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探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论文_王艳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