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武术的实践者朱永金论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武术的实践者朱永金

文/李建炜

中国武术从古到今一直与军事作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武术的来源、发展和军事格斗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深受大家喜欢的武术也是历朝历代国防体育训练的必修课目,即便在现代的军营中也是提高士兵战斗力的主要训练方式。而军旅武术保留了武术中的实战精华,是对敌作战猛烈的实用战术,它作为我国的国防体育由来已久,培养出的民族英雄数不尽数。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传千古,岳家军“精忠报国”震神州;明代的振兴者及奠基人俞大猷、戚继光皆是民族英雄;明末唯一进入正史的女将军民族英雄秦良玉更是军旅武术的一位卓著代表人物。有诗曾赞曰:“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上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和平年代,武术从搏杀技、搏击术正在转向健身术,进入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竞技比赛、文化交流、冶炼精神的范畴,走向了全民健身助推健康之路。因而,武术的实战却屡屡遭到质疑,当人民唇枪舌战、争论不休时,一个来自西北的武术高手默默的走进了军营,用中国武术的魅力征服了部队的战士,赢得了官兵们的一致好评,他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武术的技击、实战价值。

这个武术追梦人就是来自陕西武术的高手朱永金先生。他长期受聘于西北武术院任传统武术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式摔跤、西北武术院国跤训练基地的总教练,现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西安形意八卦散手研究会会长、广东卫视真武魂WBK极限格斗职业联赛著名现场解说员,他对军旅武术以及历代民族英雄军事家情有独钟。2019年7月7日至12日,朱永金受邀北京卫戍区某部队传承教习军旅格斗术《十项抱摔格斗擒拿术》。

朱永金先生现已60余岁,武者风范依旧不减当年,与身强力壮的士兵们一起训练,一招一式都亲自示范,并详细讲解武术实战技巧。如:格斗中摔法可分为主动贴身摔和防守反击摔(接招摔)两类,贴身抱摔包括夹颈、抱腰、抱腿的各种贴身摔法,接招摔包括接住对方进攻的各种拳法和腿法之后运用夹臂和抱腿的摔法。散打中的摔法很多,不同的应对策略有不同的技术要领。朱永金技术上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为战士们一一讲解了其摔法的要领,并亲自示范。因为学员都是部队特意挑出年轻力壮的精英,体重最轻的也有120斤,要一一示范怕朱老师吃不消。部队教官担心朱老师的体力跟不上,只让其做做动作就行,不必拿真人做示范,而朱先生坚决不同意,他要亲力亲为。他认为格斗场上容不得一点马虎,尤其是军旅武术会影响到战士的生命,所以更要精益求精,一定要他们掌握动作的核心。单抱腿、双抱腿、侧抱绕臂、转移锁肩颈、锁肩颈过胸摔、锁臂过胸摔、转体过胸、直体过胸、反过胸等等,将实战中最好用的摔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士们。朱永金先生最擅长“细胳膊跤”,武术加摔跤,神鬼难逃,即快跤,一巧破千斤,现术语称“散手跤”。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牢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技能,才能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摆脱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束缚,通过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自古名师出高徒,高银鹤与潘小杰两位皆是形意八卦掌名家钱松龄的入室弟子,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形意拳第八代传人,两位老师深得钱老先生真传。说到钱松龄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他的同门师兄弟韩慕侠在民国武林界赫赫有名。青年时期的周恩来便跟随韩慕侠学习过形意拳,而韩慕侠训练的西北大刀队,在抗战中曾令日本人闻风丧胆。朱永金先生武学天赋极高,胸怀坦荡淡泊名利,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武术赛事,取得较好名次,至今仍感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不仅从师傅那里传承了精湛的武艺,更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虽已过“花甲之年”,朱永金仍勤于“耕耘”,一直在传武的道路上努力着,就是怕在有生之年武学变为“舞学”。

朱先生的成功绝非偶然,源自他从小对传统武术的热爱与坚持不懈的刻苦专研精神。1959年,朱永金出生于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范北村一个大家庭中,他有7个兄弟姐妹。从小父母无暇照顾他,9岁开始跟着赵安利(西安市特警支队副队长)学中国式摔跤。1982年拜形意八卦名家高银鹤老师习练形意拳和八卦掌,其后又跟随太极名家李随印、形意八卦名家潘小杰等多位名师学习。人们常说,人投三师艺更高,朱永金在几位老师精心教导下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加深,对实战的渴望也愈发强烈。他清楚地认识到技击才是武术的精髓,离开实战的武术是舞蹈、是体操……

