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配置中心与医院制剂室一体化建设可行性分析论文_杜彦秋

静脉配置中心与医院制剂室一体化建设可行性分析论文_杜彦秋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福建 厦门 301002)

【摘要】 目的 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及制剂中心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更好推进医院药学的发展。方法 阐明静配中心及制剂中心的意义,对比房屋、设施和布局,设备、机构与人员、卫生与消毒、物资管理;分析一体化建设带来的优势。结果 静配中心和制剂中心具备一体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优化了药学部门在人力物力上的资源,创造了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静配中心;制剂中心;一体化建设;医院药学发展

【Abstract】 Purpose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ravenous drug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the center of the prepar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pharmacy. Method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the center and the preparation center, compare housing, facilities and layout, equipment,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health and disinfection, material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integration. Results The static center and the preparation center have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optimize the resources of the pharmacy department in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creat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pharmacy.

【Key words】 PIVAS;Preparation center;Integrated construction;Hospital Pharmacy Development

医院药学是我国医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医院药房社会化等新问题的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医院药学需要做出转型,才能更好适应新时期的医疗事业发展。制剂室有着悠久的历史,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则是医院管理的新生事物,本文通过对两者多方面分析,探讨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及共同建设的优点。若二者可实现一体化建设,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共享,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1静配中心及制剂中心的重要意义

1.1 静配中心(PIVAS) PIVAS是一种先进的静脉药物配液技术和管理模式,是医院静脉药物统一配制后送入病房(1)的工作流程,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PIVAS将药品集中储存管理,保证药品在合适的温湿度下保存,有效减少临床贮存量,杜绝药品浪费;具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的药师严格审核处方,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促进临床药学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医院药师们的职业潜能;药师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培训,摆脱护理传统的开放式配药模式,解放护士,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通过现代化物流模式将配置后的药品及时送至临床,给予患者全程化的药学服务。PIVAS在保障药品合理使用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促进了医院管理科学现代化发展。

1.2 制剂中心 医院制剂历史悠久,在解决疑难杂症,顽固性疾病和弥补商品制剂不足以及全民保健工作中起重要作用(2)。医院制剂在保障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需要的同时仍可以为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因质优价廉深受患者的信赖,为医院带来了声誉,兼顾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 “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3),这无疑为医院制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新时期医院制剂发展指明方向,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 静配中心与制剂中心软硬件对比 通过下列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房屋、设施和布局、设备还是在机构与人员、卫生及物资管理上二者的具体类同点很多,有的基本相同,具备一体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1静配中心、制剂中心项目对比

2.1.1房屋、设施和布局 静配中心应远离各种污染源,禁止设置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洁净区内的照明度应大于300 勒克斯。洁净区的墙面和地面应平整光滑,接口严密,无脱落物和裂缝,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与地面的交界处应成弧形,接口严密。洁净区应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施。制剂中心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排风应经过净化处理,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洁净室(区)应有足够照度,主要工作间的照明度宜为300勒克斯。洁净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进行消毒。

2.1.2设备 静配中心应配置百级生物安全柜,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设置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层流洁净台,供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使用。

制剂中心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机构人员 静配中心负责人应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方人员应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配制人员应有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制剂中心负责人应有大专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学历,具有相应管理的实践经验,制剂室和药检室的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应在药剂部门设制剂室、药检室和质量管理组织。

2.1.4卫生消毒 静配中心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清洁消毒程序。选用的消毒剂应定期轮换,不会对设备、药品、成品输液和环境产生污染。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不应化妆和佩戴饰物。工作服的材质、式样和穿戴方式,应与各功能室的不同性质、任务与操作要求、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制剂中心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不同洁净度级别房间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定期清洗、整理,必要时应消毒或灭菌。洁净室(区)仅限于在该室的配制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2.1.5物资管理 静配中心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的储存应有适宜的二级库,按其性质与储存条件要求分类定位存放药品、物料贮存库及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应能确保各类药品质量与安全储存,应分设冷藏、阴凉和常温区域,库房相对湿度40%~65%。制剂中心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用要求,合格物料、待验物料及不合格物料应分别存放,并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仓储区应能够满足物料或产品的贮存条件(如温湿度、避光)和安全贮存的要求,并进行检查和监控。湿度控制在35%~75%,常温库温度为0~30℃,阴凉库20℃以下。

