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多动症_行为治疗论文

别动,多动症_行为治疗论文

别动,多动症儿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动症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2、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有终;

3、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

4、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按时完成功课;

5、常常遗失生活必需品,如作业本、书、笔、玩具等;

6、常回避或及其厌恶家庭作业;

7、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8、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二、活动过度

1、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

2、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

3、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

4、难于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

5、表现出现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其显著改观。

三、冲动性

1、常在提问未完成时即抢说答案;

2、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侯;

3、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

4、常说话或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出恰当的反应。

特别提醒: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王凤主任介绍,以上的各条并不是每个多动症儿童全部具备,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三项、活动过度有两项、冲动性有一项,就可以确诊为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与心理疾病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可并发各种心理上的障碍,许多的心理疾病也可存在注意障碍的问题。性格内向的多动症儿童,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故须与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相鉴别,而这些精神障碍性疾病也会加重注意障碍,造成诊断上的错误。

另外,孤独症和其他精神障碍如适应障碍、行为障碍、狂燥症、思维障碍、强迫症等,与多动症的病象特征有相互交叉之处,对多动症的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治疗,但对心理疾病不能纳入多动症范畴,不能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已免发生医疗事故。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目前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并辅以心理治疗和行为认知训练。由于多动症会妨碍心身发育,影响学习,造成自尊心低下和品行障碍等,长大后严重影响其社会交往、与人相处、对事业的执着,其不良后果多难以弥补,所以要尽早治疗。

心理治疗法

1、支持性心理疗法:主要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和暗示等,向家长解释多动症的性质,鼓励积极配合治疗;引导多动症儿童树立信心,改善自己的行为。

2、行为矫正法:行为治疗中由治疗设计治疗计划,来改变多动症儿童存在的注意力难集中、多动及情绪问题。

(1)阳性强化法: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要确定希望儿童改变什么行为(确定靶行为)及确定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取代原来的行为结果;同时对儿童出现适应的行为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奖赏、鼓励等。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予奖赏,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2)处罚法:为了减少或消除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而采取处罚措施。一般可采用暂时隔离法,使他明白不良行为,从而消除不良行为,但处罚不宜采取恐吓、打骂等粗暴方式,以免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

(3)消退法:是一种减少或消除儿童不良行为发生的方法。治疗前首先要了解何种因素对不良行为起了强化作用,找到强化因素后,对其进行消退。例如,儿童发脾气,可能会因父母的过分关注而强化,并反复发生。若父母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来对付,则发脾气行为可能逐渐消退。

(4)矫枉过正法:通过对某些不良行为进行处罚,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矫枉过正法虽然采取处罚手段矫正儿童不良的行为,但不能使儿童产生肉体上的痛苦,因此较易取得儿童的合作,矫正过正法可用于治疗多动症儿童的刻运动,冲动行为、攻击和破坏行为等。

教育疗法

教育疗法是通过争取医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进行教育,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鼓励为主:要有正确的态度关心爱护患儿,他们不正当的行为是属于病态,只要有轻微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与鼓励。

(2)教育方法要切合实际:对患儿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定过多清规戒律和繁琐的条律,对不正当的行为应好言相劝。

(3)训练规律生活:对患儿起床、吃饭、游戏、学习、入睡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分迁就,使他们在生活中受到锻炼。

(4)教育方法要循序渐进,要根据患儿年龄和各种情况,逐渐加强与提高。

家长应如何对待多动症的孩子

作为多动症的孩子的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是属于病态的,不能误认为孩子的病态是“不好学”、“故意捣乱”等,更不能因为孩子的不受欢迎的不良行为而动辄打骂,加重患儿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症状会更加严重。

应和医生配合好,督促孩子按时服药,注意观察其反应,及时向医生通报病情,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家长还需要做好思想准备,无论是服用西药还是中药,均需一定的疗程,短则半年,长者可达一年,务必与医生密切配合。

孩子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过度,避免嘈杂的环境,不适宜的责打,保证充足的睡眠,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在家中感觉到愉快和温暖。

标签:;  ;  ;  

别动,多动症_行为治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