朱永金一直奉行拳打千年不走样、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他对武术技击的研究与探索从未停止,早在1982年武术散打起步试点时,他就开始融入到训练和实践中了,在武术太极推手、武术擂台赛中多次代表陕西省队参赛。在失败中总结,在胜利中完善,这一实践就是近十年,他积累了大量的对抗比赛经验与全国精英的各种技法,尤其对摔法在武术实战中的用法,他建立了一套独到的训练管理体系。他一直奉行拳打千年不走样、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武术实战的探索越发不可收拾。在年过半百之年又随享誉海内外、名满中国摔跤界的一代“跤王”季连成先生精心习练军旅武术,十项抱摔擒拿格斗术、传统竞技摔跤术等。

在中华民族史中全民皆兵尚武御敌思想指导下,朱永金深刻地认识到,能披坚执锐、整暴制乱、止息干戈,不以武而纵之者,是为武,此乃文治武卫核心思想。武,外在健体,内晓仁义,务尽其用,久而久之,忠孝养成天性,报国出自挚诚。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之光辉历史,煜煜之文化,忠孝节义豪侠传奇之士层出不穷者,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光华形于外,道德存其中,皆缘于民族的先行者倡导“尚武精神”。朱永金这种鲜明的武术思想、武术理念、武术情结,常常见于他在全国各地的武术竞赛现场演说中,激励着当代武术人为武术的坚守和发展积聚力量。

在武术推广方面,朱永金也做了许多大胆尝试与宣传。《武林大会》自2007年3月6日首播以来,不断受到业界和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更为中华健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为弘扬中华武术、发掘民间武技提供了契机,为能将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推向大众,朱永金也积极参与其中,也被中央电视台特聘为武林大会的“专家评委”,他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地推广传统武术,受到了同行与专家的一直认可。朱永金利用自己在广东卫视真武魂WBK极限格斗职业联赛现场著名解说员身份,无论在赛场还是赛场外都积极宣传推广传统武术。

当此世界军人运动会即将在中国举行之际,朱永金受邀走进部队为我国军旅武术贡献一份力量,不仅仅是他的荣耀,也是陕西武术人的骄傲,亦是中国武术人的骄傲。他用实际行动为中国传统武术证明了其在军队搏杀技中不可代替的位置,让质疑武术实战能力的谎言不攻自破。

“中国传统武术,是国术。这是中华民族固有之技能。本是搏击实战的武术变得越来越像体操表演。”说起国术之现状,身为西安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的朱永金尤为痛心疾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国父孙中山推崇武术,所以才将中华武术命名者为国术。”小到健身强体,大到保家卫国,国术有天下的思想,关乎一个民族的自强自立。这是朱先生对国术的看法,凡有比武切磋交流讲学的机会,他必要从《国术概论》讲起,这是一本民国时的武术教科书,其出发点便是家国天下的武家思想。我们应该为中国武术的实践者、传统武术的捍卫者——朱永金加油,点赞!

在理想状态下依据表1的计算方式分析可知,情况1~5至少完成1次全程,单位蚂蚁信息素的迹浓度叠加,且返程信息量至少增加1倍.情况6返程局部信息素的迹浓度叠加(FS1-TP),TP-D段遭遇挫折或伤害导致信息素的浓度没有增加,对于后续蚂蚁(组团)的探寻收益逐渐减小.情况3信息素的迹浓度意外增加,为正反馈过程;情况6信息素的迹浓度意外减少,为负反馈过程.如果考虑信息素的迹挥发及其他不确定性,信息量价值优渥于信息素的迹浓度.就理想状态而言,定性条件下情况2为最佳选择模式.反馈过程中的折损会在后续蚂蚁接下来的觅食过程中造成影响,情况6出现的遭遇挫折或伤害问题最值得深思和探讨.

(编辑/周镠超)

标签:;  ;  ;  ;  ;  ;  ;  ;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武术的实践者朱永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