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富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600
摘要:如何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就成为各工程质量监督者所认真研究的课题,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新阶段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督效率地主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体现。本文就对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前言:质量通病一直都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其存在不仅影响到建筑美观性,甚至是影响到其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是因为诸多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进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1 影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理论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有责任感,是否积极主动,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把人作为质量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和作为控制的动力,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1.2 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材料管理要从择优选择供应商,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和试验,使用质量有认证的材料,以确保材料质量。要通过严格检查验收,把住材料进场质量关,杜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用到工程上,从本质上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1.3 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设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并正确的使用、管理和保养好。
1.4 方法因素
方法因素主要包含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的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
1.5 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强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 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形式,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对当前的施工作业管理制度进行更新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单位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则必须要结合现代化建筑指标体系,积极更新建筑施工规章制度。具体操作可参照《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来成立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做好各个方面的工程管理。项目经理要熟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从日常施工操作环节掌握好工程质量。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大力倡导"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等不同政策,只有把不同的规定内容执行到实处,才能借助于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的检查工作;对施工机具的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的了解和掌握。
2.2 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从施工技术层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
此外,还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其追求的质量不是最高,而是最佳,换言之,以能满足没计要求和业主的期望为标准,这样一来,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就能得到有效兼顾。
2.3 加大施工设备、建筑构配件和建材的质量监督
我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凡是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构配件以及其他相关物件,都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标准。可见,为了保证工程优质,建筑施工工程就要分别针对物料采购环节、物料检测环节、物料运输保险环节以及物料使用环节严密把关,其中,物料采购环节是第一道需要严密监控的环节。在当前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各种材料的销售名目繁多,并且对采购人员还有其他方面的不良诱惑,对于此,下文主要分析建筑材料选择方面的物料采购环节。
第一,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优选,甄选标准不仅要求采购人员事业心强,诚实守信,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人员在选拨完成后,还应在后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物料质量鉴别技术。
第二,充分掌握信息,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优选送货厂家,并对物料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供货能力等信息进行掌握和树立。在具体选择时,要选择具备国家认证许可证以及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并详细掌握对方的厂址和各种联系方式,从而使物料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第三,由于建材市场的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对相关物料、构配件以及施工设备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具体而言,要保证施工项目的所有物料要符合前期的设计要求,并具备符合要求的质量保证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物料,一是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测,二是要注意对质量保证项目不全的物料开展详尽的分析、检测和鉴定工作,把不符合要求以及存在质量问题物料一律杜绝在场外。
2.4 环境管理
第一,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确界定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协调、技术协调以及组织协调工作,从而保证物料和施工人员的充裕性和及时性。
第二,在进场前,施工企业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了解;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护工作;仔细检查现场的通讯设备以及通风、照明情况,从而合理布置好施工工地的基础设施。
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好坏与国家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会产生许多的全副隐患和质量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只有具备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才可以使整个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果和产品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齐麟. 浅谈城市燃气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4)
[2]宋伟涛. 燃气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6)
论文作者:王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质量论文; 物料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论文; 环节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