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西夏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述评

20世纪中国西夏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述评

一、20世纪国内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方旭[1](2020)在《宋夏的地缘政治与文化交流研究》文中提出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时期,西北民族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也是西北民族大交往大融合的新时期。西夏的建立改变了西北地区的政治格局,因为在这一时期其与北宋王朝分庭抗礼,企图夺得中原地区的政治领导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西北一隅的党项依照汉文化的模式改造了自己,形成了独特的“外蕃内汉”的西夏文化格局,推进了党项民族封建化进程,为夏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后来宋夏冲突中,西夏保持着明显军事优势。论文梳理了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民族交往,追忆两个民族王朝之间地缘政治演变,曲折地反映了西夏政权与中原政权势力的消长,也使我们认识到宋夏并存的二百余年里,战争并非这一时期夏宋交流的唯一方式,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其主流,“大一统”成为了宋夏时期文化伦理和历史意志,这是宋夏地缘政治演变的内在逻辑。同时,宋夏文化交流推进西北边疆的开发,也使得中华文化凝聚力大大加强,通过对宋夏地缘政治的演变和文化交流的考察,对我们正确认识祖国西北古代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岳凯峰[2](2020)在《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北宋熙河地区蕃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五代宋初以来,熙河地区吐蕃、党项、汉等民族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诸多种族分散、不相统一的“蕃部”。这些蕃部或散居山野,或丛居城落,过着半农半牧的部落生活。由于熙河地区蕃部数量众多,部族繁盛,加上民族属性已渐趋弱化,其政治归属和军事决策不再以民族同一性作为唯一决定因素,而是更多地追求利己主义,讲求灵活自主性和现实功利性。因而成为决定西北局势走向的重要力量。宋代,在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北宋、西夏和吐蕃鼎足而立的地缘格局。熙河地区蕃部正好处在三个政权的疆界过渡带和战略结合部,因而成为吐蕃、西夏和北宋武力争夺、政治招抚和经济利诱的主要对象。熙河地区蕃部归属宋朝,不仅可使宋朝借此道以联络吐蕃、回鹘及西域诸国,从右翼包抄西夏,断其右臂以取得战略优势,而且可以维持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借此以换取马匹等战略性商品,增强对西夏作战的机动性和抵抗力。熙河地区蕃部归属西夏,不仅能切断宋朝与吐蕃、回鹘和西域诸国的联络,控制东西方贸易而攫取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对宋朝的秦州重镇和巴蜀腹地形成军事威慑。吐蕃将熙河地区蕃部视为西夏和北宋西侵的战略屏障和缓冲地带,不惜以武力给予支援,成为阻止熙河地区蕃部被西夏或北宋吞并的坚强后盾。熙河地区蕃部反覆无常和多元外交的特征,是北宋、西夏和吐蕃地缘关系变动影响的结果。反过来它又影响了北宋、西夏和吐蕃之间的经济关系、信息沟通、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疆界形态,进而影响宋代西北地区的地缘格局。

杨化冰[3](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姜馥蓉[4](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指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冉诗泽[5](2020)在《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延绵不绝和中华民族走向一体的原动力,少数民族和汉族皆是感知和实行这一原动力的主体,其中少数民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中国历史,也是一部各民族追求“大一统”理想的历史,“大一统”始终是主流,分裂才是异态,这正是历史上王朝不断更迭,而“中国”却始终存在并向“大中国”嬗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在丰富和实践“大一统”理念上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们要么参与到中华“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中,要么以实现“大一统”为己任,为之努力奋斗,为推动中国成为一个牢固的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关切还不够,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作系统性论述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对此想作一番尝试性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即影响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产生与实践的因素;十六国北魏时期少数民族在“大一统”思想与实践上的初步探索;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调适与发展;清朝满洲族大一统思想的成熟与成功实践。以时间和少数民族“大一统”实践的特点与成效分阶段进行论述,以反映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在内容与实践上的阶段性特点,同时又将各个发展阶段联系起来,探寻各阶段之间的历史继承性。从刘渊建立“汉国”政权始,少数民族开始纷纷加入追求“大一统”的行列之中,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华正统王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华大一统王朝,建立清朝的满族集“大一统”思想之大成并成功实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并向多元一体化发展。在少数民族“大一统”实践历程中,“小中国”向“大中国”转变,“华夷之辨”向“华夷一家”转变,整体上来看,少数民族将汉人所主张的“华夷之辨”的“大一统”观整体向“华夷一家”的新“大一统”观的转变和发展,从而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多元一体化。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文希望在充分借鉴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史籍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深入分析,力图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进行系统、综合性的考察,探寻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发展与特点,以期加深我们对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与实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我们对“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认同,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许艳丽[6](2020)在《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国西北部存在了190年之久。它作为有宋一代重要的力量,创造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历史,繁荣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北宋、辽、南宋、金以及回鹘、吐蕃的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起到制衡作用,最终被蒙古大军的铁骑所灭。蒙古军队武力灭亡西夏时,西夏文物典籍遭到大规模破坏,仅存的西夏资料也逐渐被深深地掩埋在历史尘埃之中,使西夏的历史文化变得朦胧而神秘。元朝在编修史书的时候,仅修了《宋史》、《辽史》、《金史》,而未修西夏史,这就使很多西夏历史资料随着历史尘埃逐渐散失。透过元修《宋史》、《辽史》、《金史》等中关于西夏粗疏的记载,可以大略了解西夏的梗概,知其政局之演化、军事之纷争、各政权之往来。而反映西夏社会面貌、西夏社会学、西夏民俗学,西夏教育文化的记录却并不多见。河西走廊作为西夏的粮仓和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于西夏而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河西走廊地区统治的稳固,经济的发展和文教事业的进步深受西夏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华大地得到广泛传播。儒学的传播因受各地区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政权变化、文化习俗、风土民情等方面的不同,呈现出传播方式、学术流派与学风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就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地区传播的背景、方式、特点和影响进行研究。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传播途径多样,内容丰颖,对丰富和繁荣儒学具有重要意义。

