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芦晶晶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芦晶晶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多模态隐喻的理论自产生以来便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衍生出一套基于多模态隐喻的教学体系。本文将多模态隐喻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通过阐述其定义、研究现状及意义和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来印证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隐喻经过近30年的研究,它的思维性和概念性本质已经得到了语言学家的认同,而语言文字只是人类众多交际符号中的一种,所以,近年来,以欧美学者为首的一些语言学家已经把隐喻的研究拓展到多种模态,即产生了多模态隐喻。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中,多模态手段被用于教学也越来越盛行,本文将多模态隐喻置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产生的意义与效果。以此阐述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多模态隐喻定义

隐喻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相关研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学者对其他相关学科(如修辞学、语言学、哲学等)进行了跨学科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Lakoff&Johnson隐喻理论的提出,隐喻研究开始备受学者的关注。他们将隐喻的定义从单纯的一种修辞手段提升到了概念层面,他们认为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行为和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以信息技术为主,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多媒体信息化时代,文字在多维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优势慢慢被削弱,而图像、声音、构图等其他多种媒介符号开始更多地参与到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因此,多模态的优势逐渐凸显,作为多模态化交际手段之一的多模态隐喻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要了解多模态隐喻,首先要了解模态的定义。Forceville认为,模态是指“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进行阐释的符号系统”,这个定义将模态与人的五个感官联系起来,因此,他将模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模态。为了便于研究,Forceville将模态细分为:(1)图像符号;(2)书面符号;(3)口 头符号;(4)手势;(5)声音;(6)音乐;(7)气味;(8)味道;(9)接触。基于此,Forceville将隐喻分为两类:单模态和多模态。两种隐喻的差别在于用于表征隐喻意义的源域和目标域所使用的模态数量不同,前者仅使用一种,而后者则有多种模态方式,主要有图像、音乐、声音及语言等。例如,在英语中用文字来表达 “Argument is war”,那么这个隐喻就是一种单模态隐喻。但是如果同时加入了图片、视频、手势等其他模态来表达同一信息,该隐喻则属于多模态隐喻。

三、多模态隐喻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是兴起于欧美国家,以Forceville为首,国外的研究比起国内的研究来说相对于丰富。多模态隐喻教学研究属于多模态化话语分析中的研究内容。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主要是是将其置于具体语料中,如广告、电影、卡通等。认知观与修辞观是隐喻理论中的两种主流观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语言的变异形式,它与日常生活中语言的字面意义是相脱离的,是通过运用某类事物,体验与理解另外一类事物。 “隐喻的本质是由具体事物概念表达构成的始源域向由抽象事物概念表达构成的目标域投射的结果。” 而传统修辞观则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与手段,这一修辞方式能够使语言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在当前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中,以认知观为主体的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味觉等感知渠道,与周围的生存与生活环境进行不断的信息交流与交换,从而促进了各种交际模态的形成。

国内关于多模态的研究相对来说少一些,并且以介绍性的研究偏多,实证性的研究偏少。张德禄(2009),深入地分析了多模态隐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系之后,杨信彰(2009),对此类研究所需要的技术及工具进行了有关介绍。王立非(2008)探讨了某种具体类型的语篇中的多模态。对于在教学中应用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利用多模态隐喻进行教学,首先,可以进一步发展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印证隐喻广泛的解释面和强大的解释力,丰富语言隐喻理论。其次,研究多模态教学隐喻可以使教师更好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而将研究的结果反馈到新的教学实践中,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再次,运用多模态隐喻教学能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轻松更愉快地学习,在学习中愿学、乐学、勤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和策划者的教学理念,适用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要求。

四、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黑板粉笔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被动地听与记,缺乏主动参与性与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进行多模态隐喻教学,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效率和作用。它使得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活跃。在教学的过程中,呈现了动态、互动、直观的特点,使得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留下深刻的印象。

4.1教师运用多模态教学的实例分析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基本上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把课本的知识以PPT、实物或教具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外教社)第四册第一单元Text A的教学中,教师在运用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解释“Now worn by the excessive demands of mankind, nature is unable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needed” (在人类的过分需求下,大自然所需的生态平衡已不能维持) 时,除了需要讲授该句的具体内容以及语言知识点之外,为了使学生对Ecological balance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便可适当使用一些生态被破坏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以加深学生对生态平衡的直观印象,从而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

又如在新大学英语(武汉大学教育出版社)的第六单元A篇阅读Leisure Activities一课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只能机械地讲述给学生听“leisure activities”是什么意思,学生或许从老师的讲述中能机械地记住单词的意思,却完全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此时运用多模态隐喻教学,教师就可以把这个词的汉语和英语相结合,先讲授“leisure”的中文意思,“lei”(累)是“tired”,累了当然(sure)需要休息,这样就构成了单词“leisure”。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这个多模态隐喻掌握这个单词的意思和拼写。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模态符号如声音、线条、图片、文字等呈现更多与“leisure activity”相关的内容,在扩大学生词汇的同时,通过图片,联想等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再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3》中第六单元A篇阅读“Preprare for Earthquake一课中,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挑选与所授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如地震中大片大片倒塌的房子,伤心欲绝的母亲,孤独无助的孩子。在如此惨烈的灾难面前,人们无能为力。然后,教师可以在画面下行配上文字: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 让学生受到视觉冲击后,思考怎样去预防地震,怎么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别人。老师可以要求同学浏览整篇文章,用三个首字母为“P”,且用童声配音“怕”的词概括他们所学的由“P”开头的三个单词,即:“prediction”,“preparation”,“precaution”。这样,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愿意自发地去感受整个教学过程,去感知由“怕”到三个由“P”开头的单词的隐喻过程。

4.2教师运用多模态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多模态隐喻教学,部分学者认为是一把双刃剑。授课教师处理得当的话可以引导学生用有趣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点上,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但如果教师引导方式不够恰当的话,多模态中的符号,例如声音和视频等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能会被图片和色彩所吸引,进而忽视了知识点,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因此,正确使用多模态隐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传统教学与多模态隐喻教学的相互融合,以正确的比例来分配。如果一味用多模态隐喻教学,学生上课时就可能只注意画面、声音及色彩,被大量的多模态元素吸引,无法掌握要讲授的重点和知识点。

其次,教师要注意适当地扩充知识点和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的信息量要比多模态手段教学的信息量要少得多。但是,教师在利用多模态隐喻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控信息量的大小。如果信息量太大,学生就会疲于接受,无法全部消化,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的效果。

再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与他们互动交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使用多模态隐喻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督促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接受者变为主动出发的学习者。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主动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要引导学生使用新课程改革,自主、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就必须正确科学地使用多模态隐喻教学。

五、结语

在多模态时代背景下,将多模态隐喻引入到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多模态隐喻教学时,教师要 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课件制作水平,并适当注重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的扩充,促进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多样化,以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Charles Forceville.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Mou— ton de Gruyter,2009.

[2]陈俊,裘莹莹.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评价方法研究 [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3]周芬芬.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

[4]尹松涛,黄雪飞.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新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新课程(下),2011(9).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J].外语教学,2009.

[6]王立非,文艳.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 [J].外语电化教学,2008.

作者简介:芦晶晶(1982.03-),女,开封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论文作者:芦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芦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