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措施论文_曹燕

论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措施论文_曹燕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一处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带动着变电运行技术的发展,正在朝向无人值守变电运行方向发展。集成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提升了变电运行技术水平,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行技术支撑。不过变电运行技术发展和应用,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强化技术管理研究,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关键词:变电运行;技术要求;管理措施

1变电运行技术的特点

首先,专业性突出。随着电力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也带动着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生产工作中,电能基本都是由变电站供应,因此,变电站对于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在对变电站进行管理时要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率,同时也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专业性,当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变电站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其次,要适应设备管理环境。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是指变电站内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检测变电设备、停电、供电状况是否正常,通过检查结果,对设备进行合理地调试。最后,变电系统复杂。在变电系统运行中,因其涉及的设备线路多,导致其结构复杂,从而给维护变电设备与维修变电设备造成了困难,在实际生产中变电设备的安全维护是主要工作,当然是因为变电系统中的设备分散,去维修需要的专业性高,使企业想集中管理设备具有很大难度。

2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

首先,检查地线是否接好。接好地线可以防止出现正负电流不平衡导致电阻过大而烧坏电变压器的情况,地线对于用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线的对接地点也十分重要,在电压较低的情况下,选择在中性点接地线是正确的,可以平衡电线两端不均匀的电流电压,确保电容不因为电压过高而被烧坏。其次,检查跳闸故障。当用电不规范导致电闸跳闸的情况出现时,需要熟悉变电运行技术的专业的变电维护工作人员来排除故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检查电闸的保护功能是否起作用,若保护功能没有问题,再检查电闸的开关有没有故障,在排查故障的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做好故障排除的详细记录,确保每一步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最后根据电闸故障的大小来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新电闸,确保用户用电安全。最后,控制电压过高。电压过高可能会导致电容器烧坏,电容器自身具备限压功能,如果用户用电不规范,在同一时间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可能会使电压迅速增加,为了保护用电安全,避免漏电和烧坏所有电器,电容器在电压高于设定的电压限度时会自动烧毁,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检查电容器的运行,出现故障需要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及时更换电容器。

3变电运行技术的管理措施

作为电力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变电运行工作非常关键。依托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及措施,达到良好的变电技术应用效果。

3.1完善和创先变电运行管理体制

在对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基础工作就是变电运行管理体制。管理人员要将不同的变电运行状态作为依据,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变电的年终改造阶段是对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和创新的一个最佳时间段。在这一时期当中,变电运行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修人员应分析和总结这一年中的变电运行情况。在这一阶段,可以将过去一年出现的情况作为依据,对其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变电运行的各个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综合考核管理人员和运行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在设置工作岗位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些适合的工作奖惩制度以及工作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提升电力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变电检修管理模式的创新

从总体的角度来讲,人为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外在因素都会对变电站检修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电力企业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也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变电检修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做到勇于创新。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大力的应用,全面实现变电运行中故障检修的智能化程度。在进行检修工作的分配之时,需要做好明确的责任划分,严格要求检修人员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实现检修工作的标准化与程序化。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一定要及时加以制止,并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如此可以从管理因素的角度对故障发生的频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变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3完善远程监控系统

从电力工程运行情况来说,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面临着风险因素多的挑战。对于此情况,要构建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目前,投运的远程监控系统,在电力运行出现故障时,能够实现自动报警和快速处理。将其和自动化接口相互连接,可辅助生产调度以及监控。例如,前端视频压缩设备中,设置网络视频服务器,软件通过后台运行,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有了监控系统的支持,能够实现技术风险的有效把控,进而提升变电运行技术的水平。

3.4做好常见问题的把控

在电力工程中,为保障变电运行技术的合理发挥,必须要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严格落实验电工作。在电网的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验电。但是验电需要在相关人员没有将设备与地线相连接的状况下才能进行。通过验电就可以检测出已经没有电能的变电设备内部是否存在了电压,如果存在了电压就会增大事故发生的机率。所以在验电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多次测量,验电的过程中需要人员将设备的进出线路运用符合相关要求的验电笔进行检测。如果在木质的材料上进行验电工作,设备不与地线进行连接会使验电器难以显示出正常的现象,所以应该将验电器与地线之间进行连接。但是在进行验电作业时,需要得到相关单位的允许,由于在进行验电作业时一般都是高压的设备,所以需要验电人员带上能够绝缘的手套。如果电压过高而且没有相关的验电设备时,可以采用绝缘棒验证,如果绝缘棒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火星和放电声,那么可以肯定设备内部带有电压。第二,有效控制开关异常。在电力工程变电运行中,开关过热问题比较常见。一旦线路开关发生异常,在第一时间隔离其与单母线,还要把断路器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以此对故障问题、范围等加以控制,避免其扩大。完成上述工作后,还要采取专业方法,仔细检查隔离开关元器件,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倘若瓷瓶出现轻微损坏,可给予相应保护,使之可正常使用。倘若瓷瓶破损过于严重,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换处理。如果发热也不影响隔离开关正常运行,需要在监视状态下,对其进行灵活运用,直至停电检修时,并及时对其进行更换。第三,合理利用避雷针。在电力工程中,使用避雷针,能够减少静电或雷电对变电设备的损害。变电运行中,必须要安装避雷针。在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安装,充分保障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做好安装环节的严格把控,对保证避雷针作用的全面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避雷针的应用,能够有效分散雷电流,具有疏导电压和分散电流等作用,保护变电器,进而保障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4结束语

变电运行关系着用电稳定以及各行各业的稳定运作,所以企业要规范变电运作的标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变电运作的标准来操作,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作。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完善变电运行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以及维持变电运行的稳定,保持良好的供电环境,促进电力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保生.探究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01:134-135.

[2]吕国强.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及管理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8:135-136.

[3]张立辉.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76-77.

论文作者:曹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论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措施论文_曹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