顾超[7](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陈铭浩[8](2020)在《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取得学界的广泛认可。在清朝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清前期无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这段时期在清朝甚至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朝以及清前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清代尤其是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吸收继承了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历代思想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可以说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集历代民族关系思想之大成。清前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客观认识,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他们以民族关系思想为指导,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汉、蒙、藏、回等民族的关系,而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乎清朝发展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清前期统治者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与政治思想相统一的特点,满族形成初期满族文化的二元特质又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二元性特点。清前期统治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封建帝王,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前期各类历史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梳理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包含绪论、总结及六章的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等。第一章阐述了清太祖、清太宗、岳托、宁完我等人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这一时期的“恩威并用”、“诚信”、“参汉酌金”等思想成为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基石。第二章是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本章探讨了多尔衮、史可法、范文程以及洪承畴的思想,其中多尔衮的“一统”思想为清朝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总结了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章探讨了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康熙帝的“大一统”、“中外一体”、“尚德不尚威”等思想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梳理了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为“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雍正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雍正帝为例,他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六章比较了清前期统治者与前代着名帝王思想的异同,通过比较使我们更好地理清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总结共包含五大部分,一是总结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以汉治汉”、“以汉攻汉”等不同于前代的思想体系;二是分析了清朝入关前与入关后民族关系思想的不同之处;三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四是概括了清前期统治者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五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木艳娟[9](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提出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杨冰华[10](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二、20世纪国内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国内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宋夏的地缘政治与文化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夏地缘政治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下的宋夏地理环境
        一、得到地理优势的西夏
        二、失去地理优势的宋朝
    第二节 地缘政治下宋夏之间的军事实力差异
        一、西夏民族政权
        二、北宋与西夏的和与战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下西夏的民族政策
        一、对汉族的政策
        二、对吐蕃的政策
第二章 宋夏地缘经济
    第一节 西夏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畜牧业
        二、农业
        三、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西夏的商业贸易
        一、朝贡与榷场贸易
        二、和市与走私贸易
第三章 宋夏地缘文化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多元性
        一、西夏的尚武精神
        二、西夏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西夏地缘文化
        一、西夏文化中的儒风
        二、佛教在西夏的发展
        三、佛教对于西夏的影响
第四章 宋夏地缘边疆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下的西北边疆民族
        一、夏蕃联盟抗宋
        二、吐蕃对西夏的征服与统治
    第二节 地缘政治下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一、中原文化对吐蕃的影响
        二、吐蕃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三、中华意识和民族融合
结语
附录:宋夏交往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北宋熙河地区蕃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重难点
第一章 唐末以来熙河地区的地理和民族
    第一节 熙河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第二节 熙河地区的民族和地缘格局
第二章 北宋初期熙河地区蕃部与夏宋的和战
    第一节 龛谷、乞当诸族与夏州党项的战争
    第二节 懒家、马波诸族与宋朝关系的转变
第三章 北宋中期熙河地区蕃部与西夏势力的扩张
    第一节 龛谷瞎毡族的联宋抗夏
    第二节 木征、禹藏诸族附西夏
第四章 北宋后期熙河地区蕃部与宋朝拓边河湟
    第一节 木征、丁家诸族与熙河之役
    第二节 蕃将与宋夏争夺河湟之战
第五章 熙河地区蕃部政治抉择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节 熙河地区蕃部政治抉择的原因
    第二节 熙河地区蕃部政治抉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北宋熙河地区蕃部分布表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4)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二)大一统思想与传统夷夏观研究
        (三)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相关研究
        (四)大一统思想与中国疆域、边疆治理研究
        (五)少数民族与大一统思想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影响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产生与实践的因素
    第一节 东亚大陆自成体系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东亚大陆各民族间的频繁互动
    第三节“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第二章 走向华夏:十六国北魏时期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十六国“五胡”民族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一、塑造正统王朝形象
        二、否定“夷不可为君”论
        三、追求混一六合之疆域
        四、谋求六合为一家
    第二节 北魏拓跋鲜卑的“大一统”的思想与实践
        一、建立代国与入主中原之志
        二、向中华正统王朝转变
        三、混一戎华之志
        四、建立众星拱极的朝贡体系
        五、混各民族为一家
第三章 重塑“中国”: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大一统”思想调试与发展
    第一节 辽契丹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一、“大中央国”的建设与实践
