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怀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 甘孜藏族自治州 62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百合乌药汤),对两组疗效及Hp转阴率、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为88.89%,复发率为4.44%,与对照组的68.89%、17.7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提高Hp转阴率,减少复发,值得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效果;复发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127-02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胃痛、反酸,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十二指肠球部与胃黏膜自身防御及修复平衡紊乱,与饮食不规律或不卫生、饮酒吸烟及心理因素等相关[1]。胃溃疡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可能导致胃出血、穿孔等,不利于患者预后。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医用于胃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2]。本研究为探讨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溃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2.36±1.2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2.36±0.14)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2.32±1.22)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2.32±0.18)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雷贝拉唑10~20mg/d,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百合乌药汤,组方:百合30g,乌药9g,厚朴12g、生姜8g、甘草6g,疼痛较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湿热较甚者加黄芩、栀子;反酸者加瓦楞子、乌贼骨;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煎煮成药汁后服用,每日早晚2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断: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下可见溃疡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胃镜下可见溃疡病灶缩小,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溃疡病灶未缩小,为无效。(2)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HP转阴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差异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显著(P<0.05),见表。

2.2 两组HP转阴率及复发率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为88.89%(40/45),复发率为4.44%(2/45),与对照组的68.89%(31/45)、17.78%(8/45)比较有显猪差异(χ2=5.404,4.050,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导致胃溃疡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暴饮暴食、酗酒人群。胃溃疡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胃酸、胃蛋白酶侵蚀作用、胃黏膜防御能力失衡有关,而HP感染、药物因素也是致病的常见因素。

雷贝拉唑是常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H+/K+-ATP酶,起强效抑制胃酸作用。但是有研究发现,单用西药治疗胃溃疡虽然具有一定缓解症状效果,但是难以促进胃黏膜修复,长期应用也可能出现耐药性,停药后易复发[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表明加用百合乌药汤的效果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中医将胃溃疡归属于“胃脘痛”范畴,发病与外邪入侵、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相关,本研究采用百合乌药汤治疗,方中百合有清热透邪之效,乌药具有理气止痛、疏散滞气之效,乌药与百合共用具有健脾益胃、缓急止痛作用[4]。厚朴可消肿祛湿,生姜有暖胃驱寒之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效果。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百合具有镇静、止痛效果,也能增强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细胞;乌药有促进胃肠蠕动、止痛、止血作用,对HP具有一定抑制效果[5]。有研究将百合乌药汤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结果显示,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发率也明显较西药治疗低[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P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低,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表明加用百合乌药汤能进一步增强HP抑制效果,有助于控制复发,利于远期预后。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效果满意,可提高HP清除率,减少复发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淼.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病患者中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其根除的相关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16(4):480-482.

[2]王垂杰,李晓斌,喻明,等.胃溃疡活动期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2):74-76.

[3]赵艺.百合乌药汤加减配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6):475-477.

[4]李静.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19,21(6):32-33.

[5]杨献金,蔡伟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溃疡临床对照研究[J].家庭医药,2018,21(2):95-96.

[6]刘智衡.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34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8):64-66.

论文作者:杨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