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论文_田密

浅议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论文_田密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有效地提高输电效率。然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首先论述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危险问题,并提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发挥更好作用的措施,以促进智能变电站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体系以及智能化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建设不断增多,为我国电力企业的电网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证。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运维工作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了智能变电站功能发挥,也关系到了电力企业电力能源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在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制约了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工作的发展。

1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的意义

智能变电站是新时期我国电网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了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并且有着低碳环保、过程监测的先进技术优势,大大推动了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而运维管理是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开展内容,直接关系到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系统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通过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能够提升运维管理实效性。运维管理作为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运维管理的实效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智能变电站功能发挥。而通过运维系统化管理的落实,能够有效对运维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运维管理的质量,为用户的用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其次,通过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能够延长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周期。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随着使用消耗与磨损,会导致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周期逐渐下降。而运维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智能变电站系统进行维护,以避免智能变电站故障发生概率,延长其运行周期。而运维系统化管理的落实,就能够有效提升运维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使用周期的延长。

2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

2.1智能组件区别

智能组件是区别于常规变电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包含了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常规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模拟量通过电缆传输给合并单元,合并单元A/D模块将其转换为数字量信号后根据协议经光纤传输给保护、测控、网络分析仪等装置。智能终端是保护、测控装置的控制命令输出单元,其通过光纤接收来自保护、测控装置发来的GOOSE命令,将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闸命令转换成相应继电器的硬接点输出,实现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分合闸,同时还能采集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等开关量,通过GOOSE网上传给相应的保护和测控装置。智能组件一般就地安装,大大节省了二次电缆,取而代之为光缆,光缆的大量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二次电缆抗电磁干扰性差、信号传输误差大、延时高、多点接地等问题。

2.2保护装置的运维差异

对于智能变电站,其保护装置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设备连接时,选择光缆或双绞线连接;而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其主要是借助硬压板的后台监控系统达到装置保护的目的,要求相关的运行人员直接面对保护屏进行操作,而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主要是软压板结构,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鼠标和屏幕在后台操作,就能够直接控制和维护智能变电站,让相关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3检修状态压板的作用差异

在常规变电站的运行中,检测压板是起到的是一个屏蔽作用,不让信息进行外传,这可能会影响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而智能变电站通过在保护装置、测控装置设置硬压板让检修状态压板得到了二次利用,进而改变了常规变电站的不足,避免了在检修某处装置时其他组件发生跳合闸的现象,保证了其正常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在保护与测控装置中软压板的大量应用代替了传统保护的硬压板

在智能变电站内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组件仅保留少量的硬压板,并且平时很少涉及操作,如检修压板、智能终端的分合闸出口压板等,软压板能够简化电气连接回路,保护功能投退、保护出口等均可通过软压板进行遥控操作,缩短了操作时间,并为顺序控制操作奠定了基础。与差动保护有关的断路器在开关检修时其电流端子不再需要短接,只需退出相应合并单元SV接收软压板,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并且避免了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的风险。

2.5设备验收方面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方面在厂内验收设备时主要是对一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进行验收,而二次设备则需要到达现场后再进行调试,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且还无法保证设备的一致性。而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是通过全站SCD配置文件实现,只有在场内进行联调,才能够有效保证SCD文件的合法性,数据模型内外描述一致,全站智能设备互操性一致等,在厂家联调的过程中,系统集成商会把除了一次设备之外的所有二次设备都在厂内完成安装,并做好模拟文件配置和装配调试工作。设备调试中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厂内完成,实现了工厂工作量的最大化、现场工作量的最小化,相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厂内联调过程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6二次设备网络化,安措隔离发生变化

常规站采用短接CT回路、断开PT回路、退硬压板、解除电缆接线等。智能站采用投入检修压板,退出装置软压板、出口硬压板以及断开装置间的连接光纤等方式。

2.7GPS对时系统方面的差异

常规变电站对于GPS系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确保站内时间保持一致,该系统存在的意义是能够及时发现相关问题,便于故障分析,最终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在智能变电站中,GPS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站内时间一致,实现对数字信号的有效保护,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相关故障,而且在对GPS系统进行改良升级后,可以直接向区域内的其他变电站传输相关变电信息,实现对区域内电力的有效监督和调控。因此,相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的GPS对时系统更为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之处。智能变电站体现出先进性、智能化的特点,以彰显出变电站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智能变电站的运用,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不仅实现技术的更新,而且实现了低碳环保,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总之,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需要加强相应的维护,并发挥其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爱景,何梦佳,袁航.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故障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7(29):67.

[2]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36):61.

[3]庄研,李成栋,胡绍谦.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管控技术研究与实现[J].机电信息,2019(18):22-24.

[4]邓子良.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科技与创新,2014(23):25-26.

[5]李俊强,温瑨晖,刘国英.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71.

[6]陆超.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日常维护的差异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132-133.

论文作者:田密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浅议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论文_田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