3. 静配中心与制剂中心一体化建设的优势

3.1 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将静配中心和制剂中心合并建设,二者可全方位共享基础设施、包括房屋、循环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供冷暖系统,臭氧消毒系统、照明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库房仓储、温湿度监控系统、建筑材料等软硬件,最大程度降低单独建设的成本,从而达到精编药学部门、整合科室资源,集中专业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保障能源及药品供应、节约建筑用地、合理医院布局等效果。通过软硬件的合理共用,最大发挥系统设备的效益,有效管理基础设备的使用、降低维护保养费用。

3.2 集中排班,优化人员 静配中心和制剂中心的无菌配制操作概念相同,人员资质相近,可实现药学人员全体排班,不必定岗定位,发挥人员机动性,施展员工个人所长,合理人员配备。实际工作中,静配中心存在输液配制的高峰,一般为清晨配置首批药物时间段,可集中员工力量,消除配置高峰,保证临床及时收到输液;在制剂中心大规模生产医院制剂时,又可以安排静配人员支援,缓解生产压力。在现如今药学人员普遍减小编制的情况下,静配中心与制剂中心员工集中统一管理,可以在有限的人员配备下实现中心平稳高效运转。

3.3 保障临床,兼顾效益 建立高水平静脉配置中心已经成为大型医院医疗建设的重点趋势,静配中心在规范输液、提高用药合理性上体现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医院制剂作为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临床用药,开发新药、丰富药品种类上也有着积极的作用。静配中心配置费的收取、药品的结余,可提高药学部门的经济收入;制剂中心稳定销路的成品成为创收的渠道。二者合并建设中基础设施设备共有共用,药学人员的统一管理,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成本,间接提高药学部收益。

3.4 智能操作,科学管理 静配中心与制剂中心药品使用的核心步骤相似,为配制前药品准备→核对药品→药品配制→配制后核对→药品放行,二者关键节点相同可共同开发信息软件系统,共用移动终端数据接口,可追溯药品配制全过程,并统计员工工作量,保证了药品安全使用的追溯性,核算员工工作量。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使静配中心及制剂中心的药品可追踪化、精细化、程序化,提高中心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5 构建平台,助力实践 静配中心与制剂中心合并构建实习平台,凭借中心完整的软硬件设施基础,能为实践教育提供规模较大、设备齐整,管理规范,集科研生产、药品调配调剂、合理用药等功能为一体的医院药学综合实践平台,促进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药学专业学生可以在静配中心实践合理用药,药品配制使用,又可以在制剂中心实践药剂学的相关内容,实现一站式的药学实践学习,加强了专业知识的相互联系。

3.6 整合部门,联动发展 静配中心与制剂中心的联合建立,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药学各部门的能动性,共同为医院药学做出贡献。二者合并后,制剂药检室在保证医院制剂检测的同时,可对静配中心提供输液效期监测、无菌室环境卫生测定、输液药物质量测定等;药库人员管理制剂原辅材料的同时,兼顾静配中心输液的采购储存工作,共用温湿度监控系统对药品进行分类分区管理,减少人员和场地浪费。

4. 总结

综上所述,静配中心和制剂中心的存在对我国医院药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二者在软硬件及基础设施上的建设配备大致相同,具备一体化建设的先决条件。静配中心和制剂中心的一体化建设带来的诸多优点,优化了药学部门在人力物力上的资源。二者合并建设后能更好服务于临床及患者,并兼顾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武杰,孙占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对我院药剂人员工作的影响.包头医学:2008.32

【2】司天润.加快发展医院制剂的思路.中国药学杂志:1995:12: 30.12

【3】《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4】《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5】《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室)验收标准》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

【7】《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作者简介:杜彦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制剂与静脉配置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杜彦秋,联系电话:15980899466,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邮编361003,邮箱329736162@qq.com。

论文作者:杜彦秋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静脉配置中心与医院制剂室一体化建设可行性分析论文_杜彦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