        二、“北极之下为中国”之“大中国”
        三、“华夷同风”观与正统构建
    第二节 金女真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一、“中外一统”与“混一天下”之志
        二、明确提出“天下一家”思想
        三、“大中国”观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元蒙古的“大一统”思想与实践
        一、建立世界帝国的雄心
        二、统一海内与威服海外
        三、天下与中国首次重合
第四章 多元一体:清朝“大一统”思想成熟与成功实践
    第一节 从“满汉一体”到“万物一体”
    第二节“天下一统”与清朝中国观的发展
结语
    一、“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
    二、从“华夷之辨”走向“华夷一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历史背景及措施
    第一节 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历史背景
        一、西夏统一河西走廊
        二、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措施
        一、完善发展军事建置
        二、鼓励人口迁徙
        三、注重经济的发展
        四、注重宗教和文化的发展
第二章 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的传播原因及途径
    第一节 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传播的原因
        一、统治者维持统治稳固的需要
        二、儒学的经世致用价值
    第二节 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传播的途径
        一、学舍教育的传播
        二、职官制度的传播
        三、经籍翻译的传播
        四、汉族士大夫的传播
第三章 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传播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传播的内容
        一、传播的书籍
        二、传播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传播特点
        一、途径的多样性·
        二、过程的曲折性
        三、受众的广泛性
        四、语言的多样性
第四章 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传播的影响
    第一节 传播的历史作用
        一、政治作用
        二、社会文化作用
    第二节 传播的局限性
        一、西夏民众对儒学接受的局限
        二、宗教对儒学传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清太祖至清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清太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宁完我的“参汉酌金”思想
    第四节 岳托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五节 祖可法和张存仁的“伐明三策”
第二章 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多尔衮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范文程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史可法的“联清灭寇”思想
    第四节 洪承畴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章 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世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陈名夏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党争中的异化
    第三节 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四节 黄宗羲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五节 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第六节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四章 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圣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施琅的“大一统”思想
    第三节 蓝鼎元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四节 吕留良对“夷夏之辨”的认识
第五章 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清世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年羹尧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岳钟琪的“以夷攻夷”和“畏威怀德”思想
    第四节 鄂尔泰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五节 曾静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六章 清前期帝王与历代着名帝王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清太祖与金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二节 清太宗与金太宗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三节 清圣祖与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第四节 清世宗与明成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总结
附录 清前期民族关系大事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一、族称和分布
        二、族群关系
        三、宗教及其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一、线路指南
        二、丽江史地注释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一、词法
        二、句法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一、外貌及服饰
        二、其它风俗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致谢

(10)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概念限定
        (一) 敦煌石窟
        (二) 西夏洞窟
        (三) 瓜沙二州
        (四) 佛事活动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一 莫高窟、榆林窟
        二 东千佛洞石窟
        三 五个庙石窟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一 显教图像
        二 密教图像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一 宋
        二 辽
        三 回鹘
        四 吐蕃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小结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一 唐代的菩提像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小结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小结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一 民族成分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小结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补论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一 研究史回顾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二 禅定高僧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六 中心佛坛
    小结
结语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20世纪国内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夏的地缘政治与文化交流研究[D]. 方旭.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2]地缘政治视域下的北宋熙河地区蕃部研究[D]. 岳凯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4]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5]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D]. 冉诗泽. 兰州大学, 2020(01)
  • [6]西夏时期儒学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传播研究[D]. 许艳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8]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 陈铭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9]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20世纪中国